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麦芽糖
作品:《逃荒路上鱼肉粮,渣夫一家悔断肠》 八月十五的团圆饭,吃到大半夜村里人才歇停,进城摆摊的人估计第二天早晨才会回来。
天刚亮,李月起来的时候发现萧阳人不在,她给孩子们穿好衣服发现,他和村里人正下地干活。
“起来了?怎么不多睡一会儿?”
萧阳他们回来正好赶上村里秋收,这两天种下来的稻谷也要开始收割,所以村里摆摊也摆不了多久。
李家村人刚吃完午饭,昨天进城摆摊的人没想到这么快回来。
李月和村里人围过去:“你们怎么这么早回来?”
按照时间来算,不会是他们夜里没休息就往家赶吧?
一问才知真是这样。
“我带着钱不回家不舒坦,生怕有个闪失。”
其他摆摊的也是这么想的。
钱交到李天手中,他们打着哈欠回去睡觉,等睡醒再说。
李天组织那几户摆摊的家人过来一起数钱。
叮叮当当的铜钱堆满桌子,众人眼睛瞪得溜圆,连王恩义都吃了一惊。
“摆摊这么赚的?”
这么多铜板简直比凤凰楼的银子带给他的视觉冲击还要震撼。
铜钱堆在桌子上,李天让人先装到背篓里,眼睛鹰隼一样盯着不许其他人靠近,生怕有人趁乱摸走钱。
“大壮,麦冬,春苗…你们几个过来数钱。”
点到名的几人摩拳擦掌,村里人里三层外三层盯着,任何人都休想沾染这些钱半分。
“一,二…多少来着?”
有的人跟着数,数着数着就乱了,李天瞪着说话的人,不许他们再叽叽歪歪打扰赵麦冬他们数钱。
数好的铜钱50个为一串,数好放到一边李月几个又跟着查验一番确认无误,放到篓子里。
不知不觉穿好的铜钱整整齐齐摆放在篓子里。
“这得好几两了吧?”
整整两背篓铜板,数起来也就五六两,即便是这样,村民们也很满足。
他们合计着这次家里能分到多少。
出去摆摊的土豆家家户户都有拿出来,家家户户也有出力,每家派出一个人帮忙,还有的是去镇上摆摊。
“村长,这钱咋算啊?”
钱母眼睛都冒金星,自家人少,也不知道能分到多少,他抓心挠肝的。
王恩义亦然,他只提供地蛋子,其他啥事都没干,也不知道会分给多少。
李天扫视众人:”当时要摆摊的时候我就说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月儿还教了你们摆摊,月儿出了铜板和地蛋子,饮品是月儿做好给你们带进去卖的,月儿占大头,你们没意见吧。”
李家村人都是厚道的,也知如果不是李月出主意,他们是万万赚不到这么多钱,纷纷点头。
唯独季尘表示不满:“她是提供大头,可进城卖的人怎么算,大家为了保护钱财都没有在镇上休息,估计那么忙觉也没睡,饭也没吃好。”
村里人倒是诧异季尘还会关心起村里人。
他被众人盯着摸摸鼻子,心虚的挺了挺胸脯,自己说的没错,他为村里人考虑的真多,村里人肯定会感激自己。
“行,今天先把大家的钱分了,剩下来的算是奖励这次进城的人,如果不是他们的努力,咱们的东西也不会顺利卖出这么多钱,每个人奖励五文,你们看如何?”
“好。”
每个人能多分到五文,这对他们来说已经很满足,众人期盼村里的能分到手多少钱。
出地蛋子的人家地蛋子的价钱成本原先就算过,所以率先分地蛋子的钱,随后是李月的钱,最后是进城人的钱。
每家都分到点钱高兴不已。
李月拿着分到手的一百文钱,叹口气,如果自己进城去卖绝对不会赚这么点钱。
分完钱,家家户户喜滋滋的恢复往昔的模样,村里要开始秋收啦。
原本村里想等等的,这不萧阳他们回来,萧阳要帮家里收粮食,其他人自然不甘示弱,想在爹娘媳妇面前显摆一番自己超绝战斗力。
家里多个人帮忙总归比少一个人要省力。
李月家有萧阳帮忙收麦子,四哥的手和腰不至于那么累。
孩子们也跟在后面捡麦穗放到小背篓里,她答应孩子们若是好好干活,到时候给孩子们熬麦芽糖吃。
“姑姑,姑姑,我也要吃,麦芽糖。”
“姑姑,姑姑,咱们做麦芽糖可以进城去卖吗?”
小家伙们七嘴八舌,有的都动起小脑筋去卖麦芽糖。
李月想了下,有意锻炼孩子们。
“我教你们做麦芽糖也行,你们可以去附近的村子卖麦芽糖,或者用麦芽糖换你们需要的东西哦。”
孩子们听后,哇哇拍着小手。
大家干活更卖力,只想尽快干完活看李月姑姑做麦芽糖。
麦穗捡的差不多,休息的时候,李月领着大家去做麦芽糖。
锅前围着一圈小萝卜头,有的还穿着开裆裤,砸吧嘴巴,手指塞到嘴里。
“手不可以塞嘴里哦,脏脏的,会肚子疼。”
被点到名责怪的小家伙,咧着一口小米牙,不好意思将手收回去。
“姑姑,做糖,做糖。”
“娘,做糖做糖。”
李圆心急的不行,踮起脚尖探头探脑,奈何个子矮,前面都被哥哥姐姐们抢占,急得她小短腿在后面蹦蹦跳跳。
秋妮见妹妹真的着急将她背在背上。
李圆探着脑袋,这次可以看清娘亲做糖,满意的点点小脑袋。
这么多人围着自己做糖,李月压力山大,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她把麦穗清洗干净开始熬做麦芽糖。
“姑姑,这样就能做出麦芽糖吗?”
“可以的,姑原来给我做过。”
守乐挺着小胸脯得意的向小伙伴们炫耀。
大花小草和柱子不可思议的哇张大嘴巴,以前他们从未吃过麦芽糖,大花小草在城里乞讨的时候还吃过,甜到心坎。
继甘蔗做糖后,麦穗也能做糖,她们对李月佩服不已,月姐姐的脑袋到底是什么做的,怎么什么都知道。
“月姑姑,什么时候能做好啊?”
李月不停的翻搅,小孩子们眼睛一眨不眨盯着盯着这口锅,恨不得盯穿锅底。
“好香啊!”甜丝丝的味道传来,孩子们的口水都往下滴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