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孩子未归家

作品:《逃荒路上鱼肉粮,渣夫一家悔断肠

    麦芽糖熬煮好后,她给每个孩子用筷子卷一小点放到他们洗干净的小手上。


    麦芽糖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散发着诱人的光芒。


    孩子们的眼睛都要被亮瞎了,一眨不眨盯着。


    轮到自己时,孩子们小心翼翼舔着小手上的麦芽糖,随后眼睛眯成月牙,满意的眯起眼睛。


    剩下来的麦芽糖,李月装在一口大瓷碗中。


    瓷碗还有些重,孩子们又回家把自家的那些轻巧点的碗全都无私奉献出来。


    孩子们出去卖的时候拿木签卷一根就可以卖。


    锅中麦芽糖很快被捞的一干二净,她放了些水将麦芽糖煮成水,水搅拌搅拌待麦芽糖彻底融化,装到桶里提到田埂边。


    孩子们早就一哄而散提着小桶去隔壁村炫耀去了。


    其他家也陆续有人给家里人送水,有些奢侈的拿出的是先前甘蔗熬出来的糖浆,有的就是白水。


    “爹,娘,大哥,大嫂…过来喝水了!”


    李月站在田埂上,一声吆喝。


    家里的哥哥嫂嫂们都满头大汗在地里忙活。


    她拿出碗,每个人碗里盛上一碗麦芽糖水。


    周香兰和吴秀芳张翠萍春苗抬头笑着将捆好的麦子放到一旁,走过来。


    麦子沉甸甸的扬起尘土,散落的麦穗在空气中飘浮一会儿才沉下去。


    春苗满头是汗,接过李月给她的帕子擦干头上的汗,先捧着一碗水喝一口,眼睛亮晶晶:“姑,是糖水。”


    女孩子也是喜欢甜的,甜丝丝的一上午的疲乏烟消云散。


    李月点点头,慈爱的给侄女的发丝挽好。


    “中午姑给你做肉吃,好好补补。”


    春苗听后很激动,想到家里的情况懂事的拒绝。


    “姑,昨天刚吃完肉,今天还吃肉,会不会太浪费了。”


    “你干活辛苦,多补补。”


    侄女太瘦就是要多补补,才好。


    春苗笑着道谢,张翠萍她们也过来接过糖水。


    “真舒坦,喝点白水就好了,咋还弄甜水了。”


    张翠萍抱怨道,望一圈也没看到家里的皮猴子好奇。


    她自己喝着水还冲着不远处的李日几个吆喝,催促他们过来歇歇。


    一家人围坐在阴凉地喝水,说说笑笑谈起今年的收成,也谈起家里的皮猴子们。


    李月告诉嫂嫂们,孩子们去隔壁村卖麦芽糖去了。


    “看把孩子们高兴的,玩疯了。”


    大人们知道孩子的去处也不在意,小孩子爱疯爱玩。


    在乡下,只要没有拍花子,两个村子之间玩耍也是常事,安全的很,更何况那么多孩子一起出动,大人们也放心,省的留在村里捣乱。


    萧阳不愧是大力士,家里的麦子收的能比得上收割机,李家人收割的时候省力的不行。


    张翠萍心疼自家女婿忙不停干活,催促他过来歇歇。


    “有女婿帮忙,咱们地收的快多了,到时候也可以去周家帮忙。”


    “谢谢娘,谢谢妹夫。”


    大嫂周香兰得了婆婆的话忙不迭道谢。


    送完水,李月和春苗先回去,春苗女孩子家家还在长身体,家里人那么多也不需要她继续在地里干活,干一会儿就好。


    到了家,先把河里的小鸭子赶回家。


    小鸭子们玩的正开心,撒丫子在水里扑腾小翅膀,不高兴的从水中钻出来,愤怒的在地上拉了好多鸭屎。


    李月看到它们扭屁股的模样,不由勾唇。


    鸭子赶回家,又去把小鸡赶到另一处开始打扫鸡舍。


    鸡舍和鸭舍都在一起,偶尔这群小家伙叽叽喳喳似乎在争吵。


    小鸡得到放风,满院子乱窜,啄着地上才虫子。


    鸡舍清扫好后,又打扫兔舍。


    等全部打扫干净后,天色已经不早,李月和春苗洗个手去给家里人做饭。


    午饭蒸米饭,底下炖肉,上面蒸菜,蒸菜蒸的是昨天的剩菜,李月刚才从鸡窝里捡了几个鸡蛋回来。


    她把鸡蛋全部打进碗中,搅拌加了点开水加盐继续搅拌,搅拌的差不多放入锅中蒸。


    鸡蛋蒸的差不多,她拿出来撒上切好的小葱倒了点香油放进另一口锅中温着。


    等肉和土豆全部炖好,她盛出来放入盆中,也用盖子盖好,开始给家里人炖鱼汤,鱼汤是早晨萧阳特意叉的,早就处理干净。


    她只需要做熟即可。


    鱼先用油锅煎一下加入开水,很快鱼汤煮的嫩白嫩白,煮鱼汤的功夫她把蒸好的豆芽凉拌好,酸酸辣辣的口味家里人正喜欢。


    “春苗你去看看你弟他们回来没?再叫你娘你奶他们吃饭。”


    想了下中午的饭菜还不大够,她从空间里拿出扁蛋,旁边倒上醋,但时候吃的时候蘸一下即可。


    其他人家的饭食也做得差不多,其中也不乏人家炖肉给家里人补补。


    钱母从隔壁走过来,伸着头张望李家的饭桌。


    “月儿,中午给你娘和萧阳他们做什么好吃的呢。”


    可惜饭桌上盖的严严实实的,即便是盖的严严实实,她也能从中闻到肉香味,自家昨天也吃了肉,可谁会嫌肉多啊。


    看到敞着没有盖盖子的扁蛋,钱母暗自猜测这是什么东西,指着问东问西。


    李月没有搭理她,摆放豆芽放到桌子上。


    鱼汤在锅里等家里人回来盛也不急。


    “月儿,不是婶子说你,萧阳难得回来,你怎么就给他吃豆芽呀。”


    至于碗里其他东西那是被无视的,只要她没看到就当不知道。


    “婶子,我三嫂叫你呢。”


    李月笑眯眯的,看就看呗,又不会少块肉。


    “月儿,你三哥难得回来,你们不一起吃个团圆饭?”


    钱母一副替李月考虑的模样。


    李月眼瞅着自家老娘过来,笑道:“婶子,这事,我也不懂做不了主,要不你问我娘,我娘真好来了。”


    说着她伸着脖子往后叫了声娘。


    钱母总觉得后背一阵发凉,脚底抹油跑的飞快。


    张翠萍过来的时候见到钱母这模样还好奇问了两句,李月没有故意说她的坏话,至于对待三哥什么想法也是要问问的。


    李家人中午团聚在一起吃饭,出去卖麦芽糖的孩子们还没回来,张翠萍让把孩子的饭食匀出来留给他们。


    吃完饭孩子们依旧没回来,等待的周香兰和吴秀芳着急的让春苗在村口看看,实在不行到时候去隔壁村找找看。


    村里的其他家的孩子们还没回来,大人们全都聚集在村口,寻思要不要真派人去找。


    萧阳见孩子们没回来,家里大人着急的很,决定套上马车去找人,萧小宝和李好也没回来,这么多孩子,他顺道去接孩子。


    “女婿,你慢点啊,有话好好说,别打起来啊!”


    李天叮嘱道,不放心还让李月跟着去领路。


    他是真怕女婿刚回来不认识隔壁村的人,与他们发生冲突打起来,打起来倒是不要紧,打伤了自己还要赔钱,总共才赚那么一点钱。


    其他人也全都被李天赶走回去该干啥干啥。


    “村长,你让我瞧瞧呗,家里孩子不回来,我这心不踏实。”


    “不踏实个啥,和咱们李家村作对,疯了不成,放心好了,肯定孩子贪玩。”


    李天不在意的摆手,自家几个孙子都没回来,还有外孙女,他着急了吗,收粮才是要紧事,万一下雨,那才是要人命。


    “行了,走吧,走吧,孩子回来又不会帮忙,有人去看就成了,咱们该干啥干啥,没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