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金乌超音速隐身攻击无人机

作品:《鹰酱:我就吹个牛,你的航母咋真飞起来了?

    毕翰宇立刻坐直了身体,他来就是为了这个。


    韦心逸身边几个航发领域的专家也来了精神。


    相比韦心逸等人希望拿到足量的碳基单晶高温合金进行二次研发,他们更希望获得原材料立刻去试验新型扇叶等航发零部件。


    而林远嘴里的变循环发动机,则是更吸引他们注意力的东西。


    “林总,你们和江钢签署了协议,他们属于代工,技术和产量都是你们的,这是理所应当的。”


    “卖不卖我们也不会强迫你,你就算全部自用也是你的权利。”


    “但你不要拿项目开玩笑,虽然我看到你们提交的报告了,但我还是想问问为什么?”


    “你们有苍龙,第一批交货已经完成了,我们马上会根据使用反馈给你们后续的订单。”


    “后续订单属于block迭代版本,需要你们进行深研发。”


    “还有星海人工智能,虽然你们这边测试好了,各个合作方也在逐步接入,但我们军部还没接入,并且马上就要接入了。”


    “你们关于北斗的专用接口和权限也审批下来了,马上就要开始对接。”


    “年后北斗的数据处理公司就要分离出来给你们了。”


    “可以说你们公司的事情非常多,这时候再搞这种大项目,是不是有些不合适了?”


    毕翰宇没有质疑林远话里的真实性,而是担心他们是不是真的忙得过来。


    林远没有回答,而是扭头对着话筒说道:“星海,打开编号UAV-S2-001的文件夹,把资料投影出来。”


    “好的主人,检测到在场人数为23人,其中有授权记录的7人,剩余16人无授权记录,请问是否开始解密数据并投影?”


    会议室里响起星海人工智能可爱的声音。


    林远扭头看向毕翰宇。


    毕翰宇眉头一挑,饶有兴趣的看着林远面前的电脑:“星海,所有人都已获得授权,授权合约稍后统一上传。”


    “现在可以投影吗?”


    “主人,确认需要跳过常规审核程序吗?”


    星海人工智能没有答话,而是再次进行询问。


    毕翰宇的表情为之一滞,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


    林远憋着笑意:“嗯,跳过吧,开始投影。”


    “好的,已经开始跳过常规审核程序,解密并读取一级绝密文件,文件编号为UAV-S2-001。”


    “异常授权发起人为军部总装备部后勤采购中心少将毕翰宇,相关信息已记录并备份。”


    说完会议室内的灯光暗了下来,会议室桌前的投影仪自动打开。


    “毕江军,请见谅,异常授权和越级强制查看相关程序都要备份这事.....”


    林远有些不好意思说下去,但目光时不时的瞥向赵士林,意思很明确,国防科工局的要求。


    毕翰宇彻底无语了,甚至有些咬牙切齿:“赵士林...就你们国防科工局会玩是吧?”


    “我总不能每次带人来都把数据资料输入星海服务器吧?”


    “晚点都不行?”


    赵士林再次露出人畜无害的笑容:“嗨,都是上级领导要求的,人工智能系统咱们是第一次拥有和使用。”


    “凡事严谨点总没错。”


    毕翰宇没好气的瞪他一眼:“解密审批是你们和保密局批的,为什么你们不提前把人员数据发过来?”


    “因为我们还没接入星海人工智能服务器系统啊。”


    赵士林理直气壮。


    林远赶紧挥手打断这对欢喜冤家。


    他们两个单位斗嘴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种情况林远已经习惯到脱敏了。


    很快一张无尾翼背部进气的无人机设计图被投影了出来。


    随之而来的,相关数据一起出现在众人面前。


    名称:金乌超音速隐身攻击无人机


    长度:11.7米


    翼展:10.4米


    作战荷载:6.5吨


    升限:17500米


    常规巡航速度:1.8马赫


    变循环巡航速度:2.4马赫


    加力全开速度:2.8马赫


    最大航程:9700km


    最大航时:48小时


    除了金乌的三视图以外,旁边还有一个全新造型的发动机设计图也在其中。


    设计图名称为:精卫变循环发动机设计图。


    林远扭头看向众人:“诸位,我们的下一代无人机研发计划怎么样,占用这么多碳基多晶高温合金是真有用处。”


    “这份资料,就是给你们的交代。”


    没人搭理林远,所有人立刻围了上去,站在墙边就开始讨论。


    “无尾翼设计?那转向肯定得依靠辅助机翼和转向舵面了吧...但这张图怎么看不出来呢?”


    “平面图看不出来,看俯视图,在机翼和机尾有专门设计,关闭状态下应该是贴合机身的!”


    “这是什么气动设计?不是我们新研发的双激涡流升力体边条鸭翼式气动布局,也不是老毛子的中央升力体设计,奇怪。”


    “绝对不是,甚至不是F22的中等后掠角上单翼菱形机翼,好像是全新的一种设计!”


    “进气口在背部,还是DSI进气道,不是加莱特进气道,这种设计是为什么?”


    “别看布局了,你们看它居然有3个发动机尾喷口,这是三发设计啊。”


    “2个常规动力,1个矢量动力,这有什么说法吗?”


    ......


    一群人围着讨论了几分钟,提出了无数问题,但林远只是在后面端着茶杯边喝边看,没有答话。


    几分钟后,毕翰宇招呼众人重新坐下。


    林远放下茶杯起身开始介绍金乌。


    无尾翼设计,目的是做到全向隐身。


    至于刚才众人讨论的辅助机翼和转向舵面控制,确实是采用这种方式控制。


    但整个金乌全身一共有36个控制舵面,用于控制飞机飞行方向和速度问题。


    当然,由于采用无尾翼设计,连减速板、转向舵面、扰流板都进行了调整,在无人机控制上肯定有难度,所以加装的三发是矢量的,还是三位矢量,用于辅助控制方向。


    至于进气口放在背部,就是因为进气口是一个影响隐身性的关键部位,加莱特进气道之所以被逐渐抛弃,变成主流的DSI进气道,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而星海未来这次更是做出了巨大改变,直接把进气道放在背部,让地上的雷达无法探测。


    当然,这只是目的之一。


    核心目的是因为要通过背部的DSI进气道为尾部三发中最中间的精卫变循环发动机提供足够的进气量。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