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忽必烈“元世祖啊,等级制度没出路的。”

作品:《视频通古今,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胤禛是货真价实的皇族出身, 当然知道成皇之路有多么艰难!


    从小接受的精英教育、与众不同的见识和眼界、还要加上自身的努力和亿点点运气。


    果不其然,雍正的一番话一经出现,就瞬间刷爆了评论区!


    洪武位面。


    确定了这第五名是他——朱重八,朱元璋整个人都木愣愣的, 当场呆在了原地。


    可是......乞丐皇帝?


    朱元璋脸上还没来得及绽开的笑容顿时一僵, 笑容逐渐消失, 难道后世的人都这般喜爱开玩笑吗?


    虽然你们给我起外号是因为心里有我,爱戴我。


    可这个外号咱实在不喜欢。


    朱元璋:开心不起来。( σ''''''''''''''''ω'''''''''''''''')σ


    而大明的朝廷重臣和皇子们都激动不已,纷纷求见皇帝,他们大明的皇帝再一次上榜了,拍马屁要趁热乎的。


    头一份才能投皇帝所好, 要是等到明天早朝再恭贺陛下,只怕黄花菜都凉了!


    于是, 大明重臣和各位未就藩的皇子们聚集在一处,乌央乌泱的一齐拜倒在地:“恭喜陛下(父皇)上榜!”


    看到这一幕,朱元璋暂时将那个闹心的外号抛诸脑后, 一向威严逼人的脸上也绽放出了一抹笑容,能入选十大帝王,他心中自然也是开心和自豪的。


    “都平身吧!咱能在榜单上排到第五名,自然也少不了你们的功劳,咱不会自个儿居功!一会儿盘点咱的功过的时候,你们可要好好记住柳洹所说的话!”


    “争取将大明那些不好的地方再改进改进!让咱, 让大明,能更上一层楼!”


    “是!”


    柳洹:“大家说的没错,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情况下,朱元璋是如何披荆斩棘、一步步踏上皇路的呢?我们大致的了解一下。”


    【“元朝时期,统治者压榨百姓, 将国民分为四等人,其中汉人,尤其是南方汉人地位最为低下,而蒙古贵族无需劳动便可享受无尽的财富。


    元朝末年天灾频发。易子而食、饿殍千里,出生在那样的时代里,朱元璋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他出生在一个宁愿饿死也不愿意易子而食的好家庭里,这才保住了他的性命,使他最终走上了权力的巅峰。


    可好景不长,由于长期缺少食物,朱重八的父母兄长被活活饿死,世道艰难,连一块儿安葬的坟地都没有!


    那一年,十几岁的朱重八痛失家人,彻底成为了一个孤家寡人。


    也是从那时候起,他彻底看清了元朝的腐败和百姓的疾苦,亲身见证了在异族欺凌之下,汉人犹如牲畜一般。


    他无处可去,只能逃灾、乞讨,过上了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的凄惨生活。”】


    视频上,一个男孩家徒四壁,常常忍饥挨饿,他小小年纪便要去给村里的地主放牛。


    数年之后,元朝统治者昏庸腐败,而天灾人祸也接踵而来,百姓们食不果腹、易子而食,瘟疫爆发、白骨遍地,真是活脱脱的人间炼狱!


    而男孩也丧失亲人,只能孑然一身四处流浪,他穷困潦倒,自己一人艰难成长,但却一直咬着牙,努力在这个看不到希望的时代里存活下去。


    大秦。


    始皇帝和文武重臣看着这样惨烈的画面,都觉得心情沉重。


    “身为开国皇帝,前半生竟如此坎坷?”


    “元朝皇帝都在做什么?这么大的天灾,都不去赈济百姓吗?”


    嬴政眉头紧皱,面色铁青,一双黑眸中满是愤怒:“将百姓分为四等?汉人为最下等?!简直放肆!!”


    嬴政@忽必烈:“你们就是这样治理华夏的?朕早就说过,少数民族得到江山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朕也接受、认可你们。可为何你们得到了却不珍惜?竟然让百姓遭此大难?!还敢搞等级制度!真是无法无天!”


    大元。


    看到百姓的惨像,忽必烈正襟危坐、面沉如水,而今,再看到始皇帝的质问,他更是如坐针毡,讷讷不敢言。


    忽必烈:“因为我们蒙古人少,而华夏汉人多又疆域广阔,为了维系统治,我们这才……”


    刘彻:“办法总比困难多,你们就不能动动脑子?为何要用最烂的那个!”


    李世民:“我也不明白,等级制度不是拉仇恨、加剧百姓的愤慨吗?”


    乾隆@忽必烈“元世祖啊,等级制度没出路的。看看我们大清,也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可我们大力推动汉化,提倡满汉一家,虽然满族人也有亿些特权,但也比你这等级制度强多了。在这方面,我太爷顺治皇帝、皇玛法康熙皇帝就居功甚伟啊。”


    康熙位面。


    玄烨暗自点头,面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皇阿玛顺治改弦更张,协调满汉以人为本。


    高!实在是高!


    可他英年早逝,自己继承了他的未竟之志,登记数十载将其发扬光大,才巩固了大清的统治。


    这个孙子,虽然愚蠢,但实在嘴甜,看起来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会说话,你就多说一点。


    可乾隆的话,忽必烈一点儿也不信,他立刻回怼道:


    忽必烈@乾隆:“你少骗人了,所谓的满汉一家大概只是你们用来安抚汉人的口号而已,实际上满汉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我不用看都能猜到,汉人的待遇往往是比不上满人的。我们是明着分等级,你们是嘴上喊口号、实际上搞特权,又能好到哪里去?”


    乾隆@忽必烈:“……,反正,就是比你强!”


    忽必烈@乾隆:“行,你有能耐,你高贵,就会比烂是吧?”


    洪秀全:“行了,别吵了,我看你们就是卧龙凤雏、半斤对八两!”


    铁木真、康熙:……


    始皇帝怅然叹息,对这些少数民族统治者彻底不抱期望了。


    辱我汉人?安敢如此放肆!


    若非他年岁渐大,身体衰老了,再加上大秦统一之后要处理内部问题,不然,他早就打算继续开疆扩土了。


    真当他啃不下北方的匈奴之地吗?!


    大秦将士们如同嗷嗷待哺的婴儿,都想建功立业,封候拜将呢!


    “北方战事如何,蒙恬可有何进展?”


    而另一大边的大明王朝。


    朱元璋看着视频里年少的自己,双眼中似有泪光闪烁,他的嘴角无意识的抽动着,声音也变得颤抖了。


    “日子苦啊,爹娘、大哥,都没了~”


    他从未想过,登临帝位的他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回顾自己前半生经历的所有苦难,即使只是回顾,也让他痛彻心扉、泪从中来。


    “那时候日子艰难,真的人活不下去了,哪能想到会有今日!”


    朱元璋红着眼眶紧紧的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了什么,他刚毅的脸上满是追忆之色。


    而闻询赶来的马皇后和诸位皇子们也是心里一阵酸涩,历数多朝,有谁家的开国皇帝比老朱家的还苦呢?


    诸天万界的人们心中也感慨万分。


    而肖锋的解说还在继续……


    【“公元1353年,儿时伙伴汤和邀请朱元璋加入红巾军,要知道,当时的红巾军是跟元朝对抗最激烈的势力,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从此,开启了他波澜壮阔、堪称传奇的一生。


    从军后,朱重八英勇作战,不仅头脑灵活,又心性沉稳,他迅速从微末中脱颖而出,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能力!


    因为他有勇有谋,能力突出,再加上仪表不凡,郭子兴就将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了他,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后——孝慈高皇后马氏!


    郭子兴甚至还为他改了名字——朱元璋,字国瑞。


    至此,朱元璋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开始慢慢组建自己的队伍。


    彼时,元朝大限将至,各地起义军和其他势力开始逐鹿群雄,纷争一触即发。”】


    随着柳洹的声音落下,屏幕也在快速浮现出一幅幅精彩的画面。


    战场上,刀光剑影,乱箭如飞!


    朱元璋骑着战马犹如天神降临,他奋勇杀敌、所向披靡。


    血色弥漫大地,同样也染红了朱元璋的眼睛,他的眼眸满是冰冷和杀意。在一次次的厮杀中,他身上的气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丝微弱的帝王之气逐渐产生......


    大秦。


    嬴政将手中的竹简合拢,神色凝重的看着屏幕中的画面,他重新登上高台,负手而立,眼睛微眯。


    “在厮杀中成长,即使还极为弱小,但也算不凡了。这恐怖的威压,这朱元璋也是个硬茬儿啊!”


    “虽然还没有看到他的功绩和作为,可看他这出身和作风,是个难得的人物!”


    “起于微末,却能成就大业,有意思......”


    虽然嬴政知晓自己能够上榜,他感觉这件事儿十拿九稳,可一日不盘点他,他就难免有些遗憾,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由衷的欣赏朱元璋。


    从一届庶民到开国之君,在杀戮和战争中成长,这是个难得的人才。


    “扶苏,好好学学!”


    “喏!”


    扶苏俯身抱拳,脸色微微有些苍白,他信奉儒家,以贤明宽仁治国,可看到朱元璋的悲惨经历后,他也学到了一些东西。


    这一刻,他深深地意识到了父皇的用意。


    那就是,在某些时候,一味地宽仁温和并不会起到任何作用,不仅不利于治国,还会让别人觉得你软弱可欺,反而会变本加厉的欺负你。


    他可以宽仁,但宽仁往往和拳头联系在一起,若是拳头够硬,他宽仁温和,敌人也会知难而退,不敢进犯;若是拳头软还要宽仁,那就是草包!


    敌人可不会因为你宽仁温和而秋毫无犯,你傻别人可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