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金石到底是什么东西啊?

作品:《为了抄古诗词,我把历史写成小说

    第三百三十九章,金石到底是什么东西啊?


    这两章写的时候,韩复来中间纠结了好久。


    纠结的内容,就是赌书泼茶这一情节了。


    赌书泼茶的情节,确实就是李清照和赵明诚的故事,被纳兰性德写成了词。


    但这个情节之前在苏轼的故事里就用掉了……


    当然,这情节其实是个文人之间的常规小游戏,大家都能玩,李清照能玩,苏轼也能玩……只不过,再写一遍,就有点重复了。


    韩复来纠结了好久,最终还是没有写。


    不写赌书泼茶,当然还有别的可以写。


    李清照的词论,里面对其他词人的评价,可以写出来那么几个。


    韩复来虽然不为学业证书发愁了,但经常也会去学校转转,或者上课。


    纯粹就是为了玩。


    不对,不能说是玩,而是打发时间。


    长时间呆在家里码字,人都感觉变傻了。


    再和郑文杰他们打打篮球,晚上喝喝小酒,日子过的才算鲜活起来。


    汉大的大学生也追星,韩复来也是被追的目标。但这种等级的大学里面的学生,各个都还是很理智的。


    热情的最多要求合个影,大多数都只是打个招呼,不会出现那种丧尸一样围追堵截的情况。


    充实的一天。


    第二天再看评论。


    “宋朝对文官真的太好了啊……”


    “确实挺好,那么激烈的党争,也没有搞死这种说法……赵挺之和蔡京这种争老大的对手,赵挺之死了之后,赵家其他人也都安安全全的,这个政治环境真的太棒了!”


    “这都是开国定下来的基调啊……这都是宋朝之前的那段疯狂历史的功劳。”


    “打压武将,提高文官地位,这在宋朝开国确实是完全正确的……只不过,后面发展到这么严重,甚至畸形了。”


    “能当上朝廷里的官,那都是人精啊,你既然给我这个机会,开了这个口子,不给你发扬光大,简直对不起后辈子孙啊!”


    “李清照之前还为她爹求情呢,现在自己也被发配到老家了……”


    “老家多好啊,赵明诚回到老家也是地主啊,还有大宅子,还有仆人!”


    “感觉赵家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啊,赵明诚买个啥金石,还要节衣缩食,连肉都吃不上了……”


    “不是大富大贵,也是大地主。主要是金石这东西,挺贵的……”


    “金石到底是啥啊,金子和石头?”


    “说了好久,其实我也没懂,到底啥是个金石啊,有大佬能讲讲吗?”


    “我大概理解的就是个文物吧,具体也不懂……教授讲讲!”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金石方面的东西,简单来说,指的是古代镌刻或铸造有文字、图案的青铜器和石碑。金主要指青铜器,古代用青铜铸造的礼器、乐器、兵器等,比如鼎、钟、盘、剑这些。石主要指石刻,石碑、摩崖石刻、石经、墓志铭、造像题记等。这些东西,也是我们现在研究历史和考古的重要依据。”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金石学,其实就是考古学,也可以理解成史学。考古考的本来就是古代的历史。”


    “这样啊……”


    “这小夫妻,竟然热爱考古,这个爱好真特别……”


    “古代的考古,那不直接考到上古时代了?”


    “不管怎么说,这些文物,绝对是价值连城的,所以赵明诚他们买不起,也是很正常的……不对,人家能买得起,只不过买完生活拮据了点。”


    “就是,现在社会,那个人能随随便便买件几十万的文物?那都是大富豪干的事!”


    “感觉李清照和赵明诚两个人,现在的生活也还是挺好的啊,做做考古,将来出书,也算是功成名就了,没有官场的碾压,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情,多好啊……”


    “这就是我向往的躺平生活啊!”


    “又出现了陶渊明,这个人在复来大神创造的这个世界观中,似乎很重要啊!”


    “确实重要,几乎是所有文人心中的标杆了,连苏轼都赞叹陶渊明的。”


    “田园将芜胡不归,这一句怎么这么熟悉啊?”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啊,高中课本上的,你没学过吗?我给你背背——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卧槽,真的假的?我读书少你别骗我啊!”


    “这也就能骗骗没上过高中的了。”


    “假的,当然是假的了,陶渊明都是复来大神创造的角色,怎么可能跑到高中课本上去!”


    “那他为什么会背啊?难道是他自己编的,这兄弟才华有点高啊!”


    “这是复来大神小说里面写过的,辛弃疾的故事里面,辛弃疾的孙子背过这么一段……”


    “卧槽,你们这些人,这记忆力,起码考个985吧?”


    “还行还行,北大大二了……”


    “不知道复来大神什么时候写陶渊明的故事,这都出场多少次了!”


    “我觉得啊,可能是陶渊明在这种背景中塑造的太神了,复来大神不好写了,所以一直写不出来。”


    “是的,背景音去夸,随便怎么夸都行,但真要写他的小说,就要有具体的经历和诗词了,但现在夸的已经超神了,所以写不出来了……”


    “这搞的,这不是装逼装破了嘛……”


    “大家还是不要太早下结论,以免被打脸,说不定这个故事写完,复来大神下个故事就写陶渊明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情愿被打脸啊,就让打脸来的更猛烈些吧!”


    “我有个问题——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五六年了吧,怎么没写生孩子的事啊?这篇小说的主角是李清照,以女性的角度去写的,李清照生孩子这个事绝对的大事,不可能不写吧?”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他们没孩子!”


    “额,古代啊,结婚这么久没孩子,这不科学吧……我是说,如果李清照不能生,那估计得休妻啊!”


    “就不能是赵明诚不能生吗?”


    “也可能人家小两口是丁克呢……”


    “好家伙,你这真是好家伙……”


    “大概率应该是赵明诚不能生,不然的话,赵明诚就算不休妻,也会纳妾,也会有几个孩子了。”


    “不一定哟,李清照她爹,就生了她一个女儿,这个本来就不太正常,说不定是李清照遗传了她爹的情况呢。而赵明诚太爱李清照了,所以没有纳妾。”


    “遗传什么?遗传不孕不育吗?”


    “别纠结这个了,到交代的时候,复来大神一定会交代的。还是先看看这首词啊……”


    "赵明诚这人也挺有意思,收到妻子的信,妻子的词,自己闭关三天,想和妻子比一比,结果被人一眼就看出来了……"


    “那不叫一眼看出来了,而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李清照的词要比赵明诚的高明太多!”


    “赵明诚这个人其实挺好的,在古代,他能接受妻子这种才华,还为妻子的才华而骄傲,这就很难得了……不说古代,就现在,也有很多男人见不得女人比自己厉害呢!”


    “赵明诚还是挺君子的……只不过才华有点不高。”


    “人家宰相公子,和李清照情趣相投,才华能不高?只不过在写词方面,可能比不过李清照罢了。”


    “对的对的,人家赵明诚说不定是做大事的人,写词那都是娱乐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