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抄他们的老巢
作品:《大唐,我给李二看世界地图》 “见过总管,见过可汗。”
杜河摆摆手,道:“诸位,看突猛的样子,不打算和我们正面对决,我欲效仿代国公,突袭他们驻地,你们有什么看法。”
突猛采用游击战术,唐军不能被牵着走,在他想法中,直接不管主力,杀向部落驻地,逼着突猛来打。
胡图是契丹人,他首先出列,指着大地图。
“总管,各位将军,契丹六部,独活部、伏部、纥便部沿潢水(西拉木伦河)分布,芬问部、突便部沿土河(老哈河)安置,只有苪溪部遥辇氏,藏在草原深处。”
他们本就是契丹人,地图绘制比唐军更加精细,八部位置清晰可见,在座诸将都露出喜色。
有内鬼的仗,打起来就是舒服。
胡图继续道:“六个营地,约有九万多妇孺,现在已经入冬,牲畜都要圈养,他们就算迁徙,也不会太远。”
他介绍完情况,就坐回去。
张铁是个急性子,咧嘴一笑道:“他们位置不会变,这仗就好打,攻破一两个部落,突猛那龟孙,想躲也躲不了。”
李知起身道:“芬问部和突便部最近,卑职建议选他们下手,草原上路好走,急行军的话,三天就可到。”
“草原无险可守,突猛可能袭击大贺氏。”
裴行俭抛出一个问题,众人一下陷入沉思。
草原四通八达,唐军去抄他们老家,同样突猛,也可选择突击大贺氏,以他们三千人,绝对守不住。
大贺氏若亡,战略层面就输了。
“总管,不如分一千步卒,防守营地。”
有人提出建议。
“不妥,分兵就弱。”
马上有人反对,本来军力就紧张,再分兵保护营地,面对遥辇氏两万多骑兵,没有必胜把握。
他们都目光都看向杜河。
杜河在帐中踱步。
“大贺氏有多少牛羊。”
“回总管,二十万头。”
杜河站住脚步,脸上露出坚毅,“让所有人迁往黑风镇,牛羊不能带走的,就地宰杀取肉。”
“总管,这……”
胡图目瞪口呆,牛羊是牧民根基,要按杜河所说,二十万头牛羊,至少要杀掉一半,没有羊羔牛犊,来年大贺氏全都要饿死。
杜河淡淡道:“牛羊没了可以再买,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只要打败遥辇氏,你们失去的,都能拿回来。”
乌娜静静点头。
“按义兄说的做。”
黑风镇在营州境内,有镇戎军和城堡守护,契丹人没有攻城器械,杜河就不信,突猛要去碰个头破血流。
胡图艰难答应。
杜河再次下令,“裴行俭,传信平州刺史,调五百步卒去黑风镇,十日之内,必须赶到,违者斩。”
“传信王长史,征召民夫,五十里一驿,运送粮草,另外,和幽州建立联系,高句丽若动,让裴都即刻出兵。”
“诺。”
杜河不得不防,西秦叛军,应该不在契丹,否则雄鹰部撑不住那么久,而且,他心中一直有个疑问,突猛的实力,明显不足撼动大唐。
他哪来的自信反唐。
除非另有援军。
但东北强大的势力,就剩下高句丽了。
夜色沉沉,寒风呼啸着,大贺氏营寨灯火通明,牧民们连夜宰杀牲畜,浓烈血腥味飘在空中。
杜河望着草原出神。
契丹之战,还是要速度,这地方太大了,横竖五百里,无遮无挡,若是下起雪来,后勤难以支持。
“都督。”
裴行俭冻得鼻子通红,习惯性喊他都督。
“咱们的人还是少了点。”
杜河道:“那怎样才算多。”
“东突厥从西,咱们从东面,南面调魏州精锐,突猛这点人马,几天就要被吃掉,何须像现在斗智斗勇。”
杜河拍拍他肩膀,笑道:“要按你说的,光粮草辎重就要准备几个月,朝廷刚打完吐谷浑,折腾不起了。”
“是我考虑不周。”
裴行俭尴尬挠头,忽而低声道:“我想起一个趣事,有次训练时,师父说漏嘴,讲你是师兄呢。”
“他就这样,面冷心热。”
两人对视一眼,都露出笑意。
杜河望向南面。
离开营州数日,不知道玲珑和唐斩怎么样。
杜河回到营帐,床铺边上,躺着一个小人,乌娜眉头微微皱着,发出均匀呼吸声,杜河替她盖好被子。
屈哥和猛哥死后,乌娜把他当成亲人了。
杜河躺在一旁,他第一次指挥作战,关系数万人的命,人前镇定自若,这会静下来,心中杂念纷飞。
“义兄,我们会赢吗?”
乌娜不知何时醒来,睁着大眼问他。
“当然会,你会是新的契丹王。”
天气愈发寒冷,牧民们赶着牛羊,往毡车上搬着物资,他们不缺马,杜河又分出一半辎重兵协助。
很快,大贺氏几万人,往南迁徙。
从这到黑风镇只有百里,三千契丹骑兵会沿途保护,为防止突猛袭击,唐军仍驻守原地,以做接应。
眼见大贺氏消失在天际,杜河心中一松,虽然失去后勤地,但也能轻装上阵,机动性大幅提高。
他们带了十五天干粮,只能突破芬问部,就能以战养战,得到补给。
乌娜是可汗,要跟随唐军征战,她骑在马上,尽管小脸冻得发红,仍旧挺直背脊,展现出非凡韧性。
三日后,大贺氏骑兵回返。
“出发。”
杜河大手挥动,大军开始移动。
唐军训练有素,轻骑兵开路,辎重兵中军在内,末尾是弩手和长矛手,加上游走的斥候,足以应对任何突袭。
在大贺氏骑兵引导下,直插土河芬问部。
……
营州。
随着前线开战,都督府格外繁忙,王玄策送走一波又一波官员,跌坐在椅子上,吐出一口浊气。
营州军仓大开,一万民夫,正在向边境运输粮草。
平州刺史被薅成光杆司令,写信表达不满。
驿站也和幽州军建立联系。
“大人。”
门外传来仆从的声音,王玄策正襟危坐。
“什么事。”
“乞乞突象传口信,靺鞨人可以帮忙。”
王玄策眼中一凝,粟末靺鞨早年投降,高层居住在蕃坊,平民安置在本府,约有几千人,都是天生战士,确能带来帮助。
“不必,让他管好部众即可。”
“诺。”
眼下守军虚弱,粟末靺鞨另一支投靠高句丽,乞乞突象和他们沾亲带故,他肯定不会放异族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