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预热计划开始
作品:《让你写歌,没让你制霸娱乐圈啊!》 “小凌,王主管那边…同意了。”梁和脸上带着一抹笑意。
随后他话锋一转,神情严肃:“但是,想夺冠,还是太难了,好好加油吧。”
凌夜抬头看他,眼底平静无波。
“好,谢谢梁组长。”凌夜点头。
“我会全力以赴。”
那眼神清澈,笃定,仿佛“冠军”这个目标,对他而言并非高不可攀的山峰,而是一个理所当然要抵达的站点。
梁和看着他这副模样,心里那点担忧反而被这股莫名的自信冲淡了些。
这小子…要么是真疯了,要么就是真的有底牌。
“行,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梁和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明白。”
梁和离开后,陈志朋端着他那标志性的枸杞保温杯凑过来,压低声音。
“小凌啊,你…你这是何必呢?”
“新人季那是什么地方?龙潭虎穴,天音、盛世那帮吃人不吐骨头的,哪个不是砸了重金、配备顶级团队?”
“你那首《无名的人》现在口碑不错,干嘛非要去跟那些怪物争?”
陈志朋是真的替凌夜着急,试用期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苟”住,是活下来。
凌夜转过头,看着一脸担忧的陈志朋,笑了笑。
“陈哥,谢谢你的好意。”
他摇了摇头,眼神里没有丝毫动摇。
“这个机会,对我来说很重要。”
凌夜目光扫过办公室里那些或同情或看戏的眼神,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力。
“按部就班地写歌,我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他脑中闪过妹妹清瘦的脸,家里需要钱,妹妹马上要高考,他没有那么多时间慢慢熬。
“这个新人季,对我来说,就是最快证明自己的途径。”
“风险是很大,但回报也同样大。”
凌夜的视线重新落回电脑屏幕,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我对《水星记》有信心,我对郭嘉豪,也有信心。”
他对自己的“玩法”,更有信心。
陈志朋看着凌夜笃定的侧脸,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
这小子…主意太正了,劝不动。
陈志朋摇着头,端着他的保温杯,慢悠悠地走开了。
凌夜很清楚自己面临的局面。
想靠传统的打歌、跑通告、买推广位的方式去硬碰硬,无异于螳臂当车。
质量再高,没有足够的曝光,也只能是圈地自萌。
他打开了蓝星当前用户量最大、活跃度最高的短视频平台——抖乐。
手指滑动,屏幕上快速闪过各种类型的短视频。
《水星记》的旋律独特,高级,但不算第一耳就极其洗脑的那种。
它的优势在于…意境和情感。
那种宇宙般的孤独感,默默守护的卑微与执着,空灵又带点易碎感的气质…
太适合营造氛围,太适合戳中现代都市人内心深处那点难以言说的情绪了。
一个大胆的,基于《水星记》独特性和情感内核的“病毒式”营销策划,开始在他脑中疯狂构建。
蓝星的文娱产业,唱片、演唱会、影视联动玩得风生水起,可到了抖乐这类新媒体,多数还停留在砸钱买广告、请网红扭腰的初级阶段。
太笨拙了。
天音娱乐和盛世娱乐财大气粗,陈明辉、周雨晴背后资源肉眼可见。
他凌夜,一个试用期新人,拿什么硬碰硬?
不能硬碰,那就智取。
他需要的,是一个切口,让《水星记》自己长出翅膀,飞进用户的耳朵和心里。
抖乐,就是那个切口。
凌夜戴上耳机,打开音频编辑软件,将《水星记》拆解。
他快速剪辑出几个十几秒的BGM模板。
一段纯音乐,氛围拉满。
一段加速版,强化节奏。
一段极简钢琴慢版,放大孤独。
每一段都经过精心打磨,确保在短时间内抓住听众耳朵,又能传递歌曲的核心氛围。
完成后,他将这些音频片段打包,找到郭嘉豪经纪人李梅的邮箱,点击发送。
邮件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
凌夜摘下耳机,拿起手机,拨通了李梅的电话。
“喂,李姐。”
“凌老师?有什么事您吩咐。”电话那头,李梅的声音带着几分客气和期待。
“我刚剪辑了几个《水星记》的BGM片段,想麻烦你做一下首轮推广,已经发你邮箱了。”
“推广?好的凌老师,需要对接哪些渠道?”李梅立刻进入工作状态。
“渠道主要是抖乐。”凌夜顿了顿,语气平静地抛出重点。
“我需要你联系一批风格契合的小网红,或者内容垂直的素人用户,粉丝量不用太高,关键是内容调性要对。”
“把这些BGM给他们,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创作视频内容,重点是引发‘情感共鸣’,不要硬广植入。”凌夜补充道。
李梅拿着手机,眉头微蹙。
这种推广方式,她闻所未闻。
不花钱,靠内容自发酵?能行吗?
但转念想到凌夜这个人,从《无名的人》到《水星记》,哪次按常理出牌了?
而且这首歌的质量确实顶尖。
“好的,凌老师,我明白了。”李梅压下疑虑,爽快应下。
“我马上去办。”
“辛苦了。”
挂了电话,李梅立刻行动起来。
她迅速筛选了一批在抖乐上以拍摄城市夜景、个人感悟、情感故事为主的小博主,甚至是一些只有几千粉丝但内容很有特点的素人用户。
与此同时,网络上却是另一番景象。
天音娱乐和盛世娱乐,几乎在同一时间,为他们各自力捧的新人——陈明辉和周雨晴,举办了声势浩大的线上单曲预告发布会。
炫酷的虚拟舞台,知名主持人控扬,连线业内大佬站台…
天音娱乐的直播间里,陈明辉穿着潮牌,染着蓝色挑染的碎发格外吸睛,他自信满满地预告自己的新歌风格,引得弹幕一片“哥哥好帅”“新歌大发”的狂热刷屏。
盛世娱乐那边,周雨晴一袭白裙,金棕色卷发披肩,甜美地和粉丝互动,预告自己“充满少女心事”的新单曲,评论区“晴晴老婆”“甜嗓精灵冲呀”的呼声震天响。
整个网络,仿佛都提前进入了新人季的狂欢。
相比之下,《水星记》的推广显得过于安静。
两天后。
抖乐平台上,开始零星出现一些带着《水星记》BGM片段的短视频。
深夜空无一人的街道,流浪猫蜷缩在角落,窗边凝望雨滴的侧影,独自旅行时拍下的风景…
视频内容各不相同,有的是记录平凡生活的片段,有的是表达个人情绪的短语。
但它们都用了《水星记》的旋律做背景音。
评论区里,开始出现留言:
“这BGM好有感觉,是什么歌啊?”
“求BGM!好听!”
“听着这歌突然有点想哭,触动了…”
“孤独感瞬间拉满…”
尽管数量不多,但每一条留言都直指歌曲的情绪核心。
星辉娱乐,作曲部八组。
凌夜坐在工位前,电脑屏幕上是抖乐的数据后台。
他没有盯着播放量,而是更关注评论和互动数据。
用户对BGM的情感连接度…很高。
“孤独”、“触动”、“想哭”、“有感觉”…这些词汇频繁出现,符合预期。
凌夜拿起手机,再次拨通了李梅的电话。
“李姐,数据我看了。”
“怎么样凌老师?是不是太慢了点?”李梅的声音带着一丝忐忑。
“不慢,情绪反馈很好。”凌夜语速不快,“下一步,我们调整策略。”
“调整?”
“对,停止撒网式的投放。”凌夜的声音透着一股冷静的决断。
“选择评论区反馈好的几款BGM加大推送力度,引导用户自发创作,可以发起#水星记孤独瞬间#、#用一首歌守护你# 类似的话题。”
李梅听着,感觉脑子有点跟不上节奏。
这跟她熟悉的“砸钱买流量”完全不一样。
“凌老师…这样能形成声势吗?”她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心底的疑问。
“声势不是靠钱砸出来的,是靠情感共鸣堆起来的。”凌夜的声音沉稳有力,“记住,我们卖的不是歌,是情绪。”
“让听到歌的人,觉得这首歌就是写给他们的,让他们愿意用这首歌去表达自己。”
李梅深吸一口气。
“好,凌老师,我按您说的办。”
她挂断电话,立刻开始着手策划。
她联系了几个情感类博主,让他们以朋友聊天的语气,分享自己听到《水星记》BGM时的感受,并鼓励粉丝也来分享自己的“水星故事”。
效果立竿见影。
开始有用户受到启发。
有人拍下自己一个人加班到深夜,只有路灯陪伴的画面,配上《水星记》的前奏。
有人剪辑了自己默默守护心上人,不敢表白只能远远看着的片段,用副歌做BGM。
……
这些视频没有精美的制作,没有华丽的转扬,它们粗糙、真实,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真挚的情感。
“这歌太适合我了,一个人在大城市打拼,不就是水星吗?”
“偷偷喜欢一个人,就像水星绕着太阳转,永远无法靠近,但又离不开…”
“被歌词和旋律击中了,谢谢这位博主让我听到这首歌!”
抖乐平台上,《水星记》的BGM,开始以一种缓慢但坚定的方式,渗透进一些用户的日常生活和情感表达中。
这是一个微小的,几乎不被外界察觉的开始。
但在那些被触动的人心里,一颗名为“水星记”的种子,已经悄然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