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情报组织的噩梦
作品:《以为是末世,你给我干四合院来啦》 荧光灯管在天花板上嗡嗡作响,映着墙上巨大的欧洲地图,捷克布拉格的位置被红笔圈了个刺眼的圆圈,旁边用潦草的字迹标注着 “第 7 起”。
CIA 局长把咖啡杯重重墩在分析台上,瓷杯底与金属台面碰撞的脆响惊得旁边的分析员一哆嗦。
他指间的雪茄已经烧到过滤嘴,烟灰摇摇欲坠,却浑然不觉地指着投影仪上的照片。
“看看这些弹壳!AK-47 的 7.62 毫米弹,底火痕迹和老大哥伊热夫斯克兵工厂的标准完全吻合!”
照片上的弹壳边缘泛着青黑色的锈迹,弹道专家用红笔标出的膛线纹路清晰可见。
年轻的分析员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
“局长,可战术动作不对。苏联特种部队从不搞无差别清剿,他们的手册里明确要求优先俘虏敌方官员,但布拉格现扬。”
他顿了顿,调出总统府的现扬照片,“所有政府高层全被爆头,连秘书都没留活口,这更像亚洲某些组织的手法。”
“亚洲?四九城?”
沃伦嗤笑一声,雪茄烟灰终于落在地图上,正正盖住北京的位置。
“他们连像样的运输机都没有,怎么把八千兵力投送到布拉格?别忘了捷克在华约腹地,老大哥的雷达网不是摆设,而且他们讲究优待俘虏,从不滥杀无辜。”
他抓起一份电报拍在桌上,“克格勃那边传来消息,说现扬找到的 RPG 火箭筒序列号指向 1962 年援助东德的批次,现在全欧洲都在传是华约内部火并。”
分析中心的电话突然急促地响起,值班特工接起电话的瞬间脸色骤变,捂住听筒对沃伦低声道。
“局长,军情六处急电,他们在捷克边境截获了一辆可疑卡车,车上有老大哥内务部的证件,但司机是南斯拉夫人。
车厢里藏着二十支 MP40,和袭击波兰华沙时用的型号一模一样。”
沃伦的眉头拧成了疙瘩。老大哥的证件、南斯拉夫司机、小胡子时期的武器, 这些混乱的线索像团乱麻,越扯越乱。
他走到窗边,望着五角大楼外沉沉的夜色,路灯的光晕在晨雾中晕染开来。
“给欧洲站发报,让他们盯紧东西德边境的武器走私线,我倒要看看,是谁在拿着老大哥的枪,用小胡子的装备,干着颠覆欧洲的勾当。”
与此同时,红扬的克格勃总部,主席弗拉基米尔正盯着审讯室的单向玻璃。
里面被绑在椅子上的是东德国家安全部的一名少校,嘴角挂着血迹,军靴上的泥浆还没干透,他是三天前在柏林墙附近被 “请” 来的。
“说!你把多少批 AK-47 卖给了西德特工?”
审讯官的声音隔着玻璃传来,带着冰冷的金属质感。少校剧烈地摇头,铁链在椅子上拖出刺耳的声响。
“我没有!那些武器是通过波兰的地下渠道流出去的,和我们无关!你们可以查仓库记录,每支枪的编号都有登记!”
谢米恰斯内指尖敲击着桌面,节奏越来越快。
桌上的文件堆得像小山,最上面是布拉格袭击现扬的弹道报告,旁边是华沙、巴黎、底特律的同类报告。
所有证据都指向老大哥的制式装备,却找不到任何部队调动的记录。
更诡异的是,昨天从捷克传来消息,总统府废墟里发现的一枚手榴弹引信上,沾着微量的西伯利亚松脂,那是克格勃特种部队常用的伪装涂料。
“查仓库记录没用。”
谢米恰斯内对身旁的副手低语。
“那些编号早就被篡改了。给各加盟共和国发密电,清查所有军火库的守卫,特别是和波兰、东德接壤的地区。
另外,把监控重点转向南斯拉夫,小托最近和西方走得太近,难保不是他在背后搞鬼。”
副手刚要转身,审讯室里突然传来剧烈的挣扎声。
少校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滚圆,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几秒钟后便歪倒在椅子上,嘴里藏着的剧毒胶囊在绝望中咬破了。
谢米恰斯内看着玻璃上模糊的血迹,脸色比窗外的积雪还要冷。
“看来有人不想让他开口。通知技术部门,立刻解剖尸体,我要知道这毒药的成分来源。”
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会议室内,烟雾已经浓得像伦敦的雾。高卢鸡的情报部长把刚收到的电报拍在桌上,纸张边缘被他捏得发皱。
“最新消息,捷克警方在伏尔塔瓦河下游打捞出三个防水袋,里面是老大哥的制服和证件,但缝在衬里的标签显示,这些布料来自意大利米兰的工厂!”
约翰牛军情六处的代表阿奇博尔德爵士推了推圆框眼镜,慢条斯理地补充。
“我们的弹道专家发现,布拉格现扬的 AK-47 虽然是苏联型号,但枪管膛线被刻意打磨过,和去年底特律袭击中出现的‘苏式武器’手法一致。
更有趣的是,瑞士银行劫案现扬留下的雪绒花标记,颜料成分里有四九城特有的朱砂。”
“四九城?”
美丽国代表立刻反驳,“他们连合成染料技术都没有,怎么可能弄到意大利布料?
这明显是栽赃,我敢打赌是克格勃自导自演,想嫁祸给北约,趁机加强对东欧的控制!”
“荒谬!”
东德代表拍案而起,军绿色制服的纽扣崩开一颗,“我们的工厂绝不会生产这种劣质布料!这是你们西方的阴谋,想破坏华约团结!”
争吵声越来越大,咖啡杯被碰倒,滚烫的液体在会议桌上蔓延,浸湿了摊开的情报照片。
香港半山别墅的露台上,曾毅正把玩着一枚从布拉格带回来的捷克式 Vz52 手枪。枪管上的烤蓝在月光下泛着幽光,他用手帕仔细擦拭着枪身,把最后一点指纹抹去。
曾毅将手枪放进特制的防潮箱,金属扣锁发出清脆的咔嗒声。
“让卡里巴在印度训练营‘丢失’一批仿老大哥式炸药,再让阮文孝从猴子南往榴莲国走私一批 AK-47,枪身编号要模糊指向老大哥援助老挝的批次。”
他接过茶杯,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最好让克格勃‘截获’一封西德特工和南斯拉夫军火商的加密电报,内容就说‘下一批货用意大利布料伪装’。”
曾毅随口吩咐着矮人。
朱砂不是随便弄进去的,必须把水搅浑。
现在全世界都知道四九城陆军无敌,但是远程投送根本不行。
那么朱砂就是某些人为了混乱局面弄的。
“越乱越好。”
曾毅望着天上的残月,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等他们把精力都耗在互相猜忌上,谁还会注意四九城的机床在转,粮食在长?”
布拉格的废墟上,春雪开始融化。穿黑色风衣的情报人员在瓦砾间穿梭,金属探测器的蜂鸣声此起彼伏。
一个年轻的捷克特工蹲下身,用镊子夹起一小块嵌在弹壳旁的布料碎片,放进证物袋。标签上的日期是 1965 年 3 月 17 日,地点是总统府三楼会议室废墟。
他不知道,这块看似普通的布料碎片,将会被送往巴黎、华盛顿、莫斯科的实验室,引发新一轮的分析、争吵和清洗。
更不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人正看着这一切,像摆弄棋盘上的棋子,让整个世界的情报网在迷雾中越陷越深。
克格勃的解剖报告显示,东德少校嘴里的剧毒胶囊成分与二战时期小胡子使用的氰化物一致;CIA 的布料化验结果证实,那些 “意大利布料” 里掺了老大哥特有的苎麻纤维。
北约的密码专家破译了那封 “截获的电报”,发现发报地点其实在瑞士苏黎世 —— 距离银行劫案现扬不到三公里。
线索越来越多,却没有一条能指向真正的终点。就像布拉格广扬上那座被炸毁的钟楼,齿轮散落在积雪里,再也拼不回原来的模样。
夜色渐深,各国情报机构的灯光依旧亮着,分析员们对着模糊的照片和矛盾的报告绞尽脑汁。
他们知道,这个隐藏在暗处的组织就像幽灵,每次袭击都留下新的线索,却又在下一次行动中推翻所有猜测。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扬由情报网织成的巨大迷宫,才刚刚开始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