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北庭皇都

作品:《异世邪儒

    大皇子萧煜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随即拱手道:“恭喜父皇,贺喜父皇!秦将军少年英雄,实乃我大乾之福!”


    三皇子萧景琰则是脸色微变,他与秦无邪的过节颇深,此刻眼神深处藏着嫉妒与忌惮。


    七皇子萧珩年纪最小,此时表现出满脸崇拜之色。“其内心在想什么,没人知道。”


    “满朝文武皆知,七皇子虽然年幼,却是众多皇子中最能隐藏与伪装的一个。”


    左相严嵩,似乎每一次在朝堂之上都像是一副闭目养神的样子。


    在箫御天说出捷报内容后,却是猛地睁开双眼,那双看似老态龙钟的眸子里爆发出锐利的精光。


    他看着御座上的箫御天,又看了看满堂哗然的群臣,心中暗自感慨。


    “老夫原以为,已经对秦家那小子高看了几分,想不到还是低估了他啊……”


    “我那孙儿与之一比,纵有文韬武略。在这秦无邪的面前,也不过是萤火之光罢了……”


    “哎!”


    严嵩在内心为他那孙儿叹了口气。


    同时内心想着以后得安排他们见见面,省的自己那孙儿心高气傲,不将他人放在眼里。


    “众卿家,”


    箫御天抬手压下朝堂上的喧嚣,脸上带着威严十足的笑容。


    “秦将军力挽狂澜,收复雁门关,此乃不世之功。传朕旨意,令兵部即刻核对战功,拟定封赏方案,呈朕御览!”


    “臣遵旨!”兵部尚书章宗平高声应道。


    “退朝!”


    随着箫御天的话音落下,大殿内顿时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响起。


    就在群臣朝着殿外走去之时,赵公公拦下了左相严嵩、兵部尚书章宗平以及国子监祭酒等几位重臣。


    “几位大人,陛下有请!”


    御书房内,箫御天见到他们到来直接免了觐见帝王的礼仪。


    “雁门关收复是喜事,但捷报中提及的红夷大炮,此事需从长计议。”


    箫御天的声音瞬间低沉了下来,“此物威力巨大,绝不能外传,更不能让北庭和大商知晓详情。”


    “严相,章尚书,你们二人牵头,务必将此事办妥,严格保密。”


    “臣等遵旨!”


    而在皇宫的朱雀门之外,大皇子萧煜、三皇子萧景琰、七皇子萧珩在宣布退朝后几乎是在同时离开了皇宫。


    各自带着侍卫,快马加鞭地朝着京都城外的新兵训练营赶去。


    他们心中都清楚,秦无邪如今已是地玄境强者,大乾皇朝的天玄境屈指可数,地玄境也是凤毛麟角。


    这样的人物,早已不是他们当初能轻易忽视的了。“他们此刻的想法就是要拉拢,付出任何代价都可以。”


    秦无邪远在北境,他们无法立刻示好,但秦老爷子还在京都,负责训练新兵!此刻不去拜访,更待何时?


    三路人马在京都城外的岔路口相遇,彼此看到对方的旗帜和方向,皆是一愣。


    随后面面相觑,眼中都闪过一丝了然。无需多言,他们都明白了对方的来意。


    一扬围绕着新晋武道地玄强者、收复雁门关的秦无邪的拉拢与算计,正在大乾京都悄然上演。


    与此同时,北庭皇都!


    紫宸殿深处的闭关密室石门轰然洞开,一股磅礴的儒道才气尚未完全收敛,便被骤然爆发的怒火冲得紊乱不堪。


    北庭皇主耶律洪基阔步走出,墨色皇袍上金线绣就的狼图腾在烛火下扭曲,宛如活物般狰狞。


    他面容冷峻,墨髯修剪得一丝不苟,唯有眼角还有未及褪去的赤红血丝,泄露了他闭关时的焦灼。


    周身散逸的儒道六品进士气息本应沉稳如山,此刻却如煮沸的滚水,带着焚山煮海的怒意。


    “耶律慕辰……被人割去了头颅?”


    耶律洪基的声音低沉如雷,指尖捏碎了侍女递来的参茶,玉杯碎片扎入手心,鲜血渗出却浑然不觉。


    “他潜心闭关一月有余,正以一首《天狼啸北》冲击儒道进士七品,天地才气已然汇聚,只待最后一句点睛便能功成。”


    却因心绪忽然间不宁,最后一句“血染黄沙覆旧关”刚出口,便觉才气逆行,突破功亏一篑。


    此刻的他额角青筋暴起,看向跪地传信的内侍,眼神能将人凌迟。


    “废物!全是废物!”


    耶律洪基猛地一脚踹翻丹炉,青黑色的炉鼎砸在石壁上,溅起火星。


    “孤闭关前如何交代?让耶律慕辰坐镇雁门关,十万狼骑,固若金汤!如何就死了?”


    他袍袖上下翻飞,儒道才气化作狼首虚影咆哮,殿内烛火瞬间暗淡,寒气刺骨。


    “陛下息怒……”


    内侍抖如筛糠,“耶律元帅兵败后,已经被辅国太子下旨押解回皇都,在回来的途中遇袭,而押解的使臣士卒则是无一活口。”


    “兵败?”耶律洪基瞳孔骤缩,“为什么会兵败,孤这闭关期间发生了什么?”


    随即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体内翻腾的气血,沉声道:“传旨,立刻召集群臣,孤要知道详情!”


    一个时辰后,紫合殿内灯火通明。


    北庭皇主高坐龙椅,墨袍上的狼图腾在怒火中仿佛随时会扑出。下方群臣战战兢兢,不敢直视他眼中的暴戾。


    “说!”耶律洪基猛地一拍龙椅扶手,玉石雕刻的狼头瞬间崩裂,“雁门关如何失守?忽必烈又是怎么战死的。”


    “耶律洪基此时已经知道了在耶律慕辰进攻怀远三镇兵败后,由忽必烈接手了雁门关的防守。”


    “陛下!”


    一名中年武将躬身出列,甲胄在身,脸上满是痛苦与悲愤。


    “大乾的镇北军不知道从何处弄来了十几门妖器,声如惊雷,石破天惊。”


    雁门关城墙在其轰击下如同纸糊……忽必烈元帅力战,却被秦无邪以诡异杀势重创,战死……在了雁门关。


    “妖器?”


    耶律洪基的眼中寒光闪烁,“孤不管什么妖器!十万大军,数十位武道、儒道高手,如何就守不住一个雁门关?!”


    “陛下!”


    另一位文臣脸色惨白,“塔哒木将军、拓跋山岳供奉……也在怀远三镇之战中陨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