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伤害村里的百姓!
作品:《四合院:大哥何雨柱,从高考逆袭》 何雨桥在心里悄悄叹了口气。
他太清楚了,对一名士兵来说,失去朝夕相处多年的战友,这样的打击有多沉重。
何正心里的创伤,绝非三言两语就能抚平。
何雨桥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缓缓说道:“很多时候,事情既然已经成了定局,
咱们还是得往前看,别总被过去困住,要学会和过去的自己和解。”
显然,这番简单的安慰没能解开何正的心结。
他依旧皱着眉,蹲在岸边用小树枝在地上反复涂画,神色沉重。
“咱们先回去吧,一直在这儿耗着,也解不开那些没答案的问题。”
何雨桥继续说道,“时间是治愈伤痛的良药,以后你会明白,很多事本就没道理可讲。
我们和犯罪分子对抗,冲突一旦发生,牺牲或许就会随之而来。
没有人生来就该死去,也没有人生来就该活着。
那些活下来的人,得带着逝去之人的意志继续走下去,这才是牺牲真正的意义。”
听了这些话,何正心里稍稍松快了些。
他知道何雨桥是真心想帮自己,只是暂时还没找到最合适的办法。
经过一番认真思索,何正愿意跟着这位长官一起努力,解开自己心里的那个疙瘩。
他从地上站起身,把手里的木棍扔进池塘,拍了拍裤子上沾着的泥土,
然后跟着何雨桥一起,朝着队伍驻扎的方向走去。
回去的路上,两人聊起了何正过去的经历。
此刻的何正,已经能以平静的心态,讲述当年发生的那些事。
在何雨桥看来,这样的转变格外难得,无疑是个积极的信号。
他并不急着让何正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开心里的结,
只要何正愿意不断努力调整自己,那么离开队伍这件事,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两人刚回到队里,就看见宁伟在大门口焦急地来回踱步,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何雨桥主动开口问道。
“师父,队里刚接到一项任务,要求咱们派一支小队,
配合当地队伍去营救一名被困的妇女。” 宁伟连忙回答。
何雨桥听了这话,不由得愣了一下 ——
他没料到任务会来得这么突然,自己不过是去后山的池塘待了一会儿,上级的命令就已经下来了。
他跟何正道了别,转身去找何志军,打算和对方一起商量这次任务的具体安排。
对于这次任务,何雨桥心里有个想法:正好可以让何正加入宁伟带领的小队,
借着这个机会培养他的团队合作意识。
说不定,通过这次实战任务,还能帮何正打开心结,让他更快地走出过去的阴影。
“这次任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跟我详细说说。” 何雨桥找到何志军后问道。
“你可算回来了!出去的时候怎么连对讲机都没带,找你都找不到!”
何志军带着几分抱怨说道。
抱怨过后,他把上级下达的命令内容详细告诉了何雨桥。
原来,在离队伍驻扎地不远的一个村子里,发生了一起囚禁妇女的事件。
他们这次的任务,就是配合当地士兵,成功把那名被囚禁的妇女解救出来。
何雨桥心里暗暗琢磨:在这样偏僻落后的地方,突然发生暴力冲突是很有可能的。
而且,离事发地较近的其他队伍暂时赶不过来,所以才会向他们发出求助。
他仔细考虑了一会儿,把自己心里初步选定的几个人选告诉了何志军。
按照计划,他们吃过早饭后就得出发,前往指定地点和当地士兵会合。
这次任务依旧由宁伟担任带队人,一起前往的还有韩文涛等人。
何正则走在队伍的最后面,背着背包,脸上没什么表情,看起来有些冷漠。
上车前,何雨桥特意把宁伟叫到一边,
叮嘱他在任务过程中多留意何正的情况,千万不能让何正单独行动。
同时,他还把前一晚发现的关于何正的一些情况,简单跟宁伟提了提。
“师父,这次您不和我们一起行动吗?” 宁伟有些疑惑地问。
“我当然会去,不过我得和当地负责这次任务的人待在一起,没法时时刻刻跟着你们。
所以,你在现场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
记住,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伤害村里的百姓!” 何雨桥严肃地强调。
“您放心,这些要求我都明白,心里也有数,肯定不会出问题。” 宁伟郑重地答应道。
这支小队赶到事发村子时,已经快到中午 11 点了。
当地负责这次营救任务的负责人,正和手下的士兵围在一起讨论作战计划。
看到何雨桥等人来了,负责人立刻快步走上前,
紧紧握住何雨桥的手,不住地感谢他们赶来支援。
“先跟我们说说当地的具体情况吧。” 何雨桥开门见山,直接切入正题。
大家坐下后,负责人开始详细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
时间要回溯到五年前:一名女子被人诱骗到这座村庄。
起初,对方说要让她在村里务工谋生,可村里某户人家见她容貌出众,便起了歹心 ——
不仅强行将她禁锢,禁止她踏出村庄半步,还彻底断绝了她返回故乡的可能。
此前,负责人也曾多次组织士兵开展营救行动,
无奈每次都遭到村民阻拦,营救工作始终没能取得进展。
如今,被囚禁女子的处境越来越危急,情况已不容拖延。
也正因为这样,负责人才急切地希望何雨桥能带领队伍前来协助,将女子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负责人进一步补充:“村里的村民对外来者有着极强的排斥心理,只要瞥见我们这些士兵,
就会像受惊的飞鸟般立刻警觉,飞快地把那名女子转移到更隐秘的地方藏起来。
所以,我们得先想办法悄悄潜入村子,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营救方案。
我们这边的士兵已经被村民彻底认熟,
没办法再开展隐蔽行动,这才向上级申请调派你们这些‘新面孔’过来。”
何雨桥听完这番话,缓缓点头,示意自己已充分理解当前的困境与任务要求。
可难题随即出现:他们一行共有六名成年男性,
要是一起进村,目标实在太显眼,很容易引起村民的注意和猜忌。
何雨桥沉思片刻,最终定下方案:由自己带领宁伟、何正两人进村探查情况,
其余人则留在原地,和负责人一起等候 ——
一方面随时做好支援准备,另一方面等待进村三人发出的行动信号。
天色变黑前,何雨桥开始为进村做准备。
他脱下军装,换上当地村民日常穿的衣服,
又用泥土把脸抹得黑乎乎的,尽可能让自己的外形贴近村民。
负责人看着何雨桥的装扮,还是觉得他身上的气质和村里人不太一样,
于是提醒他:“走路时尽量弯腰驼背,
模仿成从邻村过来走街串巷卖小日用品的货郎,这样更不容易露馅。”
宁伟和何正则装扮成何雨桥的帮手,跟着他一起行动。
一切准备就绪后,何雨桥挑起提前备好的货担,第一个迈步走进了村庄。
他沿着村里的街道慢慢走,一边走一边大声吆喝着叫卖,盼着能有村民主动过来搭话 ——
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环境,避免引起怀疑。
“收破烂啦!家里有破烂的,都拿出来卖啦!”
何雨桥的吆喝声在村庄的街道上不断回荡。
没一会儿,就有村民围了过来。
其中一人问道:“你这儿收破烂,是按什么标准算钱的啊?”
何雨桥赶紧回应:“要是您有破烂要卖,我用一盒火柴再加一盒雪花膏跟您换,您看这样成不?”
还有村民问:“你这儿有没有小孩吃的糖?能不能用小麦跟你换?”
一时间,围过来的村民越来越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问着各种问题,现场氛围渐渐热闹起来。
村民们交流用的都是当地方言,何雨桥只能勉强听懂大概意思,没法准确捕捉每句话的具体内容。
何正和宁伟也没闲着,他们在一旁忙着回应村民的各种询问,配合何雨桥稳住局面。
期间,有位中年男子对他们起了疑心,接连问了几个试探性的问题。
何雨桥听到这些问题,心里顿时一紧,但脸上丝毫没露出慌乱,依旧保持着镇定的模样。
他弯下腰,从货担里拿出几盒火柴,分给旁边围观的村民,接着解释道:
“我以前家里条件还不错,可没想到后来家乡遭了特大水灾,
家里的东西全被洪水冲走了,最后啥也没剩下。
实在没办法,我只能靠做点小买卖勉强糊口。
我这两个兄弟身体也不好,干不了重活,
只能跟着我一起走街串巷卖些东西,混口饭吃。”
中年男子上下打量着何雨桥,见他面色发黄,走路时还一直弯着腰、驼着背,
看起来确实不像是在城里过着安稳日子的人,心里的怀疑便消了几分。
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又追问何雨桥老家具体在哪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