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叮嘱

作品:《天下第一节度使

    帝京。


    御花园中,百花争艳,绚烂绽放。


    皇帝赵瀚与二皇子赵英正沿着一条碎石小路,缓步而行。


    “皇儿,你明日就要启程奔赴边关。”


    赵瀚望向二皇子赵英,缓缓道:“皇儿,你可还有什么话欲对朕说?”


    大乾皇帝赵瀚借口辽西胡人入侵之事,责问金帐汗国,要求金帐汗国赔礼道歉。


    不出皇帝赵瀚所料。


    金帐汗国一如既往的嚣张跋扈。


    他们非但不承认入侵辽西之事,反而是倒打一耙。


    他们说大乾迫害大乾境内的胡人部族。


    金帐汗国要求大乾给出解释和赔偿。


    否则待秋高马肥之际。


    他们就要出兵为那些受到欺辱的同族讨回公道。


    面对嚣张跋扈的金帐汗国,皇帝赵瀚这一次没有服软。


    他决定出兵教训教训胡人!


    他任命了自己的二儿子赵英为五州兵马使,节制北境各军,扫荡胡人。


    事实上钱粮兵马早就在调往边境。


    现在就等二皇子赵英这个主帅就位。


    赵英马上就要启程奔赴边关。


    赵瀚特单独召见了二儿子赵英,细细叮嘱交代。


    面对赵瀚的询问,赵英沉吟了片刻。


    “儿臣此次奔赴边关扫荡胡人,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赵英依依不舍地说:“若儿臣不幸战死沙扬,以后不能生前尽孝,还请父皇好生照顾自己,保重龙体。”


    赵英的一席话,让皇帝赵瀚的心里也涌过了一阵暖流。


    他还以为自己这儿子会再提增兵添饷之事。


    可他却关心的是自己这个父皇。


    “出征在即,不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赵瀚对赵英说:“你是大军主帅,自有大军护佑,定会平安胜利归来。”


    “若是打不过胡人,那就退回来,据城而守,不要逞强。”


    “反正我大乾战败又不是一次两次了,不丢人!”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我们不灭国,那就休养生息,秣马厉兵,寻机再战!”


    赵瀚看向了远处的池塘,语气坚定地道:“总有机会,一雪前耻的!”


    事实上这一次赵瀚要对胡人动兵,朝堂上的反对声音是很大的。


    特别是那些文官们,坚决反对重启战端。


    一则是以前大乾历次和胡人的战事,败多胜少。


    他们骨子里对胡人是充满畏惧的。


    二则他们和草原上的胡人或多或少有生意往来。


    这战事一起,影响的可是他们的实际利益。


    可皇帝赵瀚力排众议,还是决定对胡人用兵。


    他的父皇因为割地求和之事,郁郁而终。


    临终前,他父皇可是拉着他的手,告诉他要报仇。


    他的父皇为了一雪前耻暗中积蓄力量,已经准备多年。


    自己上位已经三四年,已经坐稳了皇帝的位子。


    实际上各方面的准备都差不多了。


    所以他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对胡人用兵。


    “你这一次率领大军对胡人用兵,主要的目的有三个。”


    赵瀚缓步前行,语气坚定地说道:“这第一,乃是我大乾主动出击,试探胡人虚实之举。”


    “摸一摸胡人的底细。”


    “同时打几个胜仗,哪怕是小的胜仗,振奋一下我大乾军心民心!”


    “我大乾军民畏胡如虎,就连朝堂上的大臣都惧怕胡人。”


    “你若能连战连捷,立下赫赫战功,定能一举打破我大乾军民对胡人的恐惧心理,重塑国威。”


    赵英点了点头。


    大乾以前屡战屡败。


    以至于民间有人传谣,说什么胡人满万不可敌,不可战胜。


    这导致大乾上下,对胡人都充满畏惧心理。


    不仅仅是对金帐汗国畏惧,对境内的胡人部落也不敢得罪。


    导致的结果就是胡人愈发的嚣张跋扈,不将大乾放在眼里。


    别说金帐汗国了。


    就连辽州境内的胡人部落,稍有不满意,也敢轻易发动叛乱。


    这一次赵瀚不仅仅对辽州叛乱的胡人采取了强力镇压的态度。


    面对金帐汗国的挑衅,他更是态度坚决地要反击。


    他就是要改变以前畏惧胡人,纵容胡人的不良风气。


    “这其二则是练兵。”


    赵瀚对赵英说:“这一次参战的不仅仅有驻防边境的几支军队。”


    “我更是从别处调集了不少精兵悍将归你节制。”


    赵瀚顿了顿说:“我大乾北境想要安宁,非得灭掉金帐汗国不可。”


    “否则,他们每隔数年便南下劫掠,我大乾纵有再多财富,也难以抵挡其贪婪之欲。”


    “可是要行灭国之战,需要举国之力,集我大乾各军一起出击才行。”


    “可我大乾各军以前驻防各处,互不统属。”


    “这真的到了与金帐汗国打灭国之战的时候,能不能很好地配合,尚不好说。”


    “一旦配合不好,到时候非但灭不了金帐汗国,恐怕我们大乾还有灭国之危。”


    赵英也没想到,自己父皇竟然有如此远大的抱负。


    他竟然想要一举灭掉金帐汗国。


    “这一次我从各地抽调了精兵猛将归你调遣。”


    “重要的不是歼灭多少胡人,而是要他们互相熟悉,学会配合作战。”


    “等真正灭国之战开启的时候,不至于各自为战。”


    赵英躬身道:“父皇深谋远虑,儿臣钦佩。”


    赵瀚摆了摆手。


    他走到一个凉亭内坐下。


    “这第三则是对你的历练,对我大乾将领的历练。”


    赵瀚对赵英说:“我大乾自从上次战败后,已经很久不动刀兵了。”


    “这一次辽州胡人叛乱,卢氏又叛乱。”


    “镇国公李信带兵讨伐,也暴露出了我大乾军队的许多问题。”


    “特别是神武军、龙骧军这等精锐之师,在战事开始的时候,战绩并不出彩。”


    “他们装备精良,补给充沛,却怯于冲锋,将领亦显得畏首畏尾。”


    “鏖战数月,战果寥寥。”


    赵瀚顿了顿说:“唯有镇北侯世子曹风率辽州边军屡建战功,为众人树立了榜样。”


    “在镇国公李信的再三督促下,他们这才慢慢适应战扬,打的越来越顺手。”


    “这足以说明,这无论是兵还是将,不拉上去打几仗,始终是不行的。”


    赵瀚说着,看束手而立的赵英。


    “这一次朕让你带兵出战,就是要让各军都上去和胡人杀一轮。”


    “实战历练,既可让他们适应战扬,又能锤炼兵将。”


    “到时候选一些能征善战之人上来,将那些尸位素餐之辈换下去。”


    “等与金帐汗国开启灭国之战的时候,让那些能征善战者的大将,挑大梁!”


    赵瀚说到这里,话锋一转。


    “当然了!”


    “这一次也是对你的历练。”


    赵瀚对赵英道:“你想要当我大乾的太子,必须有功绩,才能压得住人!”


    “你不去前线带兵,不懂得排兵布阵,那以后领兵大将就会糊弄你,你就坐不稳这万里江山!”


    赵瀚的一番话,让赵英也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父皇这是什么意思?


    准备给自己铺路,让自己上位太子?


    “你也不要高兴得太早。”


    “你若是吃了败仗,也会有损你的声望。”


    “朕就算是想让你当太子,也会有很多人不服你。”


    “所以这能不能抓住机会更进一步,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