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崔氏死了

作品:《吾命为凰

    宋云生未来得及躲开,面颊上沾染上她的唾液,气的他几欲将崔氏给杀了。


    “贱人,你敢这么对我?”


    他抬手,一把掐住她纤细的脖子。


    空气瞬间被夺,崔氏抬手试图掰开他的手,可他的力道实在过大,令她无从反抗。


    “放......放开我......咳咳......”


    面颊又白转红,又由红转紫。


    一步步看着崔氏在自己眼前失去反抗,宋云生瞪大双眼,满是怒意。


    “崔氏,我原本不想亲自动手的,可你实在太过分,让我不得不亲手解决了你。”


    对他毫无用处,甚至招惹他厌恶的女人,不招惹事端还好,一旦惹事便再无退路,只有死路一条。


    “放.....,放开.......”


    崔氏唇瓣发紫,在她以为自己就要死掉之时,宋云生忽然松开了她。


    身子软绵绵的掉落在地上,犹如一只破布娃娃一般。


    “崔氏,此事你认下也就认下,若是胆敢在这里胡言乱语,我决不轻饶!”


    丢下这句话,他起身甩袖离去。


    宋云生真这话是何意?


    是要她将错就错认下此事是吗?


    三日之后,牢房里传来崔氏的司训,听闻昨夜大理寺牢房突发大火,烧死了几名凡人,李嬷嬷与崔氏就是其中两人。


    人间阁里,听着琉璃的汇报声,宋九思手下动作未停。


    “此事,你觉得是巧合吗?”


    宋九思头也不抬的问琉璃。


    崔氏的死有些出乎意料,宋锦城也狠心得过了头。崔氏好歹是她的小娘,她惨死大牢中,却不曾去看一眼。


    “奴婢觉得不好说,宋锦城如此狠心,这几日不曾去大牢看过崔氏,倒是相爷去过两回,似乎每一回都不欢而散你。”


    “哦?父亲竟还去过大牢?”


    这几日宋九思一门心思都在配药一事上,不怎么关注外头之事。


    “是的王妃。”琉璃点头,猜测着问:“会不会是相爷动的手?”


    “倒是不无可能。”宋九思终于停下手中的动作,认真思考起来,青色的长袖挽得高高的,露出一截银白如玉的皓腕来。


    “父亲一向重利,诬陷亲王妃可不是什么小罪名,若我当真计较起来,不光是崔氏遭殃,整个宋氏都得为此付出代价,即便我是宋家的女儿。”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如今宋九思亲王妃身份不可忽视。


    想通了这一点,宋九思叹了口气,“父亲也当真是个狠心之人啊,对一个陪伴他二十余年的说下手便下手。”


    后来想想也是,对母亲他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崔氏一个妾室了。


    “王妃,张万福夫妇来了。”翠云进来禀报道。


    宋九思曾答应过张万福,此间事了,待他们将阿雅丧事办完,她可试着帮忙治腿。


    原本张万福是不敢应下的,是宋九思说看过再说,他才心惊肉跳答应下俩。


    “把人带到这里来。”


    张万福夫妇二人身着素衣,几日下来头上银丝增了许多,面上的褶皱也多了不少。


    “草民见过王妃。”


    “坐。”


    宋九思点头,让他坐在椅子上,“琉璃,挽裤腿。”


    “是,王妃。”


    “王妃。”张万福下意识要将腿缩回去。


    “今日,你便当我是寻常大夫来看。”


    毕竟身份摆在那,堂堂一个王妃要给他一个卑贱之人看腿,张万福一辈子都不敢这么想。


    张柳氏氏信任宋九思的,他扯了扯自家男人的衣袖,小声道:“王妃既已说了,你一个大男人也不必扭扭捏捏的。”


    看过他的伤腿,宋九思给出了准确的答复。


    “我可以治。”


    简单四个字,却是张万福一辈子的希望。


    夫妻二人险些当面给宋九思磕起头来,感动万份,“多谢王妃。”


    “不必客气,我今日实则还有事要问。”


    让人端来茶盏,宋九思并未在意他们卑微的身份,而是以礼相待。


    “这些年来,你们家能收到的抚恤银两应当不少才对,怎会过的如此拮据?”


    这其实才是她的目的。


    提起此事,张万福面色难看至极。


    “王妃,原本我作为伤员退下战场加上我三个儿子都战死沙场,每个月能领到的抚恤银能有一两银子,可到我手里之后,却只剩下两袋大米。”


    他家本就清贫,这才将三个儿子送上战场,热血汉子报效国家本也是应该,可他们接连三次白发人送黑发人......


    张万福没有明说,宋九思也能听出来,这些银子全都落入那些官员裤袋里。


    抚恤银原本也不多,一级一级扣下来,-每个月还有两袋大米可领,比起其他人已经算很好的了。


    "今日王妃问,那我也就大胆说了,我认识的极为士兵家眷,甚至连两袋大米都领不到,家里唯一的顶梁柱死了,剩下老弱妇孺,为了活命养活一大家子人,不得不卖女儿的比比皆是。"


    这一日,宋九思都在沉思中度过,她在思索着此事若是被爆出来,容安帝会不会为了稳住朝堂,暗中解决此事?


    “王爷,此事若是不早些上报朝廷,这些士兵家眷就要多受一日的苦。”


    翌日,朝堂之上,大臣们一个个心神不宁。


    今日,注定是不太平的一日。


    “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随着公公尖细的嗓音落下,朝臣们开始准备上奏。


    “皇上,臣近日来查明了一些事,请皇上过目。”


    大家目光纷纷落在站在最前方,一身暗红色官袍,挺拔身姿的五王爷穆烨清。


    平日里朝堂之上,穆烨清极少主动上奏,今日这是出了什么大事?


    接过公公递来的奏折,荣安帝大致扫过,面上缓和的神色一点点僵硬,再为愤怒。


    “岂有此理!真是反了天了!”


    荣安帝将手中的奏折丢给公公,目光如炬的盯着地下每一个大臣,声音沉如湖水,“各位可知道这奏折上写了什么?”


    就在大家都以为荣安帝的怒火是冲着穆烨清之时,又听他开了口,“朕真是没想到,朝堂竟养了你们这群贪心不足蛇吞象的家伙,连将士们的抚恤银也敢贪污,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