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看来你们早有准备啊!

作品:《重生火红时代,狩猎58

    “哈!”


    听了苏浩的话,毕副部长也不鼓掌了,也不叫好了,“苏浩同志很会找时机伸手嘛!说说,什么条件?”


    你要人家的电动机技术,人家提几个条件,正常。


    谁也说不出什么。


    反倒是他这种做法,让大家都感到很熟悉。似乎是不提点什么,让人感觉不正常一样。


    “这小子!”


    但大多数人还是摇摇头。


    “也是个不吃亏的主!”


    “那是,他要是吃亏的主,就不会把张副厂长打了!”


    “唉,张副厂长挺好的一个人。看来这顿打,那是白挨了。”


    不知为何?也许是脑回路奇特。一些人竟然把苏浩的“不吃亏”,联想到了他打人的事情上了。


    人的思维就这么奇怪!


    “第一个条件!”


    苏浩也不啰嗦,“我们可以发扬风格、无偿支持一重!都是为了我种花家的工业大发展,我们责无旁贷!


    也不可能不同意!”


    先来了个高帽给自己戴上。


    说完,还看了毕副部长一眼。


    那意思,别以为就你会唱高调。我特么是不唱,唱起来调门起得比你高!


    “好!”


    但还是引来了在场众人的一声欢呼,“哗啦啦”的掌声响起,雷鸣一般。


    “这小子,果然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怪不得赵老头让我把嚼子勒紧点呢!”


    郑部长则是饶有兴趣地看着苏浩,他要看看苏浩的狗嘴里能吐出什么象牙!


    “1150mm初轧机,和12500吨水压机,这两个项目,我们也不争了!”


    苏浩的声音继续响起。


    “小浩!”


    “苏老师!”


    旁边,杨光林和李东升再次急的要说话,要不是这里是一机部的会议室,他们都要大喊了。


    把自己的大电机技术送给别人,也就算了。这两个大项目你也不争了?那我们所为何来?你这条件,还提个屁呀!


    他们还以为,苏浩的条件是两个项目分给第一机械厂一个呢!


    分一个也行啊,也算是达到目的了。


    可你……


    “杨副厂长,李处长啊,你们这境界就不如苏浩同志了……”


    毕副部长那凌厉的目光看向二人。


    “我们打算向一机部申请另外两个大项目!”


    苏浩没有搭理杨、李二人,更是直接打断了毕副部长的话,继续说着。


    “嗯?”


    杨光林和李东升不说话了。


    毕副部长也愣怔了。


    全场人都惊骇了!


    “他们也要申请大项目?”


    “他们也要放卫星?”


    “也是啊,人家手里现在有大电机技术嘛,有这个实力!”


    众人窃窃私语着。


    只有郑部长没有说话,而是笑眯眯地看着苏浩,“我就知道,你会趁机伸手!嗯,好事儿嘛!”


    “苏浩同志,部级大项目可不是随意申请的。”


    毕副部长的声音也响了起来,“一个,你们要有‘立项申请’;第二,部级项目,需要首先经过一机部班子会同意,再上报上级批准!


    这个上级……你应该明白是哪里!”


    “立项报告嘛……”


    “唰!”


    苏浩说着,便是手一摸自己的挎包,两沓纸页出现在手中,“麻烦把这两个‘立项申请’提交一机部领导。”


    将那两沓纸页递给了杨光林。


    杨光林现在主抓机械厂工作,他苏浩还只是个采购员,没有向一机部递交“立项申请”的资格。


    “这……”


    杨光林接过那两个“立项报告”,和李东升一起看了一眼封面,又是匆匆地翻阅了一下里面的目录。


    立刻欣喜浮现在脸上,“好,我马上就提交。”


    说着,杨光林屁颠屁颠地一路小跑,跑到了郑部长身边,“部长,这是第一机械厂递交的立项申请!”


    “好!”


    在众人关注的目光中,郑部长接过了杨光林递来的“立项申请”。


    “看来你们早就给我们挽好了套,等着我们去钻啊!”


    还很是戏谑地说了一句。把目光看向手中的纸页,“一机部第一机械厂5000mm初轧机立项申请!”


    “哎,这申请人一栏中,怎么还有我的名字?”


    接着又是说着。


    继续翻到第二沓,首先看了一下下面的申请人,“这个也有。”接着便是念到:“一机部第一机械厂2万吨油压机立项申请!”


    “啊?”


    会场中,传来一声惊呼。


    “5000mm初轧机?”


    “2万吨油压机?”


    “这……可能吗?”


    一双双疑惑的目光互视着,最后又都是集中在了郑部长手中的纸页上。


    “老毕啊,你也看看。”


    郑部长把手中的两个“立项申请”递给了身边的毕副部长,“看完之后,给周副部长也看看。


    咱们三个合计合计。”


    说着,转向了另一边的一个身体微胖的人。


    那人正是杨光林的岳父,一机部另外一位部长,“老周啊,我们这里刀枪剑戟的,你可是一直坐在那里,老神在在的,没说过一句话啊!”


    “呵呵!”


    “避嫌!”


    那赵副部长一笑,“这不涉及到光林吗?我尽量避嫌!”


    “哎!”


    “这就是你老周的不对了。工作嘛,古人就有‘为国举贤,内不避亲,外不避仇’之说。


    难道你老周还不如古人?


    有什么话,尽管说。”


    “部长指导得对!”


    那周副部长点点头,继续弥勒佛一样坐着,不再说话。


    “哦,对了。”郑部长似是想起了什么,一指毕副部长手里的纸页,“那上面有我的名字。那是他们私自加上去的,我不知道。


    大家也先不必管这个枝节,先看看内容。”


    这话,既是对毕副部长说,也是对与会的所有人说。


    “老毕啊,你看他们这字,刻的比我们一机部的油印室,还工整呢!”


    又是指了指纸页上的字体。


    五十年代,还没有打印机一说。单位的文案,少了手写、手抄;多了就需要刻蜡版、油印了。


    “时间仓促,我大致浏览了一下,内容不错。可也得给我们几个、会同下面相关部门的同志商量的时间,是不?


    那就……”


    想收起,但看了一眼郑部长,“哦,让周副部长也传阅一下吧。”


    说着,将手中的两份“申请”递给了那边的周副部长。


    “内容不错?”


    郑部长显然不想就这么先“搁一阵子”,问毕副部长。


    “确实不错。”


    毕副部长点点头,“我初步看了一下,只看了5000mm初轧机那一份申请。从目录上看,可以上会商量。


    但是,他们和一重那边一样,面临的主要一个问题——轧辊的材质!”


    “苏浩同志,我看你那份申请的目录上,没有提到这个问题啊?”


    又是转向了苏浩。


    “领导慧眼如炬!”


    苏浩真心实意地赞了一句。


    别管他对这毕副部长感不感冒,但还是不得不佩服,这毕副部长的业务能力,还真不是盖的。


    一眼就看到了问题的关键!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一会儿再说。现在,还请领导们听听我的第二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