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 章 娄家的消息
作品:《四合院:开局被拐,被迫换张帅脸》 宣布全面占领之后,老家人就开始准备撤离了,这是一开始就说好的。
整个撤军过程估计还得持续两个月左右,毕竟那么多人要分批撤离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这天晚上,处理完事情的李墨回到了临时住所,心里有些疲倦感,果然自己还是不适合做事,还是躺平舒服,好在躺平的日子应该不远了!
就在李墨刚回到房间时,就看到娄晓娥在抹眼泪,一旁的陈雪茹和郑娟只能分别坐在她左右安慰着她。
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自己女人哭鼻子,说实话李墨不会安慰人,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于是赶忙走到娄晓娥面前蹲了下去,用手指给她抹了抹眼泪后问道:“发生什么事了?哭成小花猫了都。”
说罢分别看了陈雪茹和郑娟一眼,见两女有些欲言又止,随后又摇了摇头,李墨有些不解,这到底咋了?
“晓娥,说说吧,我总得知道发生啥事了吧?”
听到李墨的话,娄晓娥更是情绪有些崩溃的缩成一团。
还是陈雪茹率先开口了,毕竟怎么说她也是大姐。
“娄家找到她了,她哥跟着我们港岛过来的人一起来了这边打算定居,后来在报纸上看到了晓娥的照片这才知道晓娥现在成了王妃,这不就趁着我们白天出去视察的时候,找到了晓娥,打算攀关系。”
一说到娄家,李墨就清楚了,投机资本家怎么会放过这种跨越阶层的机会呢?更何况发现自己妹妹竟然是刚建国的皇室成员,这种机会可不多见!
李墨也没想到这天会来的那么快,都怪自己一时疏忽,不过这种事情迟早是瞒不住的,早点发现早点解决吧!
“晓娥,你是怎么想的?”
“李墨哥,我觉得他们接近我有目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你拿主意吧!我听你的!”娄晓娥停住了哭声,眼睛还是红红的,她此时也很纠结。
李墨有些纠结,毕竟这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机会娄家肯定不会错过的,再说现在他这样的身份要是被打上六亲不认的标签也不好听,即便李墨不在乎,不代表娄晓娥也可以不在乎。
想了想,最终还是说道:“晓娥,你知道崇祯的老丈人周奎的故事吗?”
闻言的娄晓娥将头抬起来,脸色有些难看,随后点点头道:“我知道了李墨哥,以后我不会跟他们有任何交集的。”
看出了娄晓娥的不舍和尴尬,李墨有些心软了,唉,要让一个女人替自己背负骂名吗?怎么说都不合适的。
“晓娥,这样吧,我明天去跟你哥聊聊,如果他们愿意,我可以让他们移民到这边,你可以跟他们认亲,但是我不会给他们提供任何便利,只把他们当成普通公民,如果他们遵纪守法,那你们可以继续有来往,我不参与,但是如果他们有违法犯罪的话,我也不会姑息,他们不会有任何特权,也不能利用这个身份去敛财,你能接受吗?”
娄晓娥却摇了摇头道:“这样会让你为难的,他们什么秉性我最清楚,包括我爸妈也一样,这样吧,如果他们愿意,就把他们安排到菲岛或者小日子那边吧,我已经跟他们断亲了,也不想给你带来麻烦,我跟雪茹姐不同,我知道我父亲跟陈叔有很大区别,他不会是个好国丈,所以我还是不要跟他们接触为好,免得他们生出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
唉!果然,娄家就是个麻烦。
给他们个机会吧!再怎么说自己也算是便宜女婿,不能那么无情。
“按我说的做吧,我不能让你背上不好的名声,多警告一下就是了,反正天大地大的,也不差这一家。”
当晚,李墨明显感觉得到娄晓娥的感激之情。
最终,娄家还是搬到了九州岛,李墨没有给他们任何官职和优待,能发展成什么样就看他们自己了,除此之外李墨还放出来几窝侦察兵小队一直监控着他们,如果有什么仗势欺人的情况,李墨也能第一时间知道,至于娄半城,李墨通过监视他们的侦察兵小队也得知了他们的近况,娄半城已经知道娄晓娥在夏国当了王妃,一边想着出逃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但是又舍不得国内的财富,现在还在举棋不定。
相比之下,陈家和郑娟家就好得多了,不提陈天强的诸多帮助。
就大舅哥陈雪峰现在又看上了农场生意,李墨很大方的用抵押的方式批了一大片山头给他,还提供了不少空间里的种苗给他进行繁育,随他折腾去吧,反正一直就是个长不大是大男孩,现在徐慧真也拿他没办法,好在又怀上了,大舅哥对老婆也确实不错,到现在也没纳个妾啥的,毕竟作为国王的李墨都有三个女人,所以婚姻法自然不会是一夫一妻了。
所以李墨感觉陈雪峰比自己更像耙耳朵。
坐到这个位置上之后李墨体会到,怪不得以前的皇帝都爱当昏君,事情千头万绪的,简直不是正常人能干的活儿,但是也没办法,既然不想干也干了总不能甩手不管吧。
就在这样忙忙碌碌的日子中,时间来到了九月份,现在国内到处都在野蛮的搞基建,好在李墨熟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道路就会成为所有大城市的痛点,所以一开始李墨规划的城市道路都是按双向十二车道去弄,大量的高架桥设计融入进去,虽然提高了施工难度,但是可以避免以后很多的浪费,李墨可不想以后的城市又陷入扒了建建了扒的怪圈里,浪费资源不说,还很容易滋生贪腐。
随着老家的人力资源逐渐到位,基建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李墨开始思考接下来的发展了,工业方面李墨不担心,手里还有大量的设备,就算没有李墨也可以按照图纸手搓出来,还不费劲,所以进口是完全没必要的。
现在国内建设逐渐步入正轨,李墨也能放松一下了,毕竟大方向和技术支持李墨一点也没少给,资源也有足够的保证,各行各业发展的也让李墨十分满意。
不过很快老家传来了消息让李墨有些意外,但好像也在情理之中。
那就是时间线提前了。
最开始是有人在会议上翻旧账,抓住以往的言论攻击政敌,关于政治斗争李墨不打算去插手,而且德石先生终究还是没忍住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这就是那场大风的伏笔了,也不知道原本会议后七年才全面刮起的大风,会不会提前。
看来有机会还是回去看看老朋友们吧,其实李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是有些兴奋的,毕竟这批人里面确实有许多人才,这也是夏国急需的人才,至于思想歪不歪的,不重要,只要不让他们形成学阀就行了。
于是李墨开始了他的薅羊毛之路。
谁说老家的羊毛就不能薅呢?与其让他们蹉跎岁月,不如来这边做点贡献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