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前往县城

作品:《锦鲤福妻有灵泉:荒年种田惊天下

    “这是人参?!!”


    杨文林震惊得恨不得跳起来,立即就要上手去摸。


    “别动。”


    薛晴喝止,杨文林顿时不动了。


    薛晴让他小心点,一边背着手将小铲子从空间里拿出来。


    “你要把它挖出来吗?”


    杨文林兴奋劲儿还未平息,看着薛晴的动作,也未深想那小铲子是哪来的。


    “挖。”


    薛晴肯定说,“既然遇见了,就算我运气好。哪有放过的道理。”


    话落,她拿着小铲子靠近人参长在地上的茎秆。


    重要的是,有了这人参,她就能立即还了那二十两欠债。


    薛晴耐心十足,眼神专注,用铲子小心地松动着泥土。


    杨文林激动不已。


    同薛晴一起,小心地清理人参周围的杂草。


    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对待一块黄金元宝。


    片刻后。


    坑越来越深,深埋土下的根茎一点点露出。


    林间傍晚,清风微凉。


    薛晴额头却布了一层细密的汗。


    杨文林神情越发紧张,忍不住说些什么。


    “晴姐,你说这人参的年份有多高?”


    “我看不出来。”薛晴道。


    她只是能认出人参,但不懂人参成色年份。


    “不过能在山上找到的,应当也算是野人参了。肯定不一般。”


    -


    最后映入两人眸子里的,是一株完整的人参。


    比一个手掌长一些。


    杨文林稀罕了好一会儿,搓搓手,“晴姐,让我摸摸!我还从来没见过人参呢。”


    薛晴转手给他,“给,手劲儿小点。”


    杨文林翻来翻去看了好一会儿,脸上藏不住的喜色。


    薛晴从怀里掏出布帕,递给他,“你把人参包了揣怀里,等下了山再给我。”


    杨文林连连点头。


    薛晴站起身,返身去看那只狗。


    视线落定时,忽然发现小狗已经醒了。


    只不过因为没有动作,也没叫,所以显得很安静。


    这样的狗很少见。


    她走过去,蹲下身,对上小狗黑溜溜的眼睛。


    泛着莹润,像是哭了一样。


    薛晴一时有些沉默。


    她其实不太想豢养任何动物。


    在她看来,养的任何宠物都是一种牵绊。她要费精力,投入情绪,最后就是情感。


    而她,在这里还未安稳。是走是留都没确定。


    但看着那圆溜溜亮晶晶的眸子,她还是忍不住。


    喃喃道:“你要跟我回家吗?”


    出乎意料的,小狗居然抬了抬小脑袋,冲她轻轻呜咽了一声。然后又乖乖趴回地上。


    似乎在用全力回应她:它要跟她回家。


    薛晴眸光短暂的凝了凝。


    然后眉眼展开笑意,点点小狗鼻尖,“行,你既然跟我走,那我给你取个名字吧。”


    她的目光落在小狗身上,顺着皮毛轻抚了下。


    笑道:“就叫你‘墨墨’吧。跟你的衣服挺配的。”


    最后,薛晴抱着小狗回到山道上,然后将独轮车上挂着的,“果茶”两个字的白布招牌取下,包了小狗。


    二人一个怀揣宝贝人参,一个怀抱可怜小狗。


    直接下山返村。


    -


    回到村中已经日暮,四处村户的院子里已有火烛光亮透出。


    杨文林将独轮车推回吴氏院子,在吴氏疑惑的目光中,将布帕包着的人参,恋恋不舍交给薛晴,然后离开。


    “婶婶,我先把小狗放屋子里。”


    薛晴抱着小狗往杂物房走,没注意身后贴上来一个满眼亮晶晶的小尾巴。


    薛晴进了杂物房。


    先捞了一个半大筐子放在地上,然后以布招牌在里面团了个窝,才将小狗放了进去。


    她伸手点点小狗小脑袋,轻声说:“你就在这睡吧,养养伤。我晚点再来看你。”


    也不知小狗听懂了没有,只一双圆溜溜的眼看着她。


    正要起身,薛晴觉察身后有热源靠近,扭头。


    “小枣?”


    她笑着招呼,“来,看看小狗,它叫墨墨。不过它受伤了,还没好,还不能动。”


    杨小枣蹲下身,小心翼翼挪步靠在小狗边上。


    看到小狗身上的伤,有些闷闷的:“姐姐,它会没事吗?”


    “它没事。”薛晴肯定道,“过两日就好了。”


    -


    回到堂屋,娘仨先吃了饭。


    饭后进了里屋,薛晴才将布帕包放到床上,示意吴氏打开。


    “婶婶,你打开看看。”


    “这是什么?”吴秀月说着,手下动作已经将布帕剥开,顿时目瞪口呆。


    “这是……人参?!”


    吴秀月惊得心口直跳,缓了好一会,才有心思问些其他的。


    “是你在山上找到的?”


    薛晴笑着点头,“是。”


    “那、那这……你打算怎么处理?”


    薛晴没有直接接话,转而说起:“明日我就不去做果茶了。”


    吴秀月听她说过计划,早就知道这个决定了。只轻诧不是前日说的日子。


    她等着对方的后话。


    薛晴这才继续道:“我打算把这人参卖了。”


    吴秀月点头:“对,对,可以卖了去。我从前听说过,能卖不少钱呢!”


    人参可是好东西,二十两肯定是有的!


    “……什么时候去?明日吗?”


    “明日我先去一趟镇上。”薛晴说,“这人参买卖是看年份的,最好货比三家比比价。”


    “而且,我也想去县城再比比。”


    回来路上她就打算了一番。


    乡镇和县城的物价应当不是一个水平。


    先去镇上,问问价,然后再去县城对比一下。


    若是县城出价高,她便在县城卖了。若是不然,就再回来镇上卖。


    她要都问问,卖最好的价。


    听闻此话,吴秀月瞬间忧心。


    “你要去县城?!”


    她愁绪纷扰,想了片刻,“从咱们村去县城,至少有百二十里,坐牛车来回,少说也要五六日。你……”


    她想说一个小丫头,怎么能在外奔波这么久。


    但是转眼看到薛晴清秀眉眼,想到眼前这女子并不如一般女子脆弱。


    她话音没接上,薛晴倒是接上了。


    “婶婶放心,我方才回来时和六伯伯商谈过了,他说可以帮我寻个熟人,送我去县城。”


    “而且我去县城是坐马车,用不了五六日,只在县城住一夜就回了。”


    “真的啊?”


    吴秀月这才放心一些,叮嘱:“那你晚间住客栈时,也要小心。”


    薛晴一一应下。


    然后趁着晚间去杂物房看小狗时,顺手将那根结实的粗棍子收进了空间里。


    -


    转天一早,薛晴先同杨六伯去了镇上。


    到了镇上。


    薛晴便先与杨六伯各自分开。


    杨六伯先去送了货,然后转去牲口市集,替薛晴去寻人。


    薛晴则去寻药铺。


    他们因为送货来得早,所以药铺没开门。


    她就等了等。


    辰时过后,铺子都开了,药铺也开了门。薛晴直接去了镇上最大的一家。


    经过一番问询,药铺掌柜又亲眼见了人参后,报出了一个价格。


    薛晴说考虑考虑,便走了。


    左右不过两刻钟左右,薛晴就赶到了牲口市集门口。


    她看到正与人笑谈的杨六伯。


    对面的人五十多岁,微胖圆脸,个头不高。是杨六伯早年一同做苦力的友人。


    她走过去,刚好对上杨六伯的视线。


    笑呵呵对她招了招手,“小晴,快过来。这是你丁伯伯。”


    他笑说:“赶巧了,他今日正要去县城一趟,方才刚要走就被我给拦下了。”


    薛晴眉眼带笑,很有眼色的唤了声“丁伯伯”,然后道了谢。


    她样子很乖巧,让对面的丁酉也笑意满脸。


    摆手说:“小事一桩。”


    丁酉去牵马车,杨六伯拉薛晴在一旁说话。


    他同薛晴说,这次趁车也不用付行车钱。


    薛晴很感激的道谢,然后托他回去给吴氏带话。


    同杨六伯告别之后,她坐上丁酉的马车,和车上的大半车布匹窝了一路。


    马车脚程很快,行了大半日。


    终于赶在城门落锁前到了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