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确定收购,顺便哭奶
作品:《鹰酱:我就吹个牛,你的航母咋真飞起来了?》 这种主攻工业电池的单位,内部一定会有一些有经验和技术的工作人员。
林远看中的是这些人和厂子里的生产线。
至于面临的外部竞争太过激烈这事林远直接忽略不计。
他们是做军用装备的,根本没有竞争。
“就它了,这个厂子什么价?”
林远直接敲定方案,指着《景和工业公司调查汇总》的文件问道。
谭启东有些为难:“价格不高,但是厂子的潜力....确实有限。”
这时华俊楠和林康听到林远做出决定,也走了过来。
还不等华俊楠提问,秘书立刻在他旁边小声介绍起了情况。
华俊楠听完后赶紧摆手:“林总,虽然我们的确想把星海未来留在鄂省,留在江城,但景和这个公司现在情况确实不太好。”
“公司前景不明,厂子里人心浮动,股东想要套现走人,区里正在想办法沟通。”
“你们收购这个公司可能会拖后腿啊。”
林远抿嘴笑了笑“华市长,我们是需要一个电池厂用于优化我们的产品,但最好的选择是工业电池,而非民用电池。”
“其次,我们的产品已经和军部签订了采购合同,所以市场上的竞争对于我们无关紧要。”
华俊楠听完眉头一挑,难怪听说之前连鄂省军区的人都去过星海未来,原来是为了这事。
“谭区长,他们开价多少?”
华俊楠二话不说,直接问价。
“3.2亿带设备,负责解决拖欠的工资问题。”
谭启东赶紧开口:“而且他们工厂的地皮租期还有40多年,如果不带地皮还有违约金的问题。”
“我记得还有拖欠的税款和环保部门的罚款是吧?”
华俊楠心中有些怒气,他现在有些痛恨这个厂子的管理层了。
一把好牌打个稀烂不说,还有一屁股的问题需要解决。
华俊楠默默点头看向林远,是不是要收购就看他的选择了。
林远想了想,给区政府和市政府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我刚才看过他们厂子的设备和人员结构介绍,根本不值3.2亿。”
“人我就不接触了,麻烦谭区长帮我去谈吧,2.4亿全资收购,现金。”
“我只要所有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工厂技术资料和设备;所有关系户全部清干净,收购完成后工厂设备整体搬迁到星海未来的园区里。”
“至于拖欠的工资、罚款、违约金我们概不负责。”
“一周,能谈成就签约,不能谈成我就直接南下,想必粤省满足我要求的工厂很多。”
“现在国家开放了手机入网许可了,这种厂子还是很多的。”
在林远看来,这个给出2.7亿的价格是相对合理的,设备的折旧,人员的价值,公司的资料这些加起来,差不多是这个价。
至于3.2亿根本不可能,完全就是股东们最后想再捞一笔。
甚至还不负责善后。
这种管理层林远看不上,所以根本不想接触。
和这种人浪费时间没意义,所以他把问题交给区政府去解决。
对应的压力也来到了谭启东这边。
能解决,那星海未来的重点还在鄂省。
不能解决,那星海未来的扩张必然会出省,南下粤省就是第一步。
至于以后还回不回得来,那就真是个未知数了。
林康在一旁微笑的看着,心里十分满意。
把问题抛给区政府和市政府这也是林康在路上教林远的一点。
无论是省里还是市里,想要留住星海未来就必须要有诚意。
所谓交情,是有来有往才有交情;你麻烦我,我麻烦你,一来二去大家熟了,关系也就好了。
有时候给市政府提点不大不小的难题要他们帮忙解决,对他们来说未必全是麻烦。
这是林康这二十多年经营公司的经验之一。
市长华俊楠听到林远的要求心里一喜,这说明林远还是心向鄂省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出去。
而谭启东也十分高兴。
解决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交给星海未来接手,对大家都好。
“林总放心,3天内搞定。”
谭启东拍着胸脯做出了承诺。
林远眉头一挑:“谭区长,事关我公司规划和发展,还是稳一点好。”
谭启东听出了林远的言外之意,他一边收拾桌子上的资料一边笑道:“林总放心,他们厂子问题不少。”
“区里之前顾及厂子里一千多号工人和后续的问题,才没下狠手。”
“现在既然星海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确定要接手,那我们就可以把之前的问题都摆在桌面上了。”
“地税局的税务、环保部门的违规排污、劳动局的人员薪资纠纷、银行的贷款、工业用地的违约金...”
“这些问题他们要想彻底解决,就得听区里的意见。”
“不然这些人一个都跑不了!”
“惹出这么大一个乱摊子,哪能这么轻松就拍拍屁股走人啊。”
“我现在回去立刻带着银行和审计部门先去进行财产冻结,失陪了各位。”
说完和几人打过招呼后就匆匆忙忙的离开了市政府,很明显是要回去解决问题了。
目送谭启东离开会议室后华俊楠把林远和林康带到自己的办公室亲自泡茶。
“林总,星海未来看样子是要从交通部和工信部的体系内出来啊?”
华俊楠饶有兴趣的问道。
从交通部和工信部的体系内,意味着不再参与高铁动车的生产制造体系,去做别的产业。
他看林远要收购电池厂,所以才有此一问。
林远接过茶杯:“不会,主营业务不变,不过是要扩大产业布局。”
“以前是做硬件,现在开始逐步涉及软件行业。”
“硬件不仅仅局限于交通行业,肯定还会进入更多工业领域。”
华俊楠点点头:“那有什么需要市政府和省政府帮忙的,林总可以提要求。”
“对于国家重点企业,我们是有帮扶政策的。”
林远等的就是这一句:“确实有。”
“第一,人才落地政策;公司的人员来源于全国各地;安家落户,孩子的教育医疗等等,都是个问题,需要政府帮帮忙。”
“第二,整个阳汉区的交通还是差了点,特别是工业区那边,需要加强。”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