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魏起薨了?!
作品:《方进中举》 方进有些急切地问道。
“不急。”
魏起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现在还不是与他们联系的时候。我们对他们的真实意图和底细,尚不完全清楚。贸然接触,反而可能打草惊蛇,甚至……引火烧身。”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当务之急,是先彻底肃清城内的奸细,稳固府城的防御。同时,也要设法查明,那支在江口镇被击退的郑家船队,究竟是郑家哪一股的势力?他们与倭寇勾结,又图谋何在?”
“只有将这些都弄清楚了,我们才能在接下来的博弈中,占据主动。”
方进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魏起的分析,老成谋国,远比他之前的一些想法要周全和稳妥。
“魏大人,”方进沉吟片刻,开口道,“既然您已苏醒,这松江府的军政大权,理应由您重新执掌。下官……”
“不必了。”魏起打断了他的话,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子明,你做得很好。本府这条‘残躯’,还需要再‘静养’几日。松江府的担子,暂时……还是由你来挑着吧。”
方进闻言,心中一动,立刻明白了魏起的用意。
魏起这是要继续“装病”,将自己推到台前,吸引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的注意力,而他自己,则可以退居幕后,暗中观察,伺机而动!
这既是对自己的信任,也是一种……保护?
“大人……”方进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无需多言。”魏起摆了摆手,“本府相信你的能力。放手去做吧。记住,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本府……都会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徐师爷那里,本府已经交代过了。他会全力配合你的行动。府衙之内,若有不听号令者,你可……便宜行事。”
这最后四个字,已然是给了方进生杀予夺的大权!
方进心中再无犹豫,对着魏起深深一揖:“请魏大人放心!下官定不辱使命!”
从魏起的密室出来,方进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虽然松江府的局势依旧凶险,但有了魏起这个强大的盟友在暗中支持,他心中的底气也足了许多。
他立刻回到通判衙门,召集了方安、方平、柳毅、孙敬等人,将最新的情况和自己的判断,向他们做了简要的通报(隐去了魏起苦肉计和京中奇兵的细节)。
“诸位,”方进沉声道,“虽然我们暂时击退了倭寇的进攻,并抓获了一批私枭奸细,但松江府的危机,远未解除!那支逃窜的郑家船队,依旧下落不明;西城门外的不明武装,也依旧是个巨大的隐患。更重要的是,那些隐藏在幕后,操纵着这一切的黑手,还未真正浮出水面!”
“所以,我们绝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方进目光如电,扫过众人,“从即刻起,全城戒严等级不变!清剿内奸的行动,要继续深入!务必将所有潜伏的毒瘤,都给本官一一拔除!”
“柳毅!”
“属下在!”
“你立刻带领人手,对那些被捕的私枭头目进行重点审讯!务必从他们口中,撬出关于郑家船队和那个所谓‘将军’的更多线索!本官要确切地知道,他们究竟是谁?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是,大人!”
“孙书吏!”
“属下在!”
“你负责整理所有查获的账簿、信件等证物!从中找出那些与私枭集团有染的官员和士绅的名单!本官要看看,究竟有多少人,参与了这扬叛国通倭的勾当!”
“是,大人!”
“方安,方平!”
“属下在!”
“你们二人,继续负责城内外的警戒与巡逻!西城门方向,要严密监视,但切莫主动挑衅!若有任何异动,立刻回报!内河码头一带,也要加强防范,严防敌人去而复返!”
“是,老爷!”
安排完这些,方进又下令,将江口镇大捷的消息,以及官府严厉打击奸细、保境安民的决心,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遍全城。他要用胜利来鼓舞民心,用铁腕来震慑宵小!
一时间,松江府城内,虽然依旧暗流涌动,危机四伏,但在方进的强力掌控之下,各项事务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而方进自己,则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对案情的分析和对敌情的研判之中。
他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绝不会甘心失败。
他们一定在酝酿着更疯狂的反扑。
他必须要在敌人再次发动攻击之前,尽可能地掌握主动,并找到那个能够一击致命的……破局点!
夜色再次降临,松江府的灯火,比往常更加稀疏,也更加摇曳。
一扬更大的风暴,似乎正在这黎明前的黑暗中,积蓄着力量。
而方进,这位年轻的状元通判,正站在风暴的中心,目光坚定,等待着那决定命运的一刻的到来。
他知道,这一战,他只能赢,不能输!
因为他输不起,松江府也输不起!
在方进的铁腕指挥和周密部署之下,松江府城内的清剿行动和备战工作,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虽然城外的威胁尚未完全解除,但城内的局势,总算是暂时稳定了下来。
柳毅不负所托,带领着一班精干书吏,对那些被捕的私枭头目进行了连番的严酷审讯。
这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家伙,在见识了官府的雷霆手段和如山的铁证之后,心理防线早已崩溃。
为了活命,他们争先恐后地招供着自己所知道的一切。
很快,大量的线索便汇集到了方进的案头。
“大人!”柳毅拿着一叠刚刚整理出来的供状,神色凝重地向方进禀报道,“根据多名私枭头目的交叉指认,那支在江口镇被我们击退的神秘船队,其头领……很可能就是郑家二公子,郑森!”
“郑森?”方进闻言,眼神一凝。
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
郑家家主郑芝龙有数子,其中以长子郑成功和次子郑森最为出名。
郑成功多在沿海活动,行事相对稳健。
而这郑森,则以骁勇善战、心狠手辣著称,是郑家海上武装力量中一员不可小觑的悍将。
“他们还招供,此次郑森带领船队前来松江府,并非是单纯的劫掠,而是……与倭寇头目黑田七郎达成了秘密协议,意图里应外合,一举攻占松江府!”
柳毅继续说道,声音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
“攻占松江府?”
方进冷笑一声,“好大的胃口!这郑家,难道想在江南另立山头不成?”
“据那些私枭交代,郑森与黑田七郎约定,事成之后,松江府的府库财物,双方平分。而松江府的市舶贸易和海关控制权,则归郑家所有。倭寇则可以松江府为据点,进一步向内陆渗透……”柳毅越说,脸色越是难看。
方进听了,心中也是怒火中烧。
这郑家,当真是利欲熏心,狼子野心!
为了区区利益,竟敢勾结倭寇,引狼入室,图谋不轨!
此等行径,与叛国何异?
“那个所谓的‘将军的船队’和‘三日之约’呢?”方进追问道。
“据审讯,那‘将军的船队’,指的便是黑田七郎的倭寇主力。而‘三日之约’,则是他们约定在三日之内,由城内奸细配合,打开松江府的某处城门,迎接倭寇主力入城。望江楼的密会,便是为了商议具体的行动细节和献城之后的利益分配。”柳毅答道。
方进点了点头,一切都与他之前的推测相符。
望江楼一役,虽然端掉了私枭集团在城内的主要头目,但显然,他们的计划并未因此而完全破产。
倭寇主力依旧在外海集结,郑家的船队虽然受挫,但其核心力量并未受到致命打击。
“那些被捕的私枭头目,可曾招供城内还有哪些同党?以及他们与倭寇和郑家联络的具体方式?”方进继续问道。
柳毅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大人,这些私枭头目虽然招供了不少罪行,但在这些核心问题上,却都守口如瓶,或是声称自己只是奉命行事,并不知晓更多内情。属下怀疑,他们背后,必然还有更高层级的幕后主使在遥控指挥。而这些主使,隐藏得极深,轻易不会暴露。”
方进闻言,眉头再次紧锁。
他知道,柳毅所言不虚。
这些私枭头目,不过是些被人推到台前的棋子,真正可怕的,是那些隐藏在幕后,操纵着这一切的黑手。
不将这些黑手彻底挖出来,松江府的危机便不算真正解除。
“孙书吏那边,可有进展?”方进又将目光投向了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孙敬。
孙敬上前一步,躬身道:“回禀大人,属下已组织人手,对查抄回来的所有账簿、信件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比对。发现……发现其中有多笔巨额的、来历不明的资金,都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最终流向了……流向了府衙户房书吏张文远,以及……以及前任松江水师参将李明德的家中!”
“张文远?李明德?”方进眼神一凛。
这张文远,不过是户房一个不起眼的书吏,平日里谨小慎微,毫不起眼,竟会与如此巨额的黑金有所牵连?
而那李明德,他记得此人因贪腐渎职,早已被魏起下令革职查办,如今正在狱中待审,怎么还会与这些私枭有所瓜葛?
“此事可确实?”方进沉声问道。
“千真万确!”孙敬肯定地说道,“那些账目虽然做得极为隐晦,但经过反复核对,其资金流向都清晰地指向了此二人。而且,属下还在李明德被查抄的家产清单中,发现了一些与倭寇常用的物品和信物颇为相似的东西!只是当时并未引起重视。”
方进听了,心中豁然开朗!
他终于明白,为何那支神秘的郑家船队,能够如此轻易地绕过吴淞口的防御,熟悉内河水道,直逼江口镇!
原来,是前任水师参将李明德在暗中为他们提供情报和引航!
而那个看似不起眼的户房书吏张文远,很可能就是私枭集团在官府内部负责传递消息、打通关节的关键人物!
“好!好一个李明德!好一个张文远!”
方进怒极反笑,“本官倒要看看,他们的背后,还牵扯着哪些人!”
他当机立断,下令道:“孙书吏!你立刻带领精干人手,持本官手令,前往府衙大牢,将那李明德给本官提来!本官要亲自审问他!”
“柳毅!你立刻派人,严密监视户房书吏张文远的一举一动!若有任何异常,立刻将其拿下!但切莫打草惊蛇,本官要看看,他还会与哪些人接触!”
“是,大人!”孙敬和柳毅齐声领命,匆匆而去。
方进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眼神中闪烁着冰冷的寒光。他知道,自己距离揭开整个阴谋的真相,已经越来越近了。
只要能从李明德和张文远的口中,撬出关键的线索,便能顺藤摸瓜,将那些隐藏在幕后的黑手,一一揪出来!
然而,就在他等待消息的时候,一个更为惊人的消息,却突然传来!
“报!方大人!不好了!”一名负责监视府衙后宅的亲兵,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声音都带着哭腔,“魏……魏知府他……他……他薨了!”
“什么?!”
方进闻言,如同被一道九天惊雷劈中,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脑中一片空白!
魏起……薨了?!
这怎么可能?!
他昨日深夜与自己密谈之时,虽然脸色苍白,但精神尚可,言语之间也充满了斗志与决断,怎么会……怎么会突然就……
难道……难道是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狗急跳墙,痛下杀手了?!
还是说……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针对自己的……惊天骗局?!
方进只觉得一股彻骨的寒意,从头到脚,瞬间席卷了他的全身。
他意识到,松江府的局势,比他想象的,还要险恶百倍,还要……
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