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痛骂朱元璋,官员的俸禄不可削

作品:《大明:背棺死谏,老朱被我气炸了

    并且这个位置我咱感觉这么熟悉呢?难不成你们一家子就喜欢在这根柱子下撞死是吧。


    看到这一幕,朱元璋的脸色也是阴沉了下来。


    他几乎是咬着牙活生生的挤出了三个字。


    “咱……信你!”


    这没办法啊,人家都准备自杀了,你还在这墨迹那确实就不太好了。


    如果要是传出去,说是他朱元璋残酷暴虐,因为一件小事就接连逼死两位给事中。


    并且他自己还都不占理,那到时候百姓又该怎么看他。


    确实,身为开国皇帝的他不用估计官员贵族的死活。


    但是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皇帝!


    他对于百姓的评价还是非常看中的。


    而恰好正是这点,才让叶晨得意在皇帝的面前如此的‘嚣张’!


    随即朱元璋就开始查看叶晨递交上来的财务总结。


    但是越往后看他的脸色就越不好。


    甚至额头上还暴气了一条条的青筋。


    “胡闹!”


    “一个月就要花掉几十两甚至一百两的银子,难道你们府上的佣人都是猪吗?!”


    听到他的声音,所有大臣都直呼不好。


    毕竟他们也没有想到朱元璋居然会如此的‘昏庸’。


    其实这么说也有点严重了。


    现在的老朱顶多也就是个不关心柴米油盐的甩手掌柜而已。


    不过叶晨此时可不会惯着他。


    毕竟自己有一百条命,谁怕谁呀是不是。


    “陛下,这就是您的不对了。”


    “这里面的每一条开支臣写的那都是清清楚楚,单单是盐,每个月就要花掉50到100文。”


    《天工开物》:盐以斗计,可十五六斤,时贵直银四厘,贱止二厘而已。


    广东盐一斤值钱7文,两淮盐一斤值钱14文,浙江淳安一斤盐值3-6文。


    而一个普通人一天按照人体最低要求是每人必须摄取5克盐。


    “再加上米面粮油,衣服,鞋子,文房四宝等等。”


    “这一个月的俸禄,哪怕就是吃清汤寡水,一个月也剩不出几文了。”


    “可是陛下,以现有的俸禄,别说继续削减了,哪怕保持不变也会出现大问题,轻则土地兼并,重则天下皆是贪官啊!”


    听到叶晨居然敢说天下皆是贪官。


    在场的朝臣也是叹了口气。


    哪怕是被封为国公的几位皇亲国戚,又怎会不知道这天下官员的难处。


    就不说其他的,普通百姓要培养一个孩子读书到当官要花掉多少钱。


    最后期望的不就是当了官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好一点。


    不用每天,哪怕隔三差五吃一顿大鱼大肉,一两个月买一身新衣服。


    这几个看似不高的要求,但对于如今的大明官员来说。


    都宛如天堑一般将他们阻挡在外。


    所以哪怕如今大明只是刚刚开国,所有的根基都没有彻底打下。


    但是有的官员,比如李善长和胡惟庸,他们就已经在偏远的地区开始扶植自己的人脉了。


    所以虽然老朱确实是一个合格的皇帝,甚至是一个可以超越古今中外几千年的千古一帝。


    但是在对于官员的待遇方面。


    确实是有些欠妥了。


    而此时的朱元璋怎会不知自己的处境。


    但是内心的高傲让他无法做到对一个普普通通的臣子低头。


    要知道劳资可是从尸山血海里滚出来的皇帝。


    平时杀人那更是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现在你让我向一个白面书生低头。


    这不论是对于他个人,还是皇帝的威严。


    都是一种很大的损害。


    所以只见他先是握紧了拳头,而后起身对着叶晨大声的咆哮道。


    “我看他们敢!”


    “虽然俸禄确实欠妥,但是咱还在每年的节假日给他们发放津贴。”


    “另外每年还有金银细软,丝绸……”


    还没等他说完,叶晨的声音陡然上升,甚至直接压过了朱元璋的势头。


    “陛下!”


    “您该醒醒了,如果实在无从对照,您就想想自己的小时候,想想元朝的那些县令,那些贪官!”


    “就算您真的发放了这些津贴,但是从六部,到各各州府,各各太守,再到各各郡县的途中。”


    “这些金银又会被扣下多少,又会被私藏多少,您就好好想想吧!”


    朱元璋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想起了那些自誉为黄金家族的蒙古人。


    难道他们的皇帝就是傻吗?


    他们的官员就真的没有一点点的脑子吗?


    当然不是,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他们也不会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了。


    那又会是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