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今天咱们爷孙先过一个团圆节
作品:《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带着这个心愿,朱允熥在军中每天勤奋训练,渴望早日立下战功。
朱小宝拍着他的肩膀称赞。
“好样的!大哥为你骄傲,之前皇爷爷提到你,也是赞不绝口呢!”
朱允熥忽然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递给朱小宝。
“大哥,这是军中兄弟送的小礼物,不贵重,大哥放在书桌前当个装饰吧。”
朱小宝笑着接过。
“好。”
看他匆忙的样子,朱小宝知道他归心似箭,笑着问。
“明天能回来过中秋吗?”
朱允熥摇头。
“下午就要走,恐怕不行。”
朱小宝点头。
“知道了。”
“大哥,那我便先回去了。”
朱允熥说完,便转身离去。
目送他的背影,朱小宝心里感叹军中生活的辛苦。
正准备去书房看交趾的奏疏,朱元璋便来了。
看他的表情,就知道还在为朱允炆的事担心。
“老二最近怎么样?”
朱元璋沉声问道。
“他在办丧事,不让人靠近,我也不好打扰,有太监帮忙,应该能处理好。”
朱小宝回答。
朱元璋叹息道。
“雏鹰总要学会飞翔。”
过了一会儿,又问。
“咱要去看看他吗?”
朱小宝劝阻。
“去了只会让他更难过,不如等他自己想开。”
朱元璋长叹一声,声音像暮鼓晨钟般沉重。
见他心情低落,朱小宝提议。
“爷爷,咱们去秦淮河畔逛逛吧?以前的邻居都很想您呢!”
朱元璋点头。
“明天宫里要宴请大臣,今日咱们爷孙先在民间过个团圆节。”
“好!”
朱小宝扶着他的手臂,一起出了门。
走在街上,朱元璋看着整洁的路面,疑惑地问。
“这也太干净了,以前的烟火气呢?”
朱小宝回答。
“孙儿让应天府整顿了集市,摊位都集中到应天大街了,方便管理,也能减少纠纷。”
朱元璋咂舌。
“咱还是喜欢以前街头巷尾都是摊位的样子,那样才热闹。”
朱小宝说道。
“规规矩矩的,才符合京城的样子,而且统一管理能避免恶霸欺负百姓,有些暗处的坏事,咱们根本看不到。”
朱元璋称赞。
“你做事,咱放心。”
说着,他忽然停下脚步,指着街角。
只见一群官吏正在拆除一个点心摊,摊前的老两口像风中的落叶,瑟瑟发抖地哀求。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语重心长地说。
“政策推行总会有漏洞,但这不是政策的错,是人性的贪婪。”
“孙儿,你也别太自责。”
朱小宝默默点头,负手走近。
“老爷们,让我们搬走吧……”
老翁颤抖着哀求,满头白发让朱小宝心酸。
一名官吏怒吼。
“法律森严,私摆摊就是死罪!这是皇长孙的命令,你敢违抗?”
说完,抬脚就要踢翻摊位。
朱小宝动作迅速,一把抓住他的衣领扔出老远,那官吏疼得大叫。
不顾其他官吏的愤怒,朱小宝温和地问老两口。
“听说应天府有免费的摊位,你们为何还要在这里卖?”
官吏怒吼。
“你是谁啊?敢管闲事?!”
朱小宝冷冷道。
“叫应天府尹白光明来。”
官吏们一开始还很嚣张,看到朱小宝腰上的和田玉佩,知道他身份不凡,立刻害怕起来,乖乖听命。
老两口惶恐不安,朱小宝轻声安慰。
“别害怕,说说怎么回事。”
那老妪擦泪说。
“官府说摊位没了,我们求告无门,只好冒险摆摊。”
朱小宝皱起眉头,没再多说。
不久,白光明赶到,见是朱小宝,吓得几乎摔倒。
朱小宝质问道。
“摊位政策刚推行,就有孤寡老人没地方谋生,你怎么执行的?”
白光明颤抖着答道。
“卑职罪该万死,实在是请托的人太多,难以分辨真假,才没照顾周全。”
朱小宝斥责。
“你该知道,政策要稳,不能急功近利,你是父母官,看到百姓困难却不说,让我背上骂名,罪不可赦!”
白光明磕头出血。
“卑职知错。”
朱小宝指着老两口道。
“马上安排摊位,要是发现有人走后门卖摊位,你就别干了。”
临走时,又回头说。
“官吏这么粗暴,怎么得民心?好好说话,比用武力强。”
说完,甩袖离开。
白光明冷汗湿透衣服,转身怒喝手下。
“赶紧给老人家道歉!”
官吏们连忙磕头,老两口不知所措。
朱小宝远远看到朱元璋担忧的眼神,感叹。
“做官太难了,一个疏忽,就关乎百姓的生计。”
朱元璋拍拍他的背。
“河水千里总有弯,政策哪能没偏差?”
“都察院不是摆设,各部门各司其职,自然能弥补,孙儿只要心怀仁慈,便不用担心。”
听了这话,朱小宝稍微放下心来,答道。
“爷爷的话,孙儿一定牢记。”
西风吹过庭院,朱府里,人丁稀少,显得格外冷清。
朱小宝亲自下厨,炒了几盘菜。
午饭摆好,酒香四溢。
朱元璋盯着酒壶,像孩子盼糖果一样期待。
“只能喝一点儿。”
朱小宝叮嘱道。
朱元璋笑着答应,抿了一口,眯起眼睛,满脸惬意。
他就着青菜和蒜瓣大口吃起了饭,胡须上沾了油渍也不在乎。
连日的烦恼,也暂时抛到了脑后。
吃完午饭,朱元璋捧着茶,半躺在摇椅上,看云卷云舒,感叹道。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都过去一年多了。”
过去一年多,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小宝,都经历了诸多世事变迁,内心和认知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洪武二十四至二十五年,是朱小宝成长路上至关重要的阶段。
这一年,他初步建立起帝王的视角,看透了大明王朝的光明与阴影,全面了解了这个新生封建帝国的各项制度,以及如何在制度框架内运用统治手段。
封建社会以礼法为核心,这一观念在朱小宝心中逐渐成型。
他放下了前世不切实际的幻想,真正融入了明代的社会规则。
他深知皇权至高无上,也明白礼法对皇权的制约。
他清楚地方势力难以掌控,许多政策难以推行,因为地方势力总会以各种手段抵制损害自身利益的政令。
他更体会到驿站改革的艰难,朝廷文官历经重重阻力才将政策落实,传统镖局因此消亡,而官营邮递业则开始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