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新人季开启

作品:《让你写歌,没让你制霸娱乐圈啊!

    蓝星东韵州音乐新人季榜单排行,准时开启。


    经过一夜的角逐,各大音乐平台首页横幅、热门推荐,社交媒体的热搜话题、开屏广告,铺天盖地全是新人季的消息。


    【天音娱乐陈明辉新歌《燃点》下载量35.8万,强势登顶。】


    【盛世娱乐周雨晴《糖心风暴》下载量33.5万,空降新歌榜第二。】


    【陈明辉数据断层领先,预定年度新人王?】


    【周雨晴粉丝打榜团太猛了,服务器告急。】


    评论区和各大粉丝群如同沸腾的开水,数据飞速滚动,打投、控评、安利,声势浩大。


    相比之下,《水星记》就像一颗小石子被随意丢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


    新歌榜上,滑很久,才能在百名开外找到它。


    播放量、评论数、分享数,都低得可怜。


    星辉娱乐,作曲部各组办公区内,气氛有些微妙。


    不少人指尖在手机屏幕上飞快滑动,刷新榜单。


    “天音和盛世这次是真下血本了。”


    “陈明辉那歌,制作太顶了。”


    “周雨晴人气高啊,粉丝太能打了。”


    “看到八组那个凌夜的歌没?《水星记》?”


    “一百多名开外。啧。”


    “之前不是说要拿冠军?”


    作曲三组。


    张阳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榜单。


    《夏日倾心》演唱:李子杰,作曲:张阳,下载量25.6万,排名14。


    《水星记》演唱:郭嘉豪,作曲:凌夜,下载量10838,排名117。


    他嘴角几乎压不住那抹讥讽。


    冠军?就这?


    “跳梁小丑,自取其辱,还冠军?进前五十算他祖坟冒青烟。”


    作曲八组。


    陈志朋端着他那宝贝枸杞保温杯,磨磨蹭蹭地挪到凌夜工位旁边。


    他偷偷瞄了一眼凌夜的电脑屏幕,又飞快地收回视线,脸上写满了“兄弟你还好吗”的担忧。


    那表情,活像是自家孩子考试砸了锅。


    “咳。”陈志朋清了清嗓子,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从哪儿开口。


    榜单都快掉出蓝星了,这小子怎么还坐得住?


    凌夜闻声,稍稍偏过头,给了陈志朋一个“我没事”的眼神,算是回应。


    然后,他的注意力又迅速回到了屏幕上。


    屏幕上显示的不是音乐平台的榜单,而是抖乐的后台数据界面。


    《水星记》的歌曲页面,下载量确实一般。


    但是,几个被剪辑出的BGM片段,使用量却在持续稳定地增长。


    尤其是那个#水星记孤独瞬间#的话题下,参与讨论的用户越来越多。


    评论区的情感浓度,高得惊人。


    “这BGM绝了,一听就感觉全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


    “深夜循环,越听越上头,已经推荐给我的‘病友’了。”


    “不是歌好听,是它刚好说中了我不敢说的话。”


    凌夜指尖在键盘上轻点,微调了几个关联话题的推送权重。


    随后他又摸出手机,熟门熟路地登录一个刚注册没多久的抖乐小号。


    手指在屏幕上飞快敲了几下,一条评论新鲜出炉。


    “这歌到底叫啥?在哪能听完整版啊?”


    点击,发送。


    不动声色地,把话题往歌曲来源方向引。


    而榜单排名,凌夜根本没放在心上。


    那些冰冷的数字,哪有这些滚烫的情感反馈来得真实?


    刚发完,手机就震动起来。


    凌夜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郭嘉豪经纪人李梅。


    他接起电话。


    “凌老师!”


    电话那头,李梅的声音透着明显的焦急。


    “榜单您看了吗?一百多名!跟天音盛世没法比!这样下去…”


    “李姐,别急。”凌夜的声音依旧沉稳。


    “榜单排名暂时不用管它。”


    “一切按原计划进行。”


    “可是…”李梅怀疑自己听错了。


    “重点还是放在抖乐平台,继续引导用户创作,记住我说的,要‘真实感’和‘故事性’。”凌夜打断她。


    “让情绪继续发酵。”


    李梅沉默了几秒,最终还是选择相信凌夜。


    “…好的,凌老师,我明白了。”


    晚上深夜,抖乐平台上。


    一个ID叫做“城市里的候鸟”的用户,发布了一条新的短视频。


    视频画面很简单,甚至有些粗糙。


    镜头摇摇晃晃,对准了深夜空无一人的公交站台,昏黄的路灯拉长了孤单的影子。


    接着是空荡荡的地铁末班车车厢,窗外是飞速掠过的城市灯火,璀璨,却遥远。


    最后,镜头定格在一扇公寓的窗户,能看到里面加班晚归的人影,疲惫地靠在椅子上,望着窗外万家灯火,没有一盏是为自己而亮。


    整个视频没有一句旁白,背景音乐,用的是《水星记》那段最戳人的纯音乐BGM片段。


    压抑,孤独,又带着一点点不甘心的倔强。


    视频下方,一行文字:


    “这颗星球,偶尔也想找个地方停靠。#水星记孤独瞬间 #成年人的崩溃只在一瞬间”


    这条视频,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无数在大城市打拼的“社畜”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点赞,评论,转发,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


    “卧槽!这拍的不就是我吗?”


    “破防了家人们,谁懂啊!”


    “每天晚上加班回家的路,就是这种感觉,想哭又哭不出来。”


    “BGM是什么歌?太神了,求歌名。”


    “同求BGM!听得我心脏一抽一抽的疼。”


    评论区里,无数人开始分享自己的“水星时刻”,询问BGM来源的留言被顶得老高。


    “城市里的候鸟”那条视频,被抖乐算法捕捉到,推送给了更多可能感兴趣的用户,登上了区域性的小热门。


    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这条视频,或者因为评论区的指引,开始在音乐平台搜索栏里,输入——《水星记》。


    歌曲的搜索指数,开始缓慢抬升。


    另一边,梁和也在默默关注着榜单和网络舆论。


    中午看到《水星记》那惨淡的排名,他心里沉甸甸的。


    临睡前刷抖乐,无意间看到#水星记孤独瞬间#话题下的热度和那条“城市里的候鸟”发布的视频时,他微微皱起了眉头。


    这首歌…好像在用一种他看不懂的方式,悄悄蔓延?


    是错觉吗?


    他心里既担忧凌夜完不成任务被淘汰,又隐隐生出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期待。


    零点刚过,梁和划拉着手机屏幕,盯着刚刷新出的抖乐后台简报。


    《水星记》相关视频的评论数、分享数、以及…用户平均停留时长,都在以一种非线性的诡异曲线攀升。


    尤其是那个停留时长。


    梁和眉头锁得更紧。


    这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