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读书郎

作品:《秋风萧瑟枫叶红

    药铺里里外外都在忙着 ,一群清兵腰挂着刀肩扛着枪在药铺的街面上 ,药铺的院子里杵着站着, 气氛挺吓人。孩子们都跑到药铺后院的西厢房,那里还有两男三女五个孩子,有模有样地正吃力地握 着毛笔在写字,对进来的灰头土脸的孩子,连头都不抬一下看一眼,进屋来的孩子知趣地找自己的位 子赶紧坐下 ,也抄起毛笔装模作样地写起字来 。不一会 ,一个穿着长衫挽着袖子的先生也走进屋来,


    这位便是郎中安先生 。只见他瞪着眼抿着嘴 ,用眼睛扫了扫孩子们 ,用低沉的声音吼道:


    “你们几个站起来!”


    刚进屋的孩子自然知道说的是他们,小舵子,石磨子,还有小女孩海蛎子大名叫邵百丽,乖乖走 到墙根前并排站着,低着头,噘着小嘴,耷拉着头,手指头不停地相互掐着,还偷偷拿眼睛瞅着那些 坐着的孩子 ,生怕他们看笑话。


    “还有你 ,站过来!”


    先生手指着小海蜇也斥责着,小海蜇不解地也有些吃惊地看着自己的爸爸兼教书先生,怯生生地 也站在小舵子他们身边。


    “你念书了吗? !”


    先生看出小海蜇的心思 ,严厉地斥责着他 ,小海蜇一听便明白了 ,他刚才既没念书 ,也没写字, 一个人偷偷地捏小泥人玩。


    “看看你们的脸 ,成什么样了? 干什么啦? !”


    先生严厉地问着。石磨子怯生生地看着小舵子的脸,手指头还紧张地捻着搓着,小舵子微微颤抖 着 ,滴溜溜的黑眼珠子转了又转 ,把目光落在海蛎子身上 ,小海蜇幸灾乐祸地瞅着海蛎子。


    “ 问你们话呐? !”


    先生又厉声问道 。几个孩子不约而同地浑身颤抖了一下,还是海蛎子有胆,把嘴一撅 ,白眼珠子 一撇:


    “ 哼! 干活来着!”


    心想:你想咋滴? !爱咋滴咋滴! 手指头还不忘抠鼻子。


    小海蜇不乐意了 ,眼睛一瞪 ,手指头指着海蛎子 ,把嘴一撅抢先发难:


    “你 … … !”。


    还没等他说出口话 ,先生的巴掌却落在小海蜇的手上:


    “有你说话份? !?


    疼得小海蜇眉毛拧着 ,嘴也歪了 ,哎哟一声耷拉了头。 海蛎子却高兴了:


    “ 哼!”


    她晃晃脑袋 ,心想: 叫你多嘴! 先生抽出了戒尺 ,在孩子们的脸前晃了晃 ,孩子们一看傻眼了, 男孩子们吓得相互推搡着都往一边挤,眼睛和鼻子歪歪扭扭,流露着恐惧,而海蛎子则歪着脖子翘着 脸,眼睛和鼻子使劲挤成一坨肉疙瘩,索性咧着大嘴哇哇哭,鼻涕都流到嘴里流到衣服上,还顺势用 衣服袖子擦了一把,弄得嘴上是鼻涕,脸上是鼻涕,手上是鼻涕,袖口上是鼻涕,脸上的炭黑加上鼻 涕一搅和 ,整个是黑脸包公加李逵 ,完全没有了刚才女孩子特有的矫情劲。


    “ 啪 !”先生把戒尺砸在桌子上:


    “ 闭嘴!!!”


    惊天一声吼,真把孩子们吓坏了,立马鸦雀无声 。静了好一阵,还是她海蛎子真有种,又张开大 嘴哇哇哭,使上吃奶的劲拼命哭 ,眼泪和鼻涕比赛,看谁冒得多,鼻涕更多了,她不停地甩着脏兮兮 的小手 ,连书本字帖都沾上鼻涕了。


    “ 啪! 啪! 啪 !”


    “ 闭嘴!!!”


    先生连吼带砸 ,想压制住又调皮又无法无天的海蛎子 ,而海蛎子根本不吃这一套 ,哭 ,就是哭, 还是不停地嚎啕大哭 ,那可是她整治大人的绝招 。先生真的受不了孩子的哭闹 ,涨红着脸连连说道:


    “成何体统? !成何体统? !”


    夹起戒尺气呼呼地走了 。其他被罚站的孩子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傻傻地站着,正在学习的孩 子,头也不敢抬,大气也不敢喘,低着头,颤抖的手在宣纸上干脆是跳舞,看上去像是写字,运起笔 来又像是描画幼儿画,其实就是装装样子别挨先生的板子罢了。只有海蛎子还在奶声奶气地哭着嚎着, 呼哧呼哧捯饬着粗气,那眼泪哈喇子,黏糊糊的鼻涕放肆地淌,没有人搭理她,没有人出声,海蛎子 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抽泣老半天,忽然感觉“观众”没了,她斜歪着小脑袋,翘着下巴仰着脸 ,呲着奶 牙,掉了的奶牙在嘴里形成一个个小黑窟窿,她一脸的纳闷 ,眯缝着眼,悄悄观察周边情况 。咦!人 呢?她立马停止了抽泣 ,想看看先生的动静。


    震天雷般的哭声忽然消失了,满屋子的孩子反倒吃惊地全都看着海蛎子,小舵子瞪着大眼睛好奇地把脸凑到海蛎子的脸上左看看右看看,看看是否是喇叭口堵了?还是喇叭口掉零件了?海蛎子也瞪 起牛眼睛般的大眼,恶狠狠地跟着小舵子的脸转圈,两手掐腰,噘着嘴,跟小舵子斗脸 。小海蜇带头 起哄连蹦带跳,


    “ 嗷! 嗷! 嗷! 嗷!”


    坐在板凳上的孩子也跟着叫唤:


    “ 嗷! 嗷! 嗷! 嗷!”


    海蛎子她也左看看右看看 ,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 ,干脆也跟着“ 嗷! 嗷!”起哄,仿佛孩子们不 是起哄她 而是起哄先生。


    谁知,在前面的庭院里,在药铺的柜台门铺里,在大街上,不知怎的,也嗷嗷地呼喊个不停,这 可把孩子们吓到了,竖着耳朵听远处这莫名其妙的叫喊声,傻呆呆着不敢动,还是海蛎子这丫头的胆 子贼大,直接跑到前面药铺柜台探个究竟。只见安郎中跟几个伙计被清兵摔在柜台前的药铺档口,发 疯似的清兵们高喊着“杀革命党!杀革命党!”全都冲向大街 ,冲向镇外 。原来 ,虽然经过安郎中这几 天的抢救 ,安祥德的爹还是死了 ,作恶一生 ,却终究被恶害死 ,安祥德暴怒 ,带领清兵杀向安家村, 他要宰了于登海 ,为他爹报仇。


    安祥德暴怒要杀人的举动却吓坏了安郎中,因为于登海先前把三个孩子托付给他,在药铺念书学 艺 。于登海安排家人奔赴胶澳(现:青岛)避难,由于夜间下着瓢泼大雨,要走的人又太多,车辆少, 实在无法安排,所以才把其中三个孩子暂时仍留在安郎中的药铺,再者,也没人知道他的孩子仍在两 城镇。


    安郎中踉踉跄跄地爬起来,瞅了瞅大街左右,确定那些清兵们跟着安祥德都走了,便赶紧往后院 跑去。


    在两城镇,总共也就有两三家中药铺子,都是只卖中药的药铺,而且也不给人号脉瞧病,唯独安 氏药铺不仅卖中药 ,也卖西药 ,还给人瞧病。


    安氏药铺门脸不大,四根枣红色的立柱有些斑驳掉漆,暗红色的门板在两侧竖着,还有几棵高高 大大的杨树矗立在药铺两侧,平添了药铺的几分庄重几分高深莫测。走进宽大的药铺,有些陈旧的药 橱布满四周,密密麻麻的抽屉写着药名,旁边还有放西药的白色药柜 。房梁上吊着两盏灯笼,八仙桌 后的条桌供奉着扁鹊 、华佗 、李时珍的画像,还摆放着两根粗大的蜡烛,在大堂西侧,还摆放着长方 形的八仙桌和太师椅长板凳,那是安郎中给人瞧病开药方的地方,病人可以坐长条板凳,助手和学徒 伙计都不能坐在那个位置。


    东侧货架上摆放着拔罐的器皿,摆放着针灸油灯,摆放着刮痧牛角,还摆放着小木槌小棉槌等治 病工具。屋北墙有个木制镂花的门,平时挂着个布门帘,挑开布帘便是前院,前面院子的西侧有大小 两个灶房,大灶房是做饭的,小灶房是熬制中药的,前院堂屋也供奉着中医中药的圣祖先辈扁鹊 、华 佗 、李时珍 ,在堂屋的两侧房间安置的是留置病号的病床 ,东屋作为病房安邦伦就安排在这里诊治。 小院子有口水井,打扫得干干净净。穿过侧面的小巷再往后走就是药铺的后院,西北东都是两层青砖 木制混合小楼,西厢房下层是娃娃们读书的地方,上层是男娃娃学徒伙计们睡觉的地方,正北厢房上 下小楼都是安郎中居住的地方,东厢房的下层是女娃娃们的寝室,上层是藏书屋。整个小药铺在蓝天 白云的映衬下 ,显得小院子格外宁静淳朴 ,散发着草药沁人心扉的清香。


    孩子们还在书房里嬉戏打闹,忽听先生急促的脚步声,赶紧稀里哗啦地又跑回自己的座位,抓起 毛笔来便装蒜,罚站的孩子还是乖乖原地站着,惊恐地等着先生发落 。先生看着孩子们狼狈地掩饰着 自己 ,尤其是看到涂成大花脸的孩子们顽皮天真萌萌的神态 ,心中的怒气便烟消云散:


    “安喆 ,领他们去洗洗脸 ,快回来念书!”


    “知道啦!”


    小海蜇拽着石磨子小舵子他们跑出书房到前院的水井洗脸。 “你们都放下手里的毛笔 ,我有话要说 。”


    正在写字的孩子放下手里的毛笔 ,规规矩矩地坐着 ,看着先生凝重的神情 ,不知所措。 先生又吩咐:


    “邵百丽 ,董海香 ,你们两个到伙房烧点开水送过来 。”


    两个小女孩放下毛笔也赶紧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