第243章 大胆去想
作品:《艺考落榜,我觉醒了田园系统》 遇到个乱放屁的,老支书早就憋不住了。
这号人多了没啥用,还要干扰正常的会议,踢出去耳根子也能清净点。
什么亩产万斤,一辈子土里刨食,还能不清楚地里打多少粮食。
关上房门后,往炉子里塞了几根木材。
屋里这会儿剩下的,都是生产队里骨干成员,聊天说话用不着顾虑什么。
啥主任不主任,即便是县里来人了,在老支书面前也得夹着尾巴。
“这下子清静多了,混小子你有啥话就直说吧,大伙都等着呢。”
众人将目光齐聚在林北身上,有的人深信不疑,有的人保持怀疑。
要说进山打猎,年纪轻轻确实有能耐,可种地不见得擅长,这跟努力没啥关系。
林北坐在小马扎上,本来会议跟他没关系,自已又不是领导干部。
还想着过些天再商量,这帮人一个比一个着急,都围着炉子在那直挠头。
“我说你们几位,搁这儿洗头呢,头皮哗哗的,不知道还以为下雪了。”
几人这才停了下来,接着动作统一,手往上衣兜里摸。
“打住打住,屋顶就跟着了火似的,就别再施法了。”
进屋后一根烟没抽,二手烟抽了一包,实在是呛的受不了。
这帮人聚在一起,不是洗头就是抽烟的。
“有个问题我要问问大家,如果放开了去想,一亩地能打多少斤苞米?”
听起来林北像是问了句废话,屋里这些都是庄户人,种地能打多少粮食,比自个儿有几根手指都清楚。
“正常年景产量三百斤,放开了想的话三百五十斤吧。”
“小北都说了要放开大胆去想,加五十斤算个屁啊,四百斤!”
“瞧你们那点出息,我听人说毛子那边,种苞米都使那个臭肥,产量能有七八百斤。”
臭肥,也叫氮肥,学名叫做碳酸氢铵。
上过初中,或者种地的人都知道。
因为容易挥发,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所以也被称为臭肥。
东北地区重工业发达,有些地方建设了化工厂,能够生产一些化工原料,其中就有种地用的化肥。
按照他们的想法,亩产量能够达到七八百斤,那都成祖宗显灵了。
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林北你说说,一亩地能打多少粮食。”
老支书在等回答,心里也在想着,等会儿能说出个啥数字。
别说什么七八百斤了,哪怕每亩地能增产五十斤,他就已经心满意足。
林北比划了一下,在所有人目光注意下,说出了他的答案。
“一千五百!”
开始众人都被吓到了。
不过很快反应过来,还不到一秒的功夫,纷纷笑出了声。
就连高连胜跟周建国,同样也是懵逼的表情,心里想着林北是不是疯了。
一千斤都没听说过,更别说一千五,那得苞米成了精。
“你开什么玩笑,刚才不都说过了,报纸上那些都是夸大其词邀功的,咋还能当了真。”
“林北你跟我们闹呢,啥苞米能打这么多粮食,净搁那儿扒瞎。”
“年轻人说话不知道深浅,能打一千五百斤的苞米,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
高连胜站出来打圆场,寻思着咋会蹦出这么句,还真敢说出口。
“好了大伙少说两句,兴许林北记错了,要多给年轻人机会。”
老支书微微皱着眉头 ,以他的了解没谱的事,这小子肯定不会乱说。
有些事情解释起来,确实很不容易,跟夏虫不可语冰是一个道理。
因为林北所接触到的,完全是另一个科技信息时代。
一千五百斤还是他往低了压,后世早就让苞米产量突破了三千斤,记录仍旧不断被刷新。
袁老投入毕生心血,让沙漠种起了水稻,实现了禾下乘凉梦。
要是这会儿林北跟众人说,往后再过六十年,天上飞机地上小轿车,人人手里都有电话,隔着几千里还能面对面聊天。
全国通了电,普通电视都有七十五寸,跟电影幕布似的。
非但不会相信,只会把他当成神经病。
“我知道你小子从不说大话,一千五百斤爷爷都不敢相信,连苞米杆算上都没那些。”
林北叹了口气,说再多也没啥用,不如干脆来点实际的。
“老支书,给您看个大宝贝!”
来之前早就准备好了,手往袖子里面一缩,接着多出个大苞米。
胳膊粗细,将近有一尺长,色泽金黄颗粒饱满。
众人看见后,还以为是看花了眼,寻思着林北从哪里整这么个玩意。
老支书赶紧伸手接过,拿到手里仔细端详着,干枯的手掌都在颤抖,轻轻抚摸着。
拿起枪杀鬼子,扛起锄头就成了庄户人。
但凡是种庄稼的,看见这么大根苞米棒子,简直比老婆还要亲。
“这苞米棒子,从啥地里长出来的,能长这么大个!”
苞米棒子拿在手里,都不舍得放下,边上的其他人只能眼巴巴看着。
“假……假的吧,苞米咱们都种过,哪有这样式的?”
苞米谁没见过,打谷场干活那会儿,一堆堆的都是。
秋收那会儿剥开苞米壳子,里边半数以上都是豁牙子,苞米粒少了一半。
要么就是那种底部有籽,上端就剩个苞米芯,掰下来能当手榴弹。
肥料供应不足,加上都是自留种,颗粒碎谷重轻,搁后世粮站压价也不愿意收。
“我瞅着不像是假的,这么大个拿啥能粘上去?”
周建国好不容易,从老支书手里拿过苞米,瞅了好一阵子。
都说报纸上有人弄虚作假,把割下来的麦子,重新绑好了插在地里边。
麦苗都跟草皮似的,这样就能伪造高产的数据,欺骗那些愚昧无知的人。
他也没见过这么大的棒子,想找找有什么粘接的痕迹。
“这还不简单,验一验不就知道了。”
林北拿到手就是用力一掰,整根大苞米断成了两截。
几人立马凑过去,只见断口是新茬子,上边围着一圈苞米粒,就跟朵花似的。
用手往下搓苞米粒,每一粒都有指甲盖般大小,比村里种出来的大了一倍。
苞米芯是整个掰断的,苞米粒也是搓下来的,事实已经摆在了眼前。
“我的天,这么一个苞米,搓粒子都有七八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