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你大限将至(加更一章)

作品:《撩完就跑,阴鸷反派是我裙下臣

    “诸位。”


    轻轻袅袅的声音响起来,拉回了众人游离纷乱的思绪。


    他们抬起头,看向那位被明镜司的人护在中间的女大夫,带着惶恐,静听接下来的秋后算账。


    然而,意料之内的责怪并没有来临,反而听得那位女大夫温和着声音浅浅开口。


    “我知大家心有戚戚,不过你们放心,昨日之事我一概不纠,今日来这儿,也不是为了打击报复。”


    “滨州城先有水患,再有瘟疫,每个人心里害怕、惶恐,不知明日身处何地的心情我都能理解,我来这里,也是希望能帮助大家度过这次难关。”


    “或许你们见我年轻,不信任我的医术,那也无妨,朝廷的人已经在路上了,只是需要时间才会到达这里。”


    “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滨州除我之外再无大夫。在此期间,可否请诸位信一信我,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证明,我可以帮助大家,解决这次危机。”


    一语落,满院静默,落叶可闻。


    大家面面相觑,却无人敢第一个站出来。


    毕竟那是位年轻的女大夫,身量纤纤,瞧那周身气度,一看便知是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家小姐,又怎么可能会有这个本事治得了大家。


    如果当真这么容易,之前那些大夫也不会束手无策,滨州城也就不会接二连三的有人死亡了。


    “你、你怎么能证明?”


    有人隐在人群里,畏畏缩缩的开了口。


    他声音不大,但在寂静的当下仍旧叫闻岫宁听得清清楚楚。


    闻岫宁暗暗舒了口气,有人回应便等于有了突破口。


    “我师承药王谷樗云子神医,师傅年迈不宜舟车劳顿,故而遣了我来。”


    “我人微言轻不足以让诸位信服,可是药王谷的名头,诸位之中想必是有人听说过的吧。”


    此话一出,人群里顿时熙熙攘攘起来,有人交头接耳,交换着信息。


    日上高头,金灿灿的阳光穿过树梢,投下一地斑驳。


    闻岫宁站在榕树下,风吹叶动,映下一缕光影打在她身上,衬得其肌肤胜雪,柳眉明眸,更添风姿。


    她也不急,只静静看着众人议论纷纷,直到推搡出一人来,迎着明镜司人的威严,颤声开口:“我、我们怎么知、知道你是不是真的。”


    “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是神医的徒弟。”


    “我没有证据。”闻岫宁轻飘飘的开口。


    原本就持有怀疑态度的百姓,听了这话愈加变得踟蹰起来。


    邓杭暗暗跺脚,闻大夫平日里那么机灵的一个人,这个时候怎么就不知道撒个谎呢?


    随便说点什么,拿个什么东西出来先敷衍过去啊。


    唉!


    邓杭急得不行,偏偏这个时候又不能当众拆台,只能暗暗憋着,差点儿急坏。


    “证词可以编造,物件可以作假,即便我这个时候拿出可以证明的东西出来,你们无人见过,怎就知道那东西是真的?”


    闻岫宁不疾不徐的将问题抛了回去,顿时惹得百姓之中窃窃私语。


    别说证据了,便是这个时候樗云子真的亲临此处,无人见过他真面目,也能信口说他是假的。


    信与不信不过在一念之间。


    与其胡编乱造出一些东西,等着来日被拆穿,再用大把的谎言去填补,还不如索性什么都不要给。


    闻岫宁回眸与北初打了一个眼色,北初颔首,带着一名明镜司的侍卫进了大殿,不多时便抬了一张条案出来。


    闻岫宁走向条案,接过北初手里的药箱打开,将里头的东西一一取了出来。


    黑檀木盒子打开,露出十三根陨石打造的细针来。


    闻岫宁落座在条案之后,睇向方才说话之人:“口说无凭,眼见为实。大家不信任我的医术,无非是觉得我年轻罢了,多说无益,不如,坐下一试。”


    她发出了邀约,只见百姓之间面面相觑,互相推诿。


    有人害怕不敢上前,有人畏惧明镜司的威压,相互推搡中,一只手臂于人群中高高举起。


    “我来!”


    一人拨开重重人群走了出来,是位花甲老者,皮肤黝黑,生得精瘦,一瞧便知是常年在农地里干活的人。


    “老朽都这把年纪了,说不准活得了几天,他们怕,我不怕。”


    老人家大步走上前来,嗓门大,然中气不足,想来也是饱受“瘟疫”折磨的其中一个。


    他径直走到闻岫宁对面坐下:“小大夫……”


    “老人家,我姓闻。”


    “好,闻大夫。”


    老人家有些局促:“大家伙都是被病痛折磨得怕了,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的被抬出去,害怕呀,您……莫要怪罪。”


    老人家双眼一红,说出的话语里带了些喑哑,险些就要绷不住泪来。


    见此闻岫宁心头百般不是滋味,只能先出声宽慰:“老人家不用担心,你只需要配合我就好,其余的,都不必放在心上。”


    闻岫宁将脉枕放到桌上,示意老人家伸出手来,三指搭上,凝神诊脉。


    老人家自是不敢开口,心跳剧烈,紧张的咽了咽唾沫。


    他听得闻大夫让张口便张口,伸舌便伸舌,等到一切做完,那小大夫才慢慢收回了手。


    “老人家可是腿脚有疾,痛时不能弯曲,阴雨天更甚?”


    “正是,正是。”老人家双眼一亮,点点头,“多年的老毛病了,一直治不好。”


    “老人家脉搏浮而涩,舌苔白腻,关节酸痛僵硬,此乃风湿侵体所致,不难治。”


    “一会儿我写下方子,待瘟疫之毒一解,老人家按照我的方子煎药喝了,不出一月定然痊愈。”


    “真、真的吗?”老人家颤巍巍地出声,满脸不可置信。


    闻岫宁点了头,如同给老人家吃了一粒定心丸。


    人群中有人见状不禁跃跃欲试:“这是巧合吧,我来试试。”


    那人走上前来,是个瘦高的男子,脸色发黄,眼底乌黑,走起路来脚步虚浮,有些摇摇欲坠。


    闻岫宁蹙眉看着他走到近前,不必搭脉,第一时间便撸起他的袖子看过手臂,又凝目瞧得他脖子上那道黑色的脉络黑而深。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你眼白气弱,正气衰竭,已是将死之相。”


    “你胡说八道!”


    男人忽然拍桌而起,正待要掀桌子,邓杭、北初已经见微知著,先一步擒住男人双手,将他压在了条案之上。


    男人还在咆哮,其他百姓见状更是瑟缩后退。


    闻岫宁起身,盯着那男子脖子上的黑线沉声道:“你大限将至,但只要你配合,我可为你延续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