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选定目标,就它了
作品:《鹰酱:我就吹个牛,你的航母咋真飞起来了?》 “部长,怎么了?你这是什么表情?”
资金管理部内的一个员工疑惑的看着他。
部长摇摇头,只是指着屏幕不语。
很快,整个资金管理部都知道了这个事情。
接着,账务管理部、成本管理部、税务管理部、预算管理部、业财管理部等其他几个部门都收到了这个消息。
组成财务部的六大部门立刻发起了财务部的部门会议。
新到任的财务部长卢瑞轩看着下面的几十人微微一笑。
习惯性的扶了一下眼镜后他缓缓开口:“诸位,公司从成立至今一共二十余年,你们其中有些是老员工,有些是和我一样新来的,甚至还有些同事是我带来的。”
“说实话,别说你们,就是我也没见过这种架势。”
“但你们要清楚一点,现在公司已经被国家入股了,已经成了保密军工企业,有什么样的资金往来都是正常的。”
“这十几亿看着多,但距离林远林总掌管公司开始主导公司改革以来,只过了半年。”
“未来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公司发展会越来越好,资金规模肯定也会越来越大。”
“大家都是接受过安保部门保密培训的,所以我希望大家管住自己的嘴。”
“公司越做越大,诸位的待遇才会越来越好,如果因为乱说话泄露公司和国家机密,那结果可不是离职这么简单的,希望大家谨记。”
“法务部新拟定了一份财务保密协议,出门的时候大家挨个签一下。”
“别因为自己一时嘴快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灾难,我相信那绝对不是你们想要的。”
开完会,所有员工挨个出门签署协议。
只剩下六个部长和财务部的部长卢瑞轩在会议室里。
卢瑞轩面色严肃:“今天的事情我要批评你们所有人,特别是资金管理部的谈明瑞谈部长。”
“老谈你是公司老人,和林康林总一起打天下的人,怎么这么大意,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事情了。”
谈明瑞羞愧的低着头不说话,老实的面庞憋的通红。
“还有另外5个部长,事发之后你们不阻止部门员工凑热闹,还一起看。”
“看什么看?没看过钱吗?”
“保密协议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看着所有人低头不语的样子,谈明瑞叹了口气:“等林总回来我立刻申请新的办公区域,所有部分区分开,不能挤在一起了。”
“刚好公司新的园区在修建,我们得从一开始就做好分离。”
“诸位,刚才的话我不是开玩笑,你们看见的不仅仅是公司机密,还是国家机密。”
“警惕性得提起来啊。”
谈明瑞抬起头喏喏的说道:“对不起部长,我...”
卢瑞轩摆摆手,打断了谈明瑞的话:“说实话,不仅仅是你,就是我在收到这个消息时也相当震撼。”
“你们知道我是被推荐来的,我来的时候就是看中了星海未来的潜力,想要有一番作为,可我没想到公司起步这么快。”
“公司发展越快,我们越要警惕啊诸位。”
“好日子马上就要来了,如果这时候出点意外,你们扪心自问亏不亏,这些年的努力和以前读的书,是不是都白费了?”
“泄露保密军工企业的机密,最严重的会被以叛国罪论处,根本不给上法庭的机会。”
“这个后果你们承担的起吗?你们是要让你们的家人要跟着你们一起倒霉吗?”
“诸位,回去了一定要关注部门的人;诸位,可千万别死在黎明前夕啊。”
卢瑞轩只能提醒到这一步,如果下次还有这种情况,他就要举起屠刀砍人了。
关于公司里发生的事情林远和林康目前还不清楚。
他们提前预约过后就直接到了市政府。
“两位老总,欢迎来到市政府。”
星海未来所在区的区长早早的在市政府门口等着。
等林远和林康下车后他立刻迎了上来。
不过他发现一个细节,林康故意轻轻推了一把,把林远推在前面。
林康他熟,自己辖区的企业有哪些他不可能不清楚。
特别是远方机械改名星海未来之后,他更是连夜赶到省政府开会,上级要求他时刻看紧这家企业。
在他任期内如果星海未来有什么不好的反馈,那他的区委书记就别想了。
所以在接到林康的电话后,他第一时间等在这里,但看林远在前面,他立刻明白林康这是退居二线了。
反正他都惹不起,谁老大谁老二对他来说没区别。
林远明白自己老爹的意思,直接开口道“谭区长,今天麻烦你了。”
谭启东赶紧摆手:“两位,市长已经在会议室准备资料了,我们过去吧。”
打完招呼谭启东直接带着二人来到会议室。
市长华俊楠忙碌的整理着资料,看见几人进来,他赶紧起身打招呼:“欢迎二位。”
“林康林总来过我们市政府几次,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小林总以为有空可以常来坐坐,我们江城绝对支持星海未来的所有工作。”
林远客套的笑笑,答应了下来。
“两位的需求我明白,优先考虑我们江城的电池厂是对我们江城的照顾。”
“但有一说一,内地的电池厂确实少,我们鄂省全省也不超过10家,江城范围内有6家,而且情况都不太好。”
“两位可以看看,这是六家公司的资料,有个选择后我们再谈。”
说完就把六份文件递给林远。
林远接过来后就开始挨个文件的翻阅。
华俊楠和林康在一旁小声聊天。
主要是华俊楠在朝林康打探情况。
作为市长,星海未来这段时间的发展情况他太清楚了,特别是从他们鄂省分拨中心划给星海未来的国家级重大科研经费的事情,当天晚上他就听省政府里的人说了。
第一批资金就有5亿,虽然不知道具体项目和时间,但他知道这种项目绝对不小。
如果他知道军方还有一笔采购款,他绝对不会在这坐着等,会选择直接送资料上门。
林远挨个查看文件里的信息,时不时问启东一些问题。
阳汉区是江城的工业区,基本上绝大多数工业体都在这边。
谭启东作为阳汉区区长,是最清楚这些公司的情况的。
对照文件,他给林远详细介绍了前面五家公司的情况。
临到最后一家的时候,他有些为难:“这家公司虽然是做电池的,但不是面向民用市场的企业,他们主攻工业电池。”
“优点是他们有着完整的分拣机、焊接机、封装、老化等一系列的生产线。”
“但缺点是他们的营收这几年下降严重,已经快资不抵债了,面临的竞争太大了。”
“而且生产线也并不是最新的生产线。”
“不瞒林总你,现在厂子里还有劳资矛盾,我上周才去调解过。”
林远原本已经快要放弃的内心一动。
工业电池?
发不起工资快破产了?
太好了。
就它了。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