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如璋

作品:《被逐出侯府,我寒门崛起成状元

    就听顶部传来哒哒哒的声响。


    他放下笔,抬头一看,就看到王教谕。


    “怎么样?”


    “学生近段时间抄写经书,有所感悟,已经知错。”谢宗拱手答。


    “那你对惩处结果是否有异议?”


    “回教谕,无。”


    “好,那你和我说说究竟怎么回事儿?”


    “无事,是我心胸狭隘,度量小,难以容人。”


    王教谕走到他面前,一双锐利的眸子盯着他,“我问的不是这个?是朱明诚。”


    谢宗当即抬头看向王教谕。


    “将你们之间的一五一十都给我说清楚。”


    之后王教谕知道了。


    朱明诚和谢宗是舍友,两人总是一起对诗辩驳,有一天,两人因为一个话题吵起来。


    便谁也不理谁。


    “我不过多争辩了几句,他便怀恨在心。”


    “那你凭什么断定一定是他往你袖子塞小抄?”


    “首先,他是唯一和我有矛盾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诸多不合,有一次我不小心把烛油滴他衣衫上,他大骂了我一顿。


    还有,他夜晚看书喜欢念出声音,我们觉得颇为吵闹。斋舍另外两人对此也有异议,不过,我是与他争辩最多的人。


    而且,上次岁考,我名次在他之前。


    这次科试录取九十个乡试名额,而他上次岁考正是九十一,我有理由怀疑,他想通过刷掉我,挤进乡试的名额。


    王教谕听完点点头,“好了,我知道了。”


    谢宗这个学子他是知道的,为人方正,高洁,做不出塞小抄那种事来。


    这个朱明诚就不好说了,之前就干过买岁试考题的事,被关尊经阁阁楼一个月,王教谕很有理由怀疑确实是他诬陷谢宗。


    之后王教谕去了斋舍找朱明诚,朱明诚此次也并不在乡试名额之列。


    看见王教谕找来,朱明诚当即诚惶诚恐。


    “见过王教谕。”


    “嗯,关于谢宗之事,你可有说法,他说是你怀恨在心诬陷他。”


    “教谕,学生冤枉啊。”


    之后朱明诚急忙解释道,“是他想以此污蔑我?”


    “是吗?”王教谕当即将手中上次查到的小抄拿出来。


    又拿出朱明诚桌案上的文章字迹对比起来。


    这一对比,太明显了,这小抄上明显就是朱明诚的字。


    王教谕当即将那小抄扔桌案上,“朱明诚,你可还有话说?”


    朱明诚当即慌得颤颤跪下,“王教谕,饶命啊!”


    最后朱明诚因违反府学规定,被逐出府学,永不录用。


    谢宗因此被放了出来。


    之后王教谕告诫凌霄书院府学众学子,“不许再做污蔑同窗品德败坏之事,若被查处,双双流放。”


    自此以后,再无人陷害诬告同窗。


    ……


    乡试时间还没有到,姜淮打算趁这段时间回一趟竹溪村。


    他要告诉姜家人,他要考乡试了。


    经过几日路程,到了竹溪村。


    他还没下马车,就见村口等着几个人。


    姜淮远远的就看见自家爷奶爹娘,还有一旁的二哥二嫂。


    二嫂许丹秋此刻手里抱着一个孩童,旁边站着自家二哥姜阳。


    再看站在一旁的姜嘉宝,已经长高长大了。


    现在已经8岁了,相比以前高了胖了很多,圆头圆脑,咧嘴一笑,露出缺了两颗门牙的豁口。


    姜揽月也长大了,头发长了,出落的有水灵灵姑娘的模样。


    虽然中途他偶尔也有回家,但这次时间间隔比较长,已经将近六七个月没有回去了。


    几人看到姜淮,远远的就迎上了。


    “小叔!”姜嘉宝和姜揽月同时喊道。


    姜淮走过去,对他们笑了笑,“嘉宝,揽月,想我没?”


    “想,怎么不想?”


    “想我,还是想我带回来的糖啊!”姜淮说着笑着从包袱里拿出半包糖粒来。


    两人一看这油纸包,瞬间兴奋起来。


    “是府城的糖,府城的!”


    “是!拿去吃吧!”姜淮把糖分给他俩。


    “耶!小叔好好。”


    两个孩子笑着跑远了。


    之后姜淮再看二嫂怀里的男童姜如璋。


    这名字还是之前姜淮赶回来给取的。


    当时姜淮刚回来没多久,二嫂就生了,刚好他在家,就让他给取名字。


    他就取了如璋。


    来源《诗经·大雅·卷阿》:“颙颙卬卬,如圭如璋。”


    圭和璋表示美玉,希望这个小侄子之后像美玉一样,气质高雅,仪表轩昂。


    此刻的如璋挥舞着小肉手,胖乎乎的小脚丫翘起,在许丹秋怀里,大大滴溜溜的眼睛看向姜淮。


    从他出生到现在,姜淮都没有抱过他。


    一旁的姜阳见了道,“璋儿,让你小叔抱一下好不好?”


    如璋已经两岁了,已经会走路,会说一些话。


    “抱抱,抱抱!”如璋道。


    于是姜山将孩子抱起来递给了姜淮。


    姜淮伸手接过来,接的时候心下有点忐忑,不仅在古代还是现代,他都没有抱过孩子。


    现在抱着这孩子,如同抱着沉甸甸的珍宝。


    姜淮抱在手里掂了掂,这如璋现在至少也得二十多斤了,养的还是不错的。


    看见二哥二嫂脸上幸福的笑容,姜淮就知道二哥一家过得还不错。


    姜淮看着怀里肉乎乎的如璋,就不自觉的伸手去捏他的脸。


    如璋咬着一只手,伸出另一只手扯了扯姜淮头顶的头发。


    姜淮有点吃痛,缩着脖子,皱着眉,“哎,璋儿,别扯了,小叔痛……”


    之后就看见如璋把手拿出来,嘴角一咧。


    姜淮就感觉不对劲儿,过会儿他就感觉怀里热乎乎的,低头一看,胸前已经湿了大片。


    再看如璋的小麻雀,正滴干最后一滴。


    “哎,你这孩子,怎么尿到你小叔身上了?快下来!”一旁秦氏赶紧笑着上前,拍了拍如璋。


    如璋还咬着小手,嘴里咯咯的笑。


    姜淮扯了扯前襟,一把将他放在地上,又拉了拉衣衫布料,幸好这会儿是夏秋,不是那么凉。


    姜阳也赶紧过来,一把拍了璋儿的屁股,“你这小子,你还笑!”


    如璋听不懂,蹒跚着走掉了。


    “哎,三弟,对不住啊!这孩子真……”


    “哎,没事儿,不过一点儿尿而已,洗洗就好了,再说人说童尿还是药引,我就当外敷了。”


    见他这么打趣,几人也都笑了。


    一旁秦氏忙道,“淮儿,你赶紧脱下来,我帮你洗一洗。”


    “好,娘,对了,二叔回来了吗?”


    二叔姜川已经服徭役几年了,估计近段时间也要回来了。


    “这我不清楚,听说是要回来了,不过县里还没有消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