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长孙皇后

作品:《太上皇李世民竟谋反?幽禁五十载

    长孙皇后披着一件素色披风,步履轻缓地穿过长廊。她未带随从,只身一人,仿佛只是寻常母亲去探望自己的孩子。可她的眉头却始终未曾舒展,眼中藏着深深的忧虑。


    殿门轻启,她一眼便看见了伏案疾书的李承乾。


    他瘦了。


    原本俊朗的脸庞如今棱角分明,眼下泛着淡淡的青黑,显然许久未曾好好歇息。


    他握笔的手指微微发颤,却仍固执地写着,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压下心中的不安。


    长孙皇后的心猛地揪紧。


    “承乾……”她轻声唤道,嗓音温柔,却带着掩不住的心疼。


    李承乾猛地抬头,见是母亲,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强作镇定,起身行礼:“儿臣参见母后。”


    她快步上前,伸手扶住他,指尖触到他微凉的衣袖,心中又是一痛。


    “怎么穿得这样单薄?”她蹙眉,解下自己的披风,轻轻披在他肩上,“夜里风凉,若是病了,如何是好?”


    李承乾怔了怔,低声道:“儿臣……不冷。”


    “胡说。”她轻叹,抬手抚上他的脸颊,指尖触及他微凉的肌肤,声音微微发颤,“你瘦了许多。”


    李承乾垂下眼,不敢直视母亲的目光。


    “母后不必担忧,儿臣只是近日学业繁忙……”


    “学业再忙,也该顾惜身子。”她打断他,语气温柔却坚定,“你是储君,可你也是我的孩子。”


    她的指尖轻轻拂过他额前的碎发,眼中盈满怜惜。


    “承乾,你心里有事,为何不与母后说?”


    李承乾沉默良久,终于低声道:“儿臣……儿臣......只是怕辜负父皇的期望。”


    至于真正的话,李承乾可不会说。


    难道告诉长孙皇后他要发动玄武门之变?


    这种话不兴说。


    不过,如果李世民当上了太上皇,也许,会有更多的时间陪着母亲。


    只是,想到长孙皇后的气疾,他心中有些担忧。


    长孙皇后心中一酸,将他轻轻揽入怀中,如同他幼时那般。


    “傻孩子……”她轻抚他的背脊,声音温柔似水,“你父皇对你严厉,是望你成才,可你莫要逼自己太紧。”


    李承乾听到长孙皇后的话,心中却是平静得没有一点波澜。


    李世民若是真有那样好心,那么,他就不该在下朝后让李泰住进武德殿。


    他怎么也没想到,因为他在朝堂上提出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结果,李世民竟然提前让李泰住进了武德殿。


    武德殿是什么地方,难道李世民不清楚吗?


    这种操作,让李承乾心中对于李世民的不满更加地深了。


    而且,即便朝臣极力反对李世民,但李世民以皇帝舐犊之情全都给堵了回去,还扬言‘若有再在此事阻挠者,朕绝不轻饶’。


    李承乾想的事情更多,从宫中宦官口中得知,李世民不仅让李泰住进武德殿,还给他宫殿内配置的人数远远多于他这个东宫。


    甚至,出行配置逾矩了,与他这个太子没有什么差别。


    这样一来,宫中难免闲言碎语,说什么宫中有两个太子之类的云云。


    李承乾绝不会在此事上精神内耗,他想的是将来对付李世民狠一点,也就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至于李泰,他也绝不会轻饶。


    既然李世民将李泰推出来和他对垒,那么,他就要做好失去李泰的准备。


    皇权之争,向来如此残酷。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他相信,如果李泰成了皇帝,他李承乾肯定也会没命。


    毕竟,历史上他可是直言为了太子之位而杀子的人,这样一个狠人,他可不相信会轻饶了他。


    她稍稍退开,捧着他的脸,认真道:“你记住,无论发生什么,母后都会站在你这边。”


    李承乾眼眶微红,却没有卸下伪装,低声道:“母后,儿臣……真的没事。”


    长孙皇后心中一沉,她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柔声道:“没事也不要紧,母后在这儿陪着你聊聊。”


    “高明,我听你舅舅说,今天你在朝堂上表现得很好。”长孙皇后心中充满了自豪,为自己的孩子李承乾的优秀而自豪。


    李承乾却是谦虚地回道:“母后,那已经过去了。今日表现得好,明日不一定能够表现得好。”


    长孙皇后愣住了,她深深地看了一眼李承乾,转而提醒道:“高明,你父皇那边,或许,对你少了一些关怀,但他是因为政务繁忙,希望你不要对他产生误解。”


    李承乾沉默以对。


    如果真的政务繁忙,为何他对李泰是那样的好?真的像是一个父亲对待孩子的那种喜欢,难道,在他眼中,李泰才是他的孩子,而他不是?


    父子之情分,早已荡然无存。


    君不负我,我必不负卿。


    可若君负我,我必睚眦必报,十倍报之。


    “高明,如果碰到难事了,去母后那里,母后帮你。”长孙皇后笑着说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


    夜色渐深,烛光映照下,母子二人各怀心事地聊着天。


    长孙皇后数次欲言又止,李承乾当作没有看到。


    他已经猜测到长孙皇后想要对他说些什么,但他没有问。


    在这种事情上,他不想让步。


    毕竟,让他今后不要和李泰相争,即便他口头说了,难道李世民会同意吗?


    如果长孙皇后能够说服李世民的话,也就不会来到他这里来了。


    只是,她这次是以母亲的身份而来。


    毕竟,再怎么样,他和李泰都是长孙皇后的孩子。


    作为母亲,她不想孩子间为了皇位之争而重演亲子之间的流血斗争。


    这一刻,她不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只是一个心疼孩子的母亲。


    但李承乾现在能做得了什么呢?


    他李承乾没有错。


    长孙皇后也没有错。


    错的是李世民,是他高估了自己对事情的掌控力。


    他绝对没有想到将孩子进行养蛊,最后却是弄砸了。


    而且,他的灵魂来自后世,对于李世民,他也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


    相反,他感受到的是李世民的种种恶意,没有从李世民身上感受到作为一个父亲应有的爱。


    他也不想像李泰那样舔着脸去李世民面前献殷勤。


    他要做的就一件事,等待时机。


    到时候,玄武门之变,一战而定天下。


    最后,长孙皇后始终没有开口,心事重重地离去了。


    目送长孙皇后离去,李承乾心中轻叹一声,“在这皇宫内,唯一能够感受到的亲情,也只有长孙皇后了......至于其他人,不提也罢。”


    ......


    甘露殿。


    李世民刚刚处理完一些奏折,头也不抬地看向殿内角落处,“太子知道朕对卫王的厚待后表现如何?”


    从角落处趋步走出一个宦官打扮的人,躬着身,目视地面,恭敬地回道:“启禀陛下,太子举止行为与往常一样,未有异样。”


    李世民闻言,他的眉头皱得更厉害了。


    “真的没有?”李世民的语气加重了些。


    “小的不敢欺瞒陛下,确实没有。”宦官丝滑地趴在地上回道。


    “这是为何?”李世民低语,目露不解。


    趴在地上的宦官心里却是门清,这种情况,表明了太子不在乎。


    失望次数太多了,就会不在乎。


    以前,他也是有过类似经历。


    但这种话,他不敢和李世民说,生怕被安一个离间皇室父子之情的杀头罪名。


    李世民瞥了宦官一眼,摆了摆手,“继续盯紧东宫那边,朕要知道太子做的每一件事,说过的每一句话,看到过的每一个人,不能有任何差错,否则,朕必唯你是问。下去吧!”


    宦官叩头谢恩后,低着头,趋步后退至黑暗的角落,然后从门口处离开。


    李世民神情有些凝重。“究竟是太子城府太深?还是他这是以退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