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出剑碑林

作品:《异世邪儒

    而秦无邪,不仅突破了,还是在重伤未愈、三道失衡被封印的状态下,在短短大半个月内完成的,这简直颠覆了她对境界的认知。


    震惊过后,是欣慰与激动。她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仿佛看到了独孤家剑道传承、在秦无邪身上绽放出的璀璨光芒。


    她知道,眼前这个外孙的身上必然藏有惊天的秘密。否则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匪夷所思的修炼速度,还能打破天地禁锢、突破归墟。


    但这一刻,她强压下了所有想要询问的念头。这个秘密属于他,越少人就知道对秦无邪越好。


    “好!好!好!”


    老太君连说三个好字,声音中带着明显的哽咽,“我独孤家,后继有人。霜儿若是知道了,也定当欣慰。”


    老太君连说三个好字,声音中带着明显的哽咽,“我独孤家,后继有人。霜儿若是知道了,也定当欣慰。”


    秦无邪收敛周身那足以令天地色变的磅礴气息,归墟剑意内敛,只余下眼底深处一点难以磨灭的银芒。他对着老太君深深一揖,白发垂落肩头,声音带着由衷的敬意与感激。


    “外祖母,无邪此番能破开桎梏,踏入剑道归墟之境,全赖您指点迷津,指明前路。”


    更离不开这葬剑渊中,数百位独孤家先贤以毕生剑意凝聚的剑碑林,以及这片浩瀚剑道池的无私滋养。


    剑冢底蕴之深厚,实乃天下剑修梦寐以求的无上圣地,若无此地千年积淀,无邪断无今日之悟。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光芒渐次平复、却依旧散发着古老威严的巨大剑碑,眼中充斥着对先贤的敬仰。


    这里的每一座剑碑,都是一位剑道巨擘的遗泽,是独孤家傲立皇朝、成为天下剑修圣地的根本。


    老太君眼中泪光未干,却已化作欣慰的笑意。她轻轻拍了拍秦无邪的手臂,“这是你自己的造化机缘,老身不过是个引路人。”


    走吧,此地不宜久留,随我出去。


    祖孙二人相继转身,离开这剑意尚未完全平息的盆地,沿着来时的路向外走去。


    当他们走出葬剑渊入口那无形的屏障,重新出现在剑冢主峰区域时,眼前的景象却让秦无邪微微一怔。


    只见山道两旁、屋舍檐下、乃至远处的演武场上,几乎所有剑冢弟子、执事、长老,皆已放下手中之事,目光灼灼地汇聚而来。


    他们或立于风雪之中,或凭栏远眺,或藏身廊柱之后,无一人喧哗。但那一双双眼睛里的情绪却复杂而浓烈,有震撼、有敬畏,有难以置信,更有难以掩饰的狂热与向往。


    “他…就是秦无邪?”


    “那股气息…刚才那令万剑齐鸣的剑道归墟境气息,果然是他!”


    “天啊…他才多大?而且…那一头白发…”


    “那就是传说中的镇北大将军?比想象中更年轻,也更…沧桑。”


    “老太君亲自引他入葬剑渊…难怪…”


    窃窃私语如同风中的雪沫,虽低微却无处不在。许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在剑冢内早已声名鹊起、却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外孙。


    他们看着秦无邪与老太君并肩而行,看着他那一身寻常的黑色劲装、却掩盖不住通体透出的渊渟之气。


    看着他垂落肩头的如雪银发在寒风中微微飘动,那银发是如此刺眼,似乎是在无声地诉说着、他所经历过难以想象的磨难与付出。


    老太君自然也察觉到了这些目光,她脚步未停,只是侧首看向秦无邪。


    “你如今剑道有成,踏入归墟,这在当今之世已是凤毛麟角。剑冢弟子们心向往之,也在情理之中。”


    若是有闲暇,不妨寻个时机,在这剑碑林前,或是演武场上,为他们演示讲解一番剑道归途,不拘形式,只讲感悟。


    能领悟多少,能看清多少未来的路,就看他们各自的造化了。这对他们,对我剑冢传承,都是莫大的机缘。


    秦无邪毫不犹豫地点头应下,声音清朗而郑重。“外祖母放心!剑冢待我恩重如山,诸先贤剑意助我破境,此恩无邪铭记于心。”


    待手头诸事稍定,北境风波平息,无邪定当重返剑冢,于剑碑林前,倾尽所能,将自身对剑道归途的理解感悟,反哺于剑冢后辈弟子,以报此恩。


    他的话音尚未落下,一个小小的身影奋力挤出人群,如同一只灵巧的青雀,飞快地朝着秦无邪奔来。


    “大哥哥!”


    独孤沐雪清脆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和欣喜。她跑到秦无邪身边,仰着小脸,大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又忍不住伸手想去碰碰他垂下的白发,小脸上写满了心疼和好奇。


    老太君看着这一幕,眼中的暖意更甚,她对着秦无邪欣慰地点点头。


    随即对独孤沐雪温声道,“雪儿,你大哥哥还有要事在身,不可任性打扰。还不快回剑堂去,功课不可懈怠。”


    她又环视四周,声音虽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剑冢门人耳中。“都散去吧,勤加修炼,自有得见真章之日。”


    众人虽心有不舍,但老太君发话,却是无人敢违逆。纷纷躬身行礼,带着满心的震撼与期待,悄然散去。


    老太君带着秦无邪回到上山时的那座古朴客堂。堂内炭火正旺,驱散了山巅的寒意。


    两人刚踏入堂中,还未落座,门外的走廊上便传来沉稳的脚步声。


    人屠那有些佝偻的身影当先而入,紧随其后的,是一身素白长衫的叶孤寒。


    此时叶孤寒,与初到剑冢时判若两人。虽然面容依旧冷峻,但眉宇间那因剑心碎裂和寒毒侵体、带来的灰败与死气已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内敛的锋芒,如同淬火重铸的宝剑,虽未出鞘,却隐含着令人心悸的锐利。


    他周身气息圆融,显然剑心已被老太君不知道动用了什么手段修复。体内寒毒尽除,修为更是因祸得福,精进不少。


    然而,秦无邪剑道归墟境何等敏锐,他一眼便看出,叶孤寒的气息虽强盛,却卡在了一个微妙的临界点上,距离那真正突破、剑道化域之境,似乎隔着一层坚不可摧的无形壁垒。


    那是境界瓶颈压制,非外力可轻易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