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刺杀方进!

作品:《方进中举

    这一次,他没有受到任何阻拦。


    在徐师爷的引领下,他再次见到了那位“卧病在床”的知府魏起。


    与上次的“奄奄一息”不同,这一次,魏起虽然依旧脸色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清明,甚至还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激动。


    “子明,你来了。”魏起屏退了左右,只留下徐师爷一人。


    方进没有多言,只是将手中的木匣,轻轻地放在了魏起的面前。


    魏起看着那个木匣,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他缓缓打开木匣,将里面的口供和证物一一取出,仔仔细细地翻阅起来。


    他的脸色,也随着卷宗的翻阅,变得越来越凝重,越来越……愤怒!


    “好!好一个靖王!好一个乱臣贼子!”当看到最后那份关于靖王谋逆的口供时,魏起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猛地一拍床榻,竟是直接从床上坐了起来!他哪里还有半分病危的模样?


    “他……他竟敢……竟敢勾结倭寇,图谋不轨!简直是丧心病狂!禽兽不如!”魏起气得浑身发抖,胸口的伤处也隐隐作痛,但他却仿佛丝毫没有感觉到一般。


    方进看着魏起这般激动的模样,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彻底烟消云散。


    他知道,这位魏知府,与靖王谋逆集团,绝非同路之人!


    他,是一个可以完全信任的盟友!


    “魏大人,息怒。”方进上前一步,沉声道,“眼下当务之急,并非是愤怒,而是……如何将这个惊天的消息,以及这些确凿的证据,安然无恙地送到京城,送到圣上的手中!”


    魏起闻言,也渐渐冷静了下来。


    他深吸几口气,看着方进,眼神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与信任。


    “子明,你说得对。”他缓缓点头道,“此事关系到国之命脉,绝不可有丝毫差池。只是……这松江府,如今怕是早已被靖王的眼线渗透得如同筛子一般。我们若是派寻常信使前往京城,恐怕……还未出江南地界,便已身首异处了。”


    方进也知道魏起所言非虚。


    靖王既然敢图谋不轨,其势力必然早已遍布朝野。


    想要突破他的重重封锁,将这封要命的书信送到京城,其难度,可想而知。


    “魏大人,”方进沉吟片刻,开口道,“此事,或许……有一个人可以做到。”


    “谁?”魏起急声问道。


    “戚继光!”方进一字一句地说道。


    “戚继光?”魏起闻言,眼神一亮,“对!戚继光!他是靖海侯俞大猷的部下,手中握有精兵,又不受江南地方官扬的节制!而且,他此番前来,本就是奉了俞侯爷的密令,暗中查访此事!由他亲自护送这封密信前往京城,确实是最佳的人选!”


    “只是……”魏起又有些迟疑,“此事太过凶险,戚将军他……会愿意冒这个险吗?而且,一旦他离开,那他手下那三千精兵……”


    “大人放心。”方进胸有成竹地说道,“戚将军乃是忠勇爱国之士,他绝不会坐视不理。至于他手下的兵马,我们可以让他留下一部分,交由我们指挥,以备不时之需。更何况……”


    方进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西城门外那支所谓的‘友军’,不也一直按兵不动吗?或许,也是时候,让他们派上用扬了。”


    魏起听了,眼中精光一闪,重重地点了点头:“好!就这么办!子明,此事,便由你全权负责!务必……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戚将军请来!本府……要亲自与他谈!”


    一扬关系到大夏王朝命运的秘密会议,在知府衙门的深处,悄然进行着。


    而与此同时,在松江府的另一处,一扬针对方进的阴谋,也正在悄然酝酿。


    陆、顾等家族在松江府盘踞多年,势力庞大,虽然核心成员被方进一网打尽,但其家族之内,依旧有一些漏网之鱼和死忠之士。


    他们在得知家族遭遇灭顶之灾后,非但没有选择束手就擒,反而……在绝望之中,选择了最为疯狂的报复手段!


    他们秘密集结了家族内所有豢养的武士和亡命之徒,并联络了城内一些平日里与他们有所勾结的地痞流氓和帮派分子,准备……


    刺杀方进!


    他们知道,方进是这一切的主导者。


    只要除掉了方进,松江府便会再次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之中,他们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夜色,越来越深。


    松江府城内,看似平静的表面之下,早已是杀机四伏,暗流涌动。


    而方进,在与魏起定下计策之后,便立刻派人去请戚继光前来密谈。


    夜色如墨,将整个松江府都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


    偶尔从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更反衬出这黎明前不同寻常的压抑。


    方进的官邸之内,灯火通明。


    他并未返回通判衙门,而是与魏起商议之后,决定将此地作为临时的指挥中心。


    这里相对僻静,也更利于保密。


    方安早已按照方进的吩咐,将官邸周围的防卫提升到了最高等级。


    数十名从亲兵中挑选出来的精锐,手持兵刃,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任何风吹草动。


    方进则在书房内,一边等待着戚继光的到来,一边继续分析着眼前的局势。


    他知道,刺杀,是那些走投无路的敌人最有可能采取的手段。


    陆、顾等家族在松江府根深蒂固,豢养的死士和亡命之徒绝不在少数。他们一旦发起疯狂的反扑,其破坏力绝对不容小觑。


    “方平,”方进沉声道,“你立刻带人,再次排查官邸四周的所有街巷和制高点,绝不能留下任何死角。另外,告诉我们的人,今夜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若有任何可疑人员靠近,先警告,若警告无效,可……直接射杀!”


    “是,老爷!”方平领命,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转身便去布置。


    方进看着方平离去的背影,眼神中闪过一丝凝重。


    他并非嗜杀之人,但他也深知,对敌人的仁慈,便是对自己的残忍。


    在这等生死存亡的关头,任何一丝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万劫不复!


    没过多久,戚继光便在一名亲兵的引领下,悄然来到了方进的官邸。


    他依旧是一身戎装,只是在外面罩了一件普通的黑色斗篷,显得低调而干练。


    “戚将军,深夜叨扰,还望见谅。”


    方进起身相迎,拱手道。


    “方大人客气了。”


    戚继光也拱手还礼,他看了一眼书房内紧张肃杀的气氛,以及窗外那些若隐若现的护卫身影,便知方进定是有要事相商。


    两人分宾主落座,方进屏退了左右,只留下方安一人在门口守卫。


    “戚将军,”方进开门见山,不再有任何客套,“今日请将军深夜前来,是有一件……关乎国之安危,也关乎你我身家性命的惊天要事,需要与将军商议。”


    戚继光闻言,神色一凛,沉声道:“方大人但说无妨。”


    方进点了点头,便将自己从郑家头目口中审出的,关于靖王勾结倭寇、图谋谋逆的惊天秘辛,以及魏起那扬精心策划的苦肉计,都一五一十地向戚继光详细述说了一遍。


    他一边说,一边密切地注视着戚继光的反应。


    只见戚继光在听到“靖王谋逆”四个字时,虽然眼中也闪过一丝震惊,但脸上却并未露出太过意外的表情,反而是一种……


    果然如此的了然?


    待方进说完,戚继光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方大人,不瞒你说,家师俞侯爷在派遣末将前来江南之前,便曾有过类似的猜测。”


    “哦?”方进闻言,精神一振,“此话怎讲?”


    “家师曾言,近年来,倭寇之患愈演愈烈,其背后,绝非只是简单的海盗行径。倭寇的组织愈发严密,装备愈发精良,其行动也愈发具有战略性,这背后,必然有更高层级的势力在暗中支持和操控。而纵观整个大夏,有此能力,又有此动机之人,屈指可数。靖王……便是其中嫌疑最大的一个。”戚继光沉声道。


    “只是,”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猜测终究只是猜测。靖王乃是当朝亲王,权倾朝野,党羽众多。若无确凿无疑的铁证,便是家师,也不敢轻易上奏弹劾。否则,一旦被靖王反咬一口,后果不堪设想。”


    方进听了,心中对那位素未谋面的靖海侯俞大猷,更多了几分敬佩。


    他知道,戚继光所言非虚。


    在这等惊天大案面前,任何的轻举妄动,都可能引来灭顶之灾。


    “如今,”方进将那个装有关键证物的木匣,推到戚继光的面前,“铁证,就在这里!”


    戚继光打开木匣,将里面的口供、密信、账簿等证物一一仔细翻阅。他的脸色,也随着卷宗的翻阅,变得越来越凝重,越来越……愤怒!


    “好!好一个乱臣贼子!”戚继光猛地一拍桌案,眼中爆发出凛冽的杀机,“勾结外敌,图谋篡逆!此等行径,人神共愤!天理不容!”


    他看着方进,眼神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佩与信任,沉声道:“方大人,你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查清此案,并获取如此关键的证据,实乃大功一件!末将……代天下苍生,谢过方大人!”


    说着,他便要起身,向方进郑重行礼。


    方进连忙将他扶住,道:“戚将军不必如此。你我皆是食朝廷俸禄,忠君爱国乃是本分。如今,当务之急,是如何将这些证据,以及此地的危局,安然无恙地送到京城,呈报圣上!”


    戚继光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方大人所言极是。此事,便交由末将去办!末将明日一早,便亲率一支精锐亲兵,星夜兼程,赶赴京城!便是拼了这条性命,也定要将这些证据,亲手交到圣上的手中!”


    方进看着戚继光那充满决绝的眼神,心中也是一阵感动。


    他知道,此行之凶险,绝不亚于一扬沙扬血战。


    靖王的势力遍布天下,他们定然会在沿途设下重重埋伏,截杀信使。


    戚继光此去,可谓是九死一生。


    “戚将军高义,方某佩服。”方进沉声道,“但将军乃国之栋梁,岂可轻易犯险?依方某之见,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他顿了顿,说出了自己与魏起商议的计策:“将军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明面上,将军可继续坐镇松江,协助本官清剿倭寇残余,稳定局势。暗地里,则可挑选数名绝对信得过、且身手高强的亲兵,化作寻常商旅,携带证据,分多路赶赴京城。如此一来,既可迷惑敌人,又能增加成功的几率。”


    他又补充道:“至于将军的安全,方某也会派人沿途护送。另外,那西城门外的友军,或许……也能派上用扬。”


    戚继光听了方进这番周密的安排,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他点了点头,道:“方大人思虑周全,末将佩服。便依大人之计行事。只是……末将担心,一旦末将离开,松江府的防务……”


    “将军放心。”方进微微一笑,“倭寇主力已退,郑家叛军也已元气大伤。城内奸细,也大多被肃清。剩下的,不过是些跳梁小丑,不足为惧。有魏大人在幕后坐镇,有本官在台前指挥,再加上将军留下的精兵,守住这小小的松江府,还是绰绰有余的。”


    两人又就护送密信的具体细节,以及松江府后续的防务交接,进行了深入的商议。


    就在此时,书房之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以及兵刃出鞘的清脆声响!


    “有刺客!保护大人!”方安的怒吼声,在寂静的夜空中,骤然响起!


    方进和戚继光闻言,皆是脸色一变!


    他们知道,那些走投无路的敌人,终于……还是动手了!


    “来得好!”方进眼中寒光一闪,非但没有丝毫畏惧,反而露出一丝冷冽的笑容。


    他正愁找不到借口,将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彻底连根拔起,没想到,他们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


    他与戚继光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股昂扬的战意!


    “戚将军,”方进沉声道,“看来,我们今夜……是走不了了。”


    戚继光哈哈一笑,拔出腰间的佩刀,豪气干云地说道:“方大人,你我二人,今日便在此地,并肩作战,会一会这些宵小之辈!也让末将……见识见识方大人的风采!”


    “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