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猫猫车
作品:《四合院:开局被拐,被迫换张帅脸》 得知这个消息的李墨赶紧找到电话给前线指挥部打了过去。
“烂命华,阵地被人摸近了你知道吗?”
原本还打算痛骂一下的,哪知对面嘻嘻哈哈道:“老板,哦不对,应该叫陛下,我们早就发现了,不过太远了,直接炸多不好玩,我跟德石先生商量了一下,打算放近点,然后学一下他们的操作,用机枪扫射,看看他们能不能体会那三十万同胞的痛苦和绝望!”说着说着语气逐渐变得严肃。
李墨得知这个情况后也是有些心堵,不过既然张振华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那他就不操心了,也不是新兵蛋子了,心里有数就行。
“行了,不要放松警惕,也不要仁慈,这是灭族之仇,已经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了,直接加快进度横推了吧!争取两个月内完全消灭!他们太记仇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安排下去之后,李墨开始考虑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了,其实人口还是太少了,港岛那边的兄弟大部分都拖家带口撤过来了,算起来总人口也才百来万自己人,其余的都是原来的土著,李墨又不愿意接受外族移民,他可不想像后来的阿美莉卡那样,现在没有足够人口是很限制发展的,没办法了!看来只能盯上老家了!另外弯弯也是不错的选择,有那么多抗战老兵呢,既然他们没法回老家,那也可以来这边嘛!
当晚李墨就找来了老丈人,毕竟算起来还是他跟老家关系更好些。
在不动用大圣这个名号的情况下,让他和大D去沟通是最合适的。
“爸,咱们人口太少了,这样下去很难发展啊!”
陈天强闻言也知道李墨的意思,于是道:“那你是什么想法?现在老家陆续支援过来总人口已经有三十万了,要是再多会不会出事?”
李墨则是不担心这个,于是也回答道:“不用担心,老家人就算想伸手,那也不会是现在,李家坡不也都是华人吗?说到底我们已经是个主权国家,而且我们主要吸纳的都是基层岗位的工人,不会有什么影响,另外我还打算偷偷让人去弯弯看看,有没有可能多弄些人口来,我计算了一下,按照现在的进度,要保障基本运行我们至少得有三千万以上人口才能保障健康发展,如果要等下一代成长起来那得二三十年时间,我等不了那么久。”
“那我去跟老家商量一下吧,老家不是要大力还债吗,我们帮他还,对了,你有没有听到一些风声,老家可能又要有动作了,风向不太对劲。”
听到老丈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李墨心里有数了,毕竟距离59年也没多远了,估计内部斗争早就开始了,也不知道德石先生能不能躲过这次。
“爸,如果老家开始刮风了,那势必会有一批人被打倒,到时候你可以联系一下老家,那批人我们也要,还有传统手艺人我们也要,再去边境地区多鼓动鼓动,我们可以接收逃港的移民。”其实李墨知道那批被打倒的人里面很多人并不无辜,来了再甄别呗。
陈天强则是眉头紧皱,沉思片刻后才开口道:“小墨,这样会不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毕竟那是人员外流。”
“死不承认就是了,他们自己要跑的,我们总不能拦着不让吧!”
“我觉得还是跟他们商量劳务输出更划算,走官方渠道,等他们在这边生活个十年八年之后,我们再去跟老家沟通移民落户就行。”
李默思索片刻,WG那场风暴肯定是会来的,早晚的事,到时候利用那阵风把这些外派的劳工都吸纳到这边应该很有机会,如果可以走明路更好。
“行,那就麻烦爸去沟通了,各行各业都需要派点人来,不然我们这么大个摊子不好撑起来啊!”
翁婿两人聊到了半夜才各自回房,谈判时间应该会持续不短的时间,毕竟涉及人口太多了,好在国内战后人口恢复得也很快,应该问题不大,吧?
商量完人口的事,李墨又想起了小日子的临死反扑,让李墨很不爽。
“媳妇们,想不想去做顿宵夜?”
“啥宵夜?又不饿。”
“李梅烧烤啊!今晚他们竟然集中了三十万人摸到前线想搞偷袭,你说我要是不给他们做顿烧烤,能睡着觉吗?”
闻言娄晓娥无比兴奋,直接蹦起来就开始穿衣服,一边穿衣服还一边道:“赶紧的!不然以后没机会了!这次能不能让我玩几枪,整天都是看你在扔炸弹,我都没什么参与感!”
谁曾想娄晓娥这灵机一动让陈雪茹和郑娟也兴奋起来了,毕竟枪平时没少玩,但是实打实的战场她们是没去过的,这小日子都没剩下多少头了,要是在灭绝之前都没有亲自动过手那多可惜啊!
于是两女也纷纷穿起衣服同时道:“我也要,趁着没死光我也得杀几头才行!”
得,都成暴力女了,算了,反正耙耳朵才是四川男人的终极形态,无所谓了。
就这样,一行四人来到了仙台,距离前线估计就百来公里,按照现在的推进速度估计个把月就能全部占领了。
砰!
轰!
砰!
轰!
三女每开一枪,李墨就配合着扔几颗炸弹,一晚上可把大家给玩嗨了。
时间过得很快,李墨一边每天处理着大大小小的事情,前期很多国策和律法等事情需要他签字确认实行,所以李墨愣是当了近两个月的签字机器,好在李墨精神力强大,看文件都不需要多久,不然得累死。
就在李墨忙碌着国内的事情,老丈人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老家同意人力资源输出,但是需要与夏国进行互换。
也就是说老家用老手艺人和民俗传统传承人以及大量工人农民来换取各类工业设备,同时派遣专人前来学习,表面上李墨很吃亏,毕竟工业设备和技术是能创造海量产值的,但是老家似乎也知道这批出来的人大概率回不去了,所以李墨觉得也不亏,至少人口多了,很多事情就容易操作了。
所以李墨很干脆的签了协议。
与此同时,一则喜讯席卷了两国土地,两国百姓闻此消息纷纷走出家门涌上街头,那叫一个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因为前线传来捷报,张振华和德石先生同时宣布了对小日子的全面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