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会试题目01

作品:《咸鱼十福晋懂得有点多

    弘暟跟点点玩熟了后,一顿饭下来,没少跟点点说胤禵府里的事情,说的最多的就是他现在与大坏蛋打架,胤禵会帮着他了。


    九福晋侧头看向点点:“大坏蛋是谁?”


    果果露头,扯着粉嫩嫩的小嘴道:“是弘暟哥哥的大哥,以前老欺负他们。”


    胤禟将点点按回斗篷里,柔声哄道:“点点懂得真多,不过这些事有阿玛伯伯操心,点点乖乖待在斗篷里,别凉着了。”


    果果受了同一把待遇。


    两孩子重回温暖的斗篷里。


    苏策丽道:“十四弟竟然有不宠舒舒觉罗氏的一天,怪不得我总感觉十四弟妹有些变化,原来是这么回事。”


    想当初,完颜氏没进门,弘春就出生了,胤禵以嫡长子的规格为弘春办满月宴。


    完颜氏进门第二天的大日子,胤禵既然同意舒舒觉罗氏操办宴席,让她到一众嫡福晋面前露脸。


    后面舒舒觉罗氏一直掌管着府中中馈,接连产女,可见她的受宠程度。


    如今说不宠就不宠了。


    九福晋更加诧异了:“十四弟妹竟然有将舒舒觉罗氏斗下去的一天,太不可思议了?”


    弘明弘暟皆是在苏策丽去龙城后出生的,苏策丽少见了很多胤禵宠妾灭妻的名场面。


    九福晋经历的就多了。


    他们每次过去胤禵的府里,都会看到舒舒觉罗氏在忙前忙后,搞得像她是嫡福晋一样。


    她以为完颜氏要被舒舒觉罗氏压一辈,没想到会有正过来的一天。


    苏策丽:“十四弟办了差事,接触的事情多了,总会有些成长。”


    刚开始认识胤?时,他又傻又莽又混;


    现在在自家人面前仍是傻傻的;在外人面前,已经没了以前那股傻里傻气的样子了。


    人经的事多了,知道轻重,处事方法就会跟着变。


    特别是胤禵还重重的跌了一次,成为光头阿哥,要是还跟在胤禩身后混,早晚跟他一样落得人嫌鬼弃的下场。


    翻开年,是春闱时间。


    往年会试的题大多由主考官出的,有时康熙也会插一手,今天硬是分到胤?头上。


    皇阿哥中曾经的学渣胤?苦得脸色都青了。


    胤?:“皇阿玛,会试的题不是由您或主考官出的吗?您怎么能将自己的活计丢给儿臣做?”


    康熙轻飘飘的睨了他一眼:“朕要什么事都自己做,要你们干什么?”


    胤?:“您就算要拉壮丁,也该拉合适的人吧?您明明知道儿臣不擅长这些,怎么还让儿臣出题?”


    “二哥三哥四哥哪个学习不比儿臣好,您怎么不让他们出题?”


    康熙冷哼道:“不擅长就学,你是太子,让他们出题,像什么话。让你出就出。”


    蠢儿子说过他天生就该是累死累活的牛马,说自己是天生享福的命。


    对比他天天忙最少七八个时辰,蠢儿子一天只忙两三个时辰,每天闲得在府里吃烧烤、弄锅子、堆雪人、打雪仗。


    老头子开始不平衡了。


    蠢儿子从小到大最不喜欢做这些事情,他偏让他做。


    胤?嘟嘟囔囔道:“皇阿玛,儿臣要是出的题不好,您不能叽叽歪歪,谁让您不选学习最好的人来出题,偏选儿臣来做。”


    康熙瞪了他一眼,什么叽叽歪歪,会不会说话。


    康熙:“你要是认认真真出题,朕自然不会说;你要是敢乱来,朕不但会说,还会打你。”


    胤?有一种离开了上书房,还要考试的感觉。


    不开心归不开心,事情还是要做,胤?回来便将他的智囊团喊来一起商量。


    胤?张嘴便抱怨道:“皇阿玛越来越不好伺候了,给我安排什么差事不好,偏偏我不喜欢什么,他非安排什么。”


    苏策丽催促道:“九哥好不容易弄来几只膏蟹,快些干完活吃膏蟹。”


    冬天太冷,不好弄海产,天天吃的都是些陆地上的肉食或平常的鱼肉。


    难得天喜楼送来十几只膏蟹,苏策丽早就想换换口味了。


    胤?的眼睛一息切换到亮晶晶的样子:“有膏蟹?太好了,要不我们吃完再来做事?”


    苏策丽踢了他一脚:“你以为人人都闲得发慌吗?干活。”


    在场的人除了苏策丽外,就数胤?最清闲了。


    胤禟手上有瓜州,商院这边要看看,手底下还有自己的大生意,是几人中最忙的。


    胤祥手底下管着两个州,每天还要应对两位哥哥的压榨,同样不得闲。


    宁承慢管着偌大的商院,偶尔还要替躲懒的胤?跑跑腿,忙活的时间不比胤禟少。


    总之,三人每天花在公务上的时间比胤?长多了。


    胤?只能暂时放弃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了:“那我们就开始吧,你们觉得出哪些题好?”


    胤祥首个回道:“天文地理的题要出,历史题目要出,以古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胤禟:“我们每年有单独的考证,算术方面的题可以少出一些。预防贪腐方面的问题可以多出些。”


    “如同灾情面前,该如何快速救灾。皇阿玛重视河道,可以让他们写一份关于河道治理的文章。”


    苏策丽:“可以让考生对自己家乡的官员、民生做个评价,优点缺点通通写在上面。”


    宁承慢:“去年施行了些新政策,如女子缠足、将耕种加入科举,可以让他们发表一下自己的评论,顺道将自己家乡对新政策的反应写在里面。”


    几人一个接一个的发表意见,没多久就整理出了十几个方向。


    胤?最初接到差事时,觉得出题太难,现在只觉得想考的东西太多。


    胤?:“你们的想法是多,只是每次会试一般是两三个侧重点,这么多方向,我们挑哪两三个好些?”


    除了童生考试外,其他的考试一般是由主考官选两三个重点作为考题,然后由考生写文章论证。


    苏策丽:“我们为何要只侧重两三个方向?万一很多优秀的考生刚好不擅长我们选的重点,因此没考上,不是浪费人才嘛?”


    “所以我们当尽可能的全方面选题,让考生有机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以后可以根据他们的擅长安排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