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 2 章

作品:《正义

    市局刑侦支队办公室的白板被迅速填满,如同一幅复杂而阴郁的拼图。现场照片(周强扭曲的尸体、喷溅的血迹、翻倒的家具)、死者信息(周强,男,48岁,无业,高利贷从业者)、初步尸检报告(确认割喉为致命伤,凶器推测为单刃锋利刀具,死亡时间在凌晨1点至3点之间;胸口刀伤为死后插入;体内未检出常见毒物及过量酒精)、现场勘查记录(门锁完好,无撬压痕迹;厨房小窗窗框有新鲜撬痕;客厅提取到除死者拖鞋印外的一种沾有泥土和木屑的运动鞋印,尺码42;酒杯提取到模糊指纹及微量灰白色粉末,成分待分析;死者指甲缝提取到微量深色污垢、纤维及疑似蓝色颗粒)…各种信息如同散乱的线头,等待着被一双无形的手编织成网。


    办公室里的气氛凝重而疲惫,咖啡的香气混合着熬夜的汗味和纸张油墨的气味。李星星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目光在白板上快速移动,试图抓住那条若隐若现的主线。李知寒则抱臂站在窗边,深邃的目光投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仿佛在脑海中重构着那个血腥的凌晨。


    “监控排查有重大发现!”赵虎几乎是撞开办公室的门冲了进来,手里挥舞着一份刚打印出来还带着滚烫温度的监控分析报告,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甚至带着点年轻人特有的破案立功的憧憬,“幸福里小区后门那个年久失修、画面糊得像马赛克的监控,技术队的大神们硬是给增强处理了!在案发核心时间段——凌晨1点40分左右,拍到一个非常可疑的人影翻墙进入小区!身形中等偏瘦,动作很利落,戴着黑色棒球帽,帽檐压得很低,口罩拉得很高,捂得严严实实,但走路姿势…张师傅,您看这步态,有点眼熟!右脚落地时似乎有点轻微的不自然!”


    他麻利地连接投影仪,将技术队处理后的几张截图放大在幕布上。人影轮廓在复杂的算法增强下清晰了不少,虽然面部特征依然无法辨认,但步态特征确实更加明显。“技术队重点分析了这里——”赵虎用激光笔的红色光点精准地指着人影右侧裤子口袋的位置,一个模糊但能辨识的、长条状的凸起轮廓,“结合形状、长度和周强家厨房窗框被撬的痕迹,像不像…撬棍的形状?”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凝重而紧绷,如同拉满的弓弦。这条线索,如同黑暗迷宫中的第一缕微光,指向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立刻排查所有有盗窃、抢劫前科,且与周强有过节的人员!重点排查步态特征符合、近期行为异常、具备作案时间的对象!”李星星果断下令,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她看向张龙,“张师傅,您经验丰富,这块您把关。”


    排查工作如同巨大的梳篦,在档案库和线人网络中紧锣密鼓地展开。赵虎和张龙熬红了眼睛,一份份档案翻过,一个个电话打出。汗水浸湿了赵虎的警服后背,张龙的保温杯续了一次又一次浓茶。时间在键盘敲击声和纸张翻动声中流逝。很快,一个名字如同浮出水面的礁石,被锁定:刘三!


    资料显示:刘三,本名刘建军,35岁。三年前因入室抢劫罪入狱,半年前刚刑满释放。有多次盗窃、打架斗殴前科。档案照片上的他眼神阴鸷,嘴角带着一丝痞气。有邻居反映,就在案发前三天,曾亲眼看见刘三在周强家楼下垃圾桶旁鬼鬼祟祟地徘徊,似乎在踩点。两人似乎还发生过激烈的争吵,邻居隔着窗户听到周强指着刘三的鼻子破口大骂,污言秽语不堪入耳,刘三被骂得脸色铁青,最后愤愤离去,临走前还狠狠踹了一脚旁边的自行车。


    “刘三?”张龙翻着刘三厚厚的档案,眉头紧锁,手指敲打着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这小子我有点印象,是个惯偷,手脚不干净,心也够黑,当年抢劫时还捅伤了人。但脑子…”他摇摇头,“说实话不算太灵光,有点莽,做事冲动不计后果。出狱后没个正经工作,在几个地下赌场混日子,听说又染上了赌瘾,欠了一屁股债,手头紧得很。找‘周扒皮’借钱被拒是肯定的,挨顿臭骂更是家常便饭,怀恨在心的动机非常成立!而且,他三年前抢劫摔伤了右腿,虽然治好了,但档案记载和目击者都说他走路时右腿会有点微跛,跟监控里那个人影的特征吻合!”


    动机、时间、工具、步态特征…线索似乎瞬间串联起来,指向性异常明确。赵虎兴奋地搓着手,感觉破案就在眼前。


    “立即传唤刘三!注意策略,防止他狗急跳墙!”李星星拍板,眼中寒光一闪。


    两个小时后,一脸痞气、眼神躲闪、浑身散发着烟味和廉价古龙水味道的刘三被带进了气氛肃杀的一号审讯室。他吊儿郎当地坐在冰冷的金属椅子上,身体却下意识地绷紧,像一只受惊又强装镇定的野猫,嘴上兀自强硬,声音带着夸张的委屈:“警官,我冤枉啊!我昨晚在家睡大觉!哪也没去!天地良心!周扒皮死了?死得好啊!老天开眼!但这种脏事跟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你们别想栽赃!我知道,你们就看我这种有前科的不顺眼…” 他喋喋不休地抱怨着,试图用音量掩盖内心的慌乱。


    “刘三,”李知寒的声音如同冰冷的金属,没有丝毫波澜,直接打断了他的表演。他将一张经过技术强化的监控截图推到他面前,正是那个翻墙人影清晰化的步态图,“看清楚,凌晨1点40分,幸福里小区后门监控拍到了谁?这个走路姿势,特别是右脚落地时的轻微拖拽感,还有你右腿微跛的习惯(档案记载三年前抢劫时摔伤过),你觉得熟悉吗?”他的目光如同实质的探针,刺向刘三的眼睛。


    刘三的眼神明显慌乱了一下,瞳孔瞬间收缩,梗着脖子,声音不自觉地拔高,带着一丝色厉内荏:“这…这黑灯瞎火的,谁看得清?穿得都差不多!戴帽子戴口罩的多了去了!不是我!绝对不是我!我昨晚在家睡觉,我邻居可以作证!”他试图寻找不在场证明。


    “是吗?”李知寒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仿佛早就预料到他的反应。他又缓缓推出一张技术队刚刚传回的照片,动作带着一种审判般的压迫感。“那解释一下,为什么在你租住的、那个位于城中村‘筒子楼’地下室的床底下,我们找到了这个?”照片上,赫然是一双沾满新鲜泥点、边缘还挂着几片碎木屑的旧款运动鞋!鞋底的纹路清晰可见。


    刘三的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和巨大的恐惧,如同被钉在了椅子上,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他粗重而紊乱的呼吸声。铁证如山?他脑子里一片空白。


    然而,李知寒的眉头却微微皱起,他没有丝毫破获的喜悦,反而拿起另一份刚送来的报告——现场足迹的详细分析图谱和照片。“刘三,”他盯着对方,目光如炬,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假设是你翻墙进小区,走到周强家楼下,撬窗进去,杀了人,再翻墙逃跑…这一路,你的鞋底沾了小区花园的泥土,这符合逻辑,没问题。但是…”


    他话锋一转,将现场足迹照片放大投射在白板上,用激光笔精准地点着:“周强家客厅,除了死者本人的拖鞋印,只提取到一种清晰的、沾有泥土和木屑的运动鞋印,尺码42码,与你相符。足迹走向显示,凶手是从厨房窗户进入,穿过餐厅,径直走向客厅中央的尸体位置。脚印清晰连贯,直奔目标。但奇怪的是…”他的激光笔移向翻动最剧烈的几个抽屉、被掀翻的沙发旁边区域,“这些地方,尤其是沙发旁边散落大量物品的区域,地面灰尘很厚,却没有留下任何这种带泥土的清晰鞋印!只有一些模糊的、似乎是刻意用脚底或什么东西擦拭过的痕迹,破坏了原有的灰尘层。凶手难道会飞?或者,他在杀了人之后,突然想起来要小心翼翼地擦掉自己走向这些翻动物品地方的脚印,却偏偏留下了通向尸体、指向性最明显的脚印?这符合一个入室抢劫杀人犯的行为逻辑吗?他翻动是为了找财物,却擦掉自己走向财物的脚印?这说不通。”


    审讯室里瞬间陷入一片死寂,落针可闻。赵虎脸上的兴奋如同被冰水浇灭,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困惑和冷汗。他之前只看到了指向刘三的“铁证”,却忽略了这背后致命的逻辑矛盾!刘三也愣住了,茫然地看着白板上清晰的足迹图谱和李知寒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分析,他有限的脑容量完全无法理解这其中的矛盾,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板升起。


    李星星眼神一凛,瞬间明白了李知寒质疑的核心所在——这看似指向明确的证据链,在行为逻辑上出现了一个致命的、无法自圆其说的裂痕!凶手的行为模式前后矛盾,不合常理!刘三很可能只是一枚被精心放置的棋子!一个诱饵!


    “李队,”李知寒转向李星星,声音低沉,带着一种洞悉阴谋的凝重,“刘三可能只是被利用的障眼法。真正的凶手,或者说真正的幕后操控者,需要更仔细地寻找。韩法医那边的尸检,或许有新的突破点。”他特意加重了语气,目光深邃,意有所指,“尤其是,不要放过任何微量的、看似无关紧要的物证。比如…死者指甲缝里的东西,还有酒杯上那点粉末。”


    李星星心领神会,立刻拿起手机拨通了法医中心的电话,语气急促而凝重:“又又,周强的尸检,除了常规项目,重点留意死者指甲缝、衣物纤维、口腔残留物、酒杯上提取的粉末成分分析!还有…任何可能不属于现场环境的微量物质!尤其是…特别的东西!”她没有明说“蓝锥矿”,但电话那头的韩又又显然听懂了这三个字背后沉甸甸的含义和指向。电话挂断,李星星看着审讯室里失魂落魄的刘三和陷入沉思的众人,感觉案情的迷雾非但没有散去,反而更加浓重诡谲。那个幕后的影子,似乎比他们想象的更加狡猾和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