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单晶高温合金材料诞生

作品:《鹰酱:我就吹个牛,你的航母咋真飞起来了?

    两个月后,物理实验室里,林远身穿防尘服,带着防护口罩和护目镜目光紧紧的盯着显微镜垫片上一个微不足道的粉末。


    一旁的屏幕上,开始从上往下滚动的出现一行行数据。


    耐高温数据;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布氏硬度;


    洛氏硬度;


    各温度阶段密度;


    弹性模量;


    热膨胀系数;


    高温抗蠕变系数...


    从上到下一共上百个涵盖了物理、化学、力学、电磁等多个领域的测试数据开始展现。


    等到所有数据全部展示出来,林远摘下口罩,长出一口气。


    他转身看向身后近百双期待、激动的视线:“诸位,恭喜我们研发出了第一代碳基合金。”


    “我们不仅创造了碳基合金的历史,还创造了国家单晶高温合金材料的历史。”


    林远话声刚落,会议室里立刻爆发出了剧烈的欢呼声。


    有人兴奋的蹦蹦跳跳,有人激动的与身旁人热烈相拥,也有人红着眼蹲在地上抱膝痛哭...


    看着众人的行为,林远靠在观察台上,心里微微叹气。


    在地上抱膝痛哭的人他认识,一位已故院士的徒孙。


    这位已故院士一辈子奋战在材料领域,到死都没看到华国在材料领域的突破。


    可谓是死不瞑目啊。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开始对华国进行全面封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材料领域。


    单晶高温合金材料首到其冲。


    所有最先进的单晶高温合金材料一律不卖,只卖次级产品。


    可哪怕如此,单价也高达2万多美元一公斤,每克售价高达20多美元。


    在那个时代可是折合人民币180多元一克。


    到现在甚至更甚,价格早就翻了好几倍。


    上世纪90年代的180元可是国内多少人一个月甚至半年都挣不到的钱啊。


    但这个钱只能换来一克单晶高温合金材料。


    而一个发动机内涡扇扇叶所需的单晶高温合金材料,是按公斤来计算的!


    单晶高温合金材料的受限,让国内很多领域都发展不起来。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航空发动机和机床原材料。


    其他的像航天火箭、燃气轮机、石油化工设备、发电设备、交通运输等诸多领域,都需要单晶高温合金材料。


    所以一种材料的受限,相当于卡住了国内很多领域的发展。


    虽然现在国内已经发展出了基于镍基单晶合金为核心的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但并也只能解决部分领域的使用问题。


    基于镍基单晶合金为核心的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也有缺陷,晶界缺陷目前只是初步通过晶定向凝固工艺进行了消除,但并不完美。


    无晶界单晶结构还不稳定,导致整体材料高温稳定性不好。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现阶段国内战斗机发动机的大修时间间隔很短,甚至全寿命周期也不长。


    阿美莉卡F16战斗的发动机,无论是普惠F100系列还是通用电气F110系列,普遍飞行寿命都在6000小时以上,经过升级和大修后还能进一步延长。


    大毛的SU35战斗机上列装的AL-41F1发动机,寿命也高达4000小时。


    国内...


    虽然很难为情,但基本在2500到3000小时左右。


    林远清晰的记得在10年后华国才突破到了以DD408镍基单晶合金为首的第四代单晶高温合金,那时候华国的发动机才真正得以突破,直接突破6000小时达到7500小时冠绝全球的耀眼成绩。


    甚至发动机直接上了五代机,但这依旧是十多年以后的事情。


    十几分钟后,实验室内众人的情绪逐渐平稳下来。


    “诸位,按照计划你们要开始忙起来了。”


    “材料实验室的人,你们负责和化学实验室对接,准备生产工艺手册的制定和准备。”


    “其他组的人,立刻着手准备真空熔炼定向凝固炉、真空感应熔炼炉、真空电弧重熔炉、真空电子束熔炼炉和悬浮区熔单晶炉的改造和生产准备。”


    “我去准备这些设备的采购和江钢对接准备。”


    “材料做出来不算完,能够完成量产的生产工艺和测试流程才算我们彻底完成工作。”


    林远拍了拍手,开始给大家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众人兴高采烈的接下任务,还不等林远着手安排,他们自己就开始拉人对接了。


    林远则是走出实验室换了便服后掏出手机,一个电话打给了国防科工局的赵士林。


    这种绝密设备采购得走国防科工局的流程,在外采购根本买不到。


    电话立刻接通,赵士林相当热情。


    “林总,好久没联系了,今天怎么想起来给我带电话了?”


    林远直奔主题:“我要买设备。”


    赵士林毫不意外,他早就听说星海未来公司发展的非常好。


    “行,你先和我说设备名称我做备案,然后你们提交采购申请。”


    “我要买真空熔炼定向凝固炉、真空感应熔炼炉、真空电弧重熔炉、真空电子束熔炼炉和悬浮区熔单晶炉。”


    “还要氩气管道、真空泵、电源柜、滤波柜、控制柜...”


    “总之一句话,我要全套单晶高温合金材料生产线。”


    “采购名额走江城钢铁集团,我们签署的有‘特种合金生产制造保密合约’。”


    林远一口气说出了一长串设备名称。


    这次赵士林冷静了下来:“林总,单晶高温合金材料是限制级产品,如果你们要采购可以向我们提申请,走商务部的对外采购名单。”


    “自己生产很可能会失败,而且这些设备都不便宜。”


    “江钢......这么高的成本他们担不住的。”


    林远嘿嘿一笑:“赵部长,你这话说的晚了,我们研发出了第一代碳基单晶合金,不是你们搞的镍基单晶合金哦。”


    “所有测试今天已经在我们实验室测试完了,生产工艺已经在着手准备了。”


    “接下来就是量产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


    林远听见了急促的呼吸声。


    十几秒后,电话那头才传来赵士林的声音:“林总,我立刻上报。”


    “另外你把所有数据准备一份,今天会有人过来找你拿数据。”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