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228混天绫?囚龙索?

作品:《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蛟,龙之属也。


    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置笱水,即蛟去。


    所谓走蛟,是蛇蟒之属,修为精深,往日潜藏于湖泊、深潭、水库、江河支流、地洞之中。


    等到夏秋大洪,便乘势而起,走水入海,化而为龙。


    而现世之中,蛟蛇之类的妖魔,同样会在雨水丰沛的季节现身,兴风作浪,称为走蛟。


    可如今是寒冬腊月,上元节都还没过,冰封千里,就算不打仗,也没有多少人会在外面活动,也就不怪契此如此诧异了。


    “好畜生,你今日是赶早不如赶巧”


    话音未落,大和尚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原地,剩下几人连忙跟着太乙追了过去。


    前者离开没多久,远处便不断传出巨响,像是有什么巨物在不断撞击地面,随之而来的还有此起彼伏的兽吼和哀嚎。


    这声音一开始充满了杀意和暴虐,但很快就变为恐惧哀鸣。


    “好凌厉的手段”


    李存孝只是听着风中传来的声音,都能想象出交战的场景。


    毫无疑问,大和尚是碾压性地一边倒。


    不过还不等他们赶去,太乙忽然挑了挑眉。


    “光磊,存孝,这里还有几个漏网之鱼。”


    老道士用手指了指,两人对视一眼,各自点头,一同往河道旁走去。


    果不其然,离得近了,鼻子就隐约闻到一股水腥味儿,还混杂一种莫名的唾液臭味。


    在李存孝的感官之中,这些异常的味道似乎变成了发光的指示,引导着他一步步靠近河边的码头。


    码头边还停泊着数艘货船,只不过大都像是被什么巨兽撞击过一样,船板破碎,龙骨外露,桅杆倒折。


    斑驳发黑的血迹从黄土一直延伸到码头和船体,印证了几日前的一场惨剧。


    “冬日航路冻结,无法货运,这些人只怕是被人追杀,所以才逃到此处避难来的。”


    杜光磊看见地上的残尸,轻轻一翻,露出其上刀剑砍劈的伤口。


    “黄潮此人,实在过于残暴了。”


    “动辄屠城不说,还对各地各地大族怀有恨意,专事报复。”


    “此事我也有所耳闻”,李存孝抽出紫炎蛇矛,火龙绳在身边划出一道炎流。


    “国朝科举并不糊名,考生大都会在科考之前,拜谒主考官,称为‘温卷’。”


    “黄潮出身寒门,屡试不第,怀恨在心.”


    李存孝说到这里便住了口,真要说起来,他也是出身卑贱,是个无田无地的流民,靠在酒楼跑堂勉强过活而已。


    而杜光磊出身京兆杜氏,虽然这些年早已没落,但是依旧不是寒门可比。


    触景生情,看到弘农杨氏这般下场,自然会觉得感同身受。


    而太乙也是出身陇西李氏,据老道士所说,楼观道中权贵子弟实在不在少数,而且多数都和西京大兴城的权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多,利益关系就复杂,楼观道也不是什么十全十美的好去处啊。’


    李存孝跟在杜光磊身后,踏上甲板。


    到了船上,这些人的死法和码头上的又不一样,而且尸体更少,伤口处呈现出撕裂的形状,像是被硬生生扯断。


    “我知道了,大抵是黄潮派军队劫掠,追杀至此,血气惊醒了冬眠的妖魔。”


    杜光磊张开马步,护腕和吊腿上,银色鱼鳞甲外包着红色的皮革,勾画符箓,在交汇之处,鸡心似的腾起金红色的光焰。


    “李师弟,蛟蛇之属,对温度变化尤为敏感,我将它引出后,你再动手。”


    说罢,四肢处火焰喷涌,从朱雀之形,化为属实上百头奔马,如洪流般冲出——


    天马凌虚!


    烈焰战马如洪流驰骋,转眼便将巨大的货船从上到下尽数点燃。


    船体的温度迅速升高,甚至连船舱当中散落的一些刀剑都出现了融化的迹象。


    但是别说杜光磊气定神闲,李存孝同样是若无其事。


    火龙绳环绕在身边,在其中感受不到一点炎热。


    辟火,这也是火龙绳的一个特性,毕竟是从火狱无间枪这一门火行上品武学演化而来。


    实际上,火龙绳完全可以吸收外界的热量,不断压缩,最后在束缚敌人的同时一口气爆发出来。


    ‘李师弟明明修炼的是青龙一脉木行真功,但是在火行上的造诣却.’


    杜光磊脑子里只闪过一个念头,随后便被他自己掐断。


    有些事,不要说也不要想。


    他只是被师父派来找师叔,而太乙恰好收了一个天资过人的弟子。


    其他的,什么佛道兼修也好,什么灵宝的下落也好,他都搞不清楚。


    “来了!”


    李存孝长矛上指,火龙绳顿时好似活物一般绕着紫炎三叉戟盘旋。


    燃烧的货船上,火焰好似有了生命一般,尽数没入火龙的身躯。


    等到甲板上传来巨响,一个硕大的蛟龙脑袋伴随水花冲出,木屑炸开,一条二十米长的赤红火龙已经将李存孝托起,好似凌空一般,屹立水上,和墨绿蛟龙对峙。


    “六阶妖魔?不对,气息有些不稳。”


    杜光磊皱了皱眉头,随即又舒缓开来。


    “李师弟,此妖大概是吞食了血食,勉强突破,正在积蓄修养”


    “蛟蛇中多毒龙,以操水为能,你注意些,不要被暗算了”


    “我明白”,感受着猩红兽瞳的注视,李存孝依旧不慌不忙,肩膀上,另外六条手臂也一同探出。


    四条手臂结印,另外两条手臂双掌合十,一握,一拉,赤红的火光从中绽放,第二道火龙绳顿时盘旋飞出,与脚底的火龙融合又分开。


    “去!”


    双龙盘旋,好似两个赤金的项圈,瞬间将那蛟蛇束缚住。


    河面上瞬间出现两个圆形的凹陷,水浪好似被无形的巨物排开,炸起浪涛雾气,一时将战场笼罩。


    “.好厉害的束缚之法,看这威力,必然是已经有绝学层次”


    “.哦?不仅有火焰之炽烈威猛,还有山峰之沉凝厚重?”


    “.如此就算不能取胜,李师弟也可立于不败之地咦,这手印?”


    “.唉,一代新人胜旧人啊。”


    杜光磊站在焦黑的甲板上,时而长吁短叹,时而振奋不已。


    视线所及,浓雾中不断传来嘶吼,巨大的黑影如同翻土的蚯蚓,不断挣扎抽动。


    时不时圆形的火光亮起,间或青翠的手印炸开水雾,搅动得河面上的另外几条船只起伏不定,颠簸翻涌。


    一刻钟后,哀嚎和惨叫渐渐低了下来。


    马蹄踢踏,太乙、契此几人的身影迅速接近。


    就在这时,叶乘霄忽然瞳孔一缩,眼睁睁看着一道巨大的黑影从水雾中飞出,随后重重砸落——


    “轰!”


    一声巨响,几匹普通马儿惊得撅起蹄子,还是青狮瞪了一眼,才安分下来


    等几人靠近了,只见大河上冰块全都碎裂,在水上漂浮不定。


    一头体长二十多米的蛟蛇双角断裂,躺在一个泥土外翻的大坑中,双目已经失去神采。


    “嘶”


    叶乘霄和魏河姐弟还从没见过这般大小的巨兽,更别说其死状还如此凄惨,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这这龙不是水里的王爷吗,怎么就这么被打死了?”


    “一头刚突破六阶的妖魔而已,蛟蛇长虫罢了,世上哪有真龙。”


    契此走上前,脚一踢,就给那蛟龙翻了个身。


    尸体受力,脑袋和中间的部分忽然齐齐断开,露出烤熟的一圈血肉,就像是被烧红的铁环硬生生勒断了一样。


    “师父,您方才.”


    李存孝的身躯撞破雾气,从尚未平复的水波上一步步走来,看得李木叉等人瞪大了眼睛。


    平日里看起来和善的师兄/大哥,动起手来这么凶残,此时凌波微步,又颇有些仙风道骨,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气质。


    “那畜生狡猾,又一心逃生。七阶妖魔,战力上比起同级的武者已经不占什么便宜了,但论其保命的本事、生命力,却要强得多。”


    契此眉宇间有些不快。宗师驾驭真元,交征天地,借此凌虚御空、分化千里,已经是神话一般的手段。


    但真要说一击之下,焚山煮海,改变地形,那唯有第九境的大宗师,陆地神仙才能做到。


    “龙筋拔出来我看看,若是材质好,炼制一件中品魔宝应当没问题。”


    李存孝听到太乙的提醒,青龙真气凝聚成燃木刀气,附着于五指之上,撕开蛟龙的脖颈,发出一阵让人牙酸的声音。


    片刻之后,青筋鼓起的手臂缓缓回拉,一根淡金色中透着暗红的龙筋呲溜从伤口中拔出来。


    小臂画圈,绕出一个回旋,带动龙筋在空中拱起、随后猛地绷直——


    啪!


    清脆的声音,好似炸了一串鞭炮,声音在同一时间挤着涌出来。


    一旁河道上的水流猛地从中间裂开,浮冰瞬间被浪涛的力量挤压成齑粉。


    “好东西,还遗留了几分蛟龙御水的神通?”


    太乙有些讶异,从李存孝手中接过龙筋,在手中拉长又收缩。


    此物质感晶莹,细看好似淡金色的琥珀,拉长时足有六丈,缩短了又在一丈左右,延展性极强。


    二指粗,中间有一道牙签粗细的红线穿过,就像液体似地,有一种还在流动的动态感。


    老道士思索了片刻,脑中灵光一闪,伸出食指一点:


    “对了,你的火龙绳,有山岳之厚重,又能辟火。若可以将这龙筋炼成魔宝,相互配合,威能必然更强。”


    “而若是能多找些龙筋来,炼制成神兵,水火相济,搅动阴阳乾坤,到时便可以叫一声‘混天绫’了。”


    这些话是传音入耳,李存孝听着,心中也是有些意动。


    他的本尊就是从哪吒升华而来,闹海降龙,十分般配。


    “那就有劳师父.”


    “不”,太乙真人出乎意料地回绝了他,轻轻一抛,晶莹的龙筋又回到了李存孝的手里。


    “这件魔宝,你要自己炼。”


    我自己炼?


    李存孝一愣,一时还有些不太适应。


    一直以来,老道士就像个保姆一样,几乎是事事都为他预先考虑,做足了准备,简直是把饭喂到口中。


    没想到快要抵达楼观道了,对方却像是受了契此的感染,开始调整教育方法。


    “我们楼观道作为道门圣地,武学之精妙不必多说,但是要和茅山、麻姑山比,其实大家都半斤八两。”


    “真要作出区分,茅山上清以符箓为宗,麻姑北帝派以雷法剑术为要,而我们楼观道,长于丹鼎火工。”


    “炼丹和炼器,是咱们的看家本领。”


    “朱雀一脉擅长炼丹,白虎一脉擅长炼器,而我们青龙一脉,兼而有之。”


    “丹、器一理,把握阴阳,造化生成。以丹法合于武学、炼器,乃是青龙真典的精华所在。”


    “你如今苍龙七宿真功都已经圆满,下一步就是要凝聚青龙真形,还记得我说过什么吗?”


    李存孝迅速调整了心态,回忆道:


    “按照师父的说法,青龙在天为星,在地为东方乙木,在丹道之中为真汞。”


    “青龙并非兽,并非神,而是真汞水银,阴阳之枢纽。”


    太乙一只注意看弟子神色,见其眉宇间并无浮躁不满,心中也稍微放松几分。


    “不错,青龙真气在真形、天梯、玄关三个境界,有三重变化。”


    “真形境界,精与气合,这是小阴阳、小太极,为青龙汞珠。”


    “天梯境界,真元分化,阳为赤帝流汞,阴为太阴流珠,阴阳之中,自如转换。”


    “待玄关境界以三昧真火炼之,阴阳合而又分,分而又合,如金丹九转之烧炼,即得青龙真汞。”


    “远的不说,单论青龙汞珠,具精气,足阴阳,已经不是单独五行木火土金水可论。”


    “炼丹也好,炼器也罢,都能自如运作,得心应手”


    “反过来,炼丹炼器,也是你锤炼真形、锻炼真汞的方式。”


    “等到了楼观道,有了掌教师兄首肯,我便传你《九转流珠九丹经卷》。”


    “这一门丹武秘术,以丹法为武学,九转为境界,分炼灵珠与聚魔丸之法。”


    “等你学了,自然该知道,如何将丹法用在习武炼器之中。”


    “所以这龙筋,便作为你的第一件魔宝,也是为师给你的第一件任务,直到你炼成神兵,才算出师。”


    “不过在炼成‘混天绫’之前,此物也该有个名字你取一个。”


    炼成神兵才算出师?


    李存孝暗自咂舌,一是老道士的要求极高,二来也从侧面说明这《九转流珠九丹经卷》极为不凡,怕是都不止绝学,已经够到神功的层次了。


    至于取什么名字.


    他转头看了眼身边的蛟龙尸首,想着以后还要杀龙取筋,心里生出几分恶趣味:


    “就叫‘囚龙索’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