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皇帝正名忠臣义
作品:《假世子她真行》 王奇气恼的回了自己的屋子,提笔便想给远在北地的好友写信。可是刚写了几个字,王奇便放下了毛笔。王府的人应该有其他的方式送消息吧?自己送信去朔风城也太慢了。
本来他觉得忠武王一定会没事儿的,可被亲爹这么一闹,他又开始担心了。
脑袋里也冒出各种各样的想法来。
圣上难道真要对付王府,关了忠武王是要挟陆秉文回京,然后将王府众人一网打尽......
“不会不会!圣上是个好圣上。而且秉文那么聪明,就算是......他也能安然无事的。”
王奇嘀嘀咕咕、自言自语,然后烦躁的抓自己的头发。他人微言轻,能做什么?还是找个机会去楚府问问才好。
秦老夫人骂了半日,终于是消停了。
可陆才夫妻却是被惊的整宿不敢睡觉。他们听到了什么?大伯哥居然真的不是母亲亲生,而且还可能不是父亲的种!当然,这个事情也是亲娘气急了出来的,真相究竟是如何的,他也无从知晓。
“慧娘,这件事情太……等大哥回来我们告诉他吧...”陆才抚了抚胸口,安抚着自己的小心脏。
小秦氏道:“你真要告诉大哥?万一是真的,那我们不就...”不是一家人了?
陆才点头:“不能瞒着,也瞒不下去。”大哥那个样子,应该是也知晓了。
小秦氏:“唉!”怎么就成这样了呢!
......
王奇与楚棠定下亲事后,很少去楚府,因为老丈人不在府中。
可为了探听一下忠武王府的情况,他还是给楚府递了拜帖。
武平侯看着这个准侄女婿,意有所指道:“如今的情形,躲还来不及,你倒是重情义。”他本来是看不上王家的。因为他觉得鄙怯自利的王大人并不是个性子好的,那般的人也教导不出什么性子宽厚的子弟来。
今日王奇上门,武平侯倒是对他改观了几分。
王奇不安道:“还请侯爷指点迷津。”
武平侯笑了笑,只说了四个字:“圣上圣明!”
王奇心间的石头顿时落了地,他挠了挠头:
“今日冒昧登门,还请侯爷见谅。”心情平和了之后,才想到这么贸然来侯府寻问忠武王府的事情很是不妥。
武平侯:“既然来了,去看看棠儿吧。”
王奇脸一红,恭敬的行了一礼:“多谢侯爷。”
几日后。
在太子监国一个多月后,皇帝再次上朝了。
弹劾忠武王拥兵自重、收买人心、勾结外敌的折子接连被送到了皇帝面前。
甚至有人还拿出了所谓的证据。
“太子,忠武王府之事,你如何看?”
太子紧了紧拳头后,又缓缓的松开。
“儿臣觉得,忠武王并非那等心怀鬼胎之人,儿臣相信忠武王是清白的。”
皇帝有些意外的看了太子一眼,这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不过这样也好,哪怕太子不是出自真心,只要他对忠武王府有所忌惮,不会妄动青霄军,也可保大丰几年安稳。至于日后如何,就看天意了!
皇帝将手中书信递给了王公公:“当初,朕与陆成商议令其假死,暗中查证军中奸细,引出朝中勾结外敌、泄露朝中机密的内奸.....”皇帝缓缓道来,王公公则是将皇帝给忠武王的手书展示给百官看。
太子悄悄松了一口气,他赌对了。就在昨夜,有人送了一份忠武王勾结外敌的证据给他。思虑了一宿,他还是选择将那证据藏了起来。
并不是因为他真的相信忠武王府,而是因为蒋大人和钱大人依旧在为忠武王开脱。这二人是父皇最信任的人,定然是知晓些什么内情的。所以,在如此紧要的关头,他并没有被那些所谓的证据冲昏了头脑。
皇帝看了一眼弹劾的奏折,当即下令将弹劾官员的府邸都控制了起来。
几个官员跪在地上。开始喊冤。
皇帝讥讽道:“冤不冤的查过便知,可你们几个的证据从何而来?想必不用朕提醒了吧?”说着扫了底下的官员一眼,继续道:“莫名其妙出现在府中的证据,就能令尔等决意诬陷同僚?尔等这般的心性谈何效忠朝廷?”
几个官员都低下了脑袋,其中有官员的证据确实是莫名其妙出现在府中的,可见到陆成都被关了起来,所以他们便想着添一把火。因为几人都是或多或少和王府有过节的人家。
众人:......
他们早该看清,皇帝与忠武王的情谊并非如外界猜测的那般。
人家君臣二人是真的没有任何芥蒂。
带头弹劾的荣大人面如死灰。他此时明白了,他一开始就是个弃子,是主公一早便打算舍弃的一个。他的作用就是试探忠武王和皇帝之间的君臣情!
皇帝看着百官,语气郑重道:“忠武王年少时随朕在军中多年。当年北地告急,他带伤死守黑水关三月有余。几年前,朝中暂时安稳,是他为了消除而等的疑心,自请归京上缴兵权。他的忠心,是用血汗写在大丰的江山上的,是朕亲眼所见、亲身所感!”
他咳了几声,继续道:“朕在此放话,忠武王府的忠心,朕信,忠武王的清白,朕保了!”
大殿一片肃静,静的仿佛只能听到百官的呼吸声。
“诸位爱卿可还有异议?”
百官跪地高呼:“臣等没有,圣上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