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我送同行去享福!
作品:《视频通古今,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老实说, 老朱这一生真是无法复制,简直就是标准的“男主模板”。自身家世低微,通过努力与贵族千金相知相爱,而后又被上层首领猜忌, 不得不率领心腹离开, 组建势力, 最终鼎定天下成为开国之君。
啧啧啧,像这样开了外挂的人生,说他不是男主角,那谁是男主角?
【“随着老朱的威望不断加深,红巾军内部势力也错综复杂, 一些人渐渐的开始忌惮他,甚至处处牵制他。
朱元璋也并非庸人, 察觉到红巾军上层们那微妙的态度以后,他有些心寒,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野心。
既然别人容不下他, 那他就决心发展自己的势力,自己当家做主,他要改天换地!”】
视频中,画面一转。
已经颇具威望的朱元璋负手而立,遥望着远方灯火辉煌的红巾军主帐,听着里面的争吵归于平静, 他眯起眸子,脸色忽明忽暗。
“乱世将至,诸侯并起,红巾军内部势力却都心怀鬼胎,宛如一盘散沙, 长此以往,难成大事!”
“既然你们容不下我,那咱……就自己干!”
“天下纷乱,众生皆苦,咱绝不能让百姓再继续吃苦!”
说完,他的眼里迸射出无限的希望和强烈的信念。
嬴政@朱元璋:“有志气!这般的怜惜百姓、爱民之心!好一个朱元璋!好一个大明,仅凭这一点,你已经是个合格的帝王了!”
刘彻:“啧,这可是始皇帝第一次如此夸赞上榜的皇帝,看来这位洪武大帝很有其独到之处。”
杨坚:“少数民族统治河山,哎~,这老朱所处的时代与我极为相似。我也很看好他!(?˙▽˙?)”
刘邦:“哼,我也是出身卑微,历尽艰辛创建大汉,凭啥不是我上榜?都没看到功绩呢,大家凭啥都夸他?我不服气!?(╬???)?”
朱棣@刘邦:“我怎么闻到一股酸味儿?你是不是掉醋缸里了?嘿!等盘点我爹的功绩的时候,肯定让你心服口服!”
康熙:“我们大清是大明后面的朝代,对于洪武大帝,我们确实不好说什么,不然也不会评价他是“远迈汉唐”,你们继续往下看就知道了!”
画面不断变幻着,盘点的声音也变得跌宕起伏。
【“公元1353年,朱元璋带领一众心腹脱离红巾军,率领队伍返回家乡组建自己的势力。
在此期间,他招募了年少时的伙伴,闻言,同乡、邻村的有志之士纷纷来投!一时间,朱元璋的势力暴涨,缓慢稳定的发展下,他逐渐拥有了与其他势力相抗衡的实力。
而后,他南略定远,招抚民兵三千,又率领着这支队伍向东推进,继续攻破元军残余军队。
多次征战大胜,朱元璋等人士气大涨,并得到了一批善于谋划、骁勇善战的谋士和将领。
虽然前半生凄惨痛苦,但是朱元璋并未沉沦于苦难之中,反而暗自蛰伏,等待时机。
至正十六年,朱元璋率军攻下集庆,并将其改名为应天府。
有了属于自己的根据地以后,朱元璋奉行谋士朱升的策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实力迅速得到扩张。
至此,朱元璋帐下聚集了李善长、刘伯温、朱升等优秀谋士,以及徐达、汤和、常遇春、李文忠、蓝玉等一大批卓越武将。
可谓大势已成。】
刘伯温:“优秀谋士?没错,是我,就是我!嘿嘿!”
徐达:“嘿嘿,俺也被点评了!跟着大哥混,除了能天天吃烧鹅,还能上盘点,这波不亏!”
常遇春:“陛下位列十大帝王之五,咱们这群老兄弟也不能拖后腿不是?哈哈~,嗝……”
明初文臣武将们:附议!
嬴政:“一个优秀的帝王,手下自然有一批能臣追随。”
辛弃疾:“唉,区区不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可惜,无人赏识,悲哀啊!”
岳飞@辛弃疾:“皇帝不杀你,你就知足吧,还要什么自行车?羡慕二字,我已经说倦了!”
赵构:嗯?这岳鹏举对我有意见?
汉武帝位面。
刘彻深深的注视着辛弃疾的评论。眸子微眯,喜不自胜。
这人的名字和霍去病的如此相似,又文武双全,看来,也是个难得的人才。
既然他在自己的位面中不受重用,那自己可以让他来大汉嘛,格局打开,别局限于自己的位面。
北方匈奴、南方百越、乃至于航海之路,总有一个适合他。
反正都是在建功立业,有何必拘泥于是在哪个位面呢?
刘彻@辛弃疾:“莫非,你是霍去病的异姓兄弟?可惜,我的冠军侯还没出生呢,不若,你来我大汉?”
辛弃疾:??!
赵大疑惑、赵二疑惑……
辛弃疾:说实话,那一刻,我还是蛮心动的!
只是,我购买不了穿梭符,泪目!
怀着一腔报国的热忱,辛弃疾当即脑洞大开:
辛弃疾@柳洹:“什么时候盘点个文武全才榜,不然我购买不到位面穿梭符,实在影响本人的发挥!”
赵匡胤@辛弃疾:“咳咳,你是我大宋的人吗?”
赵光义:“怎么抛弃国家,转投他人怀抱?”
辛弃疾:“我乃大宋之人,可空有一腔报国之心,却无明君赏识。另外,我这也不是抛弃国家,大汉、大宋一脉相承,我那是溯本回源、建功立业,为保护国家贡献出自己微薄的的力量!”
赵匡胤、赵光义:想要阻止,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还没等众人继续水评论,视频话锋一转,配乐也变得曲折悠长。
【虽然手下能臣武将云集,但是,此时的朱元璋并没有志得意满,自以为高枕无忧。
他的西边,还有比他强大数倍的敌人陈友谅。
至正二十三年二月,在朱元璋营救小明王韩林儿之际,陈友谅率六十万大军进攻洪都。朱文正在兵少将寡的情况下,努力率领将士们坚守了八十余日天,终于等来了朱元璋的救援。
七月,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进行了华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上大决战。
虽然兵马比不过陈友谅、处于劣势,但在三十六天的激烈交战中,朱元璋充分利用小船灵活的长处,使用火攻,最终解决了这一生死大敌!
朱元璋以少胜多,大胜而归,于是,他收编了陈友谅的人马,占领了其管辖的地盘,实力得到了增加。” 】
话音刚落,视频再次一转。
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场画面出现在诸天万界眼前!。
装载着粮草辎重的水船出现在一望无际的湖面上,朱元璋身着冰冷的盔甲,脸色凝重地望着敌方那个强大的首领。
“元朝祸乱九州,诸侯割据一方,百姓苦不堪言,我朱元璋再次立誓,定要让天下一统,还百姓一片清明!”
“尔等,随我冲杀!”
“杀!!!”
“杀!!!”
将士们激动振奋的喊杀声,天地都为之震颤。
画面一转。
陈友谅兵败奔逃,混乱之中这个志娇倨傲的男人被乱箭射中脑袋,从而一命呜呼
然后,朱元璋开始收编降兵......
【“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被文武百官推崇为吴王。
二十五年,朱元璋攻打张士诚,并陈列重兵包围平江城,同时,朱元璋派人迎接小明王韩林儿,但在渡江时船只沉没,小明王也不幸遇难。
二十七年九月,平江城破,张士诚自缢而亡。
同年,割据浙东的方国珍表示愿意投降,至此,朱元璋基本统一了南方地区。
二十七年十月,朱元璋发布《谕中原檄》,并命徐达、常遇春率军二十万北进中原。
徐达率兵取山东,攻汴梁,然后挥师潼关。
公元1368年,四十岁的朱元璋于南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明,年号洪武。
时至今日,一位当过放牛娃、和尚、乞丐,一生颠沛流离、历经了世间诸多苦难的男人,终于登上了人间至尊的位置。
二十五岁参军,四十岁称帝,十五年间风云变幻,终成一代帝王。
这位洪武大帝给了无数底层百姓树立了榜样,堪称时代的气运男主角。”】
曹操:“水上交战,火攻?我又想起了那件伤心往事。”
孙权:“啊!我知道,赤壁之战嘛,那是我们东吴的高光时刻!”
刘备:“那一战后,曹贼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而我们借此胜役发展各自势力,从此互相牵制,曹贼再也不能一统天下了。”
陈胜:“哈哈哈,说的对,凭什么贵族可以欺压我们?我偏不信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吴广:“兄弟等等我,我等可举大旗共谋大事!纵然身死,也算不白来这世间走一遭。”
看到这两位前辈,刘邦当即留着胡子,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
萧何、曹参都去享福了,我也送你们去享福,这些反秦同行们,一个都不能少!
刘邦@嬴政:“政哥,这陈胜和吴广会起兵反秦,还搞“篝火狐鸣”的封建迷信,您快把他们抓起来!”
大秦。
始皇帝猛地站起身来,大步登上高台,他面沉如水,但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一双黑眸浮现出无尽的威严和怒意!
“王贲!”
“传令下去,将各郡、县的守城军队调动起来,若有人蓄意谋反,立刻出兵镇压!”
“若有六国余孽暗中谋划、趁机作乱,就地处决!”
听了始皇帝的话,王贲微微一愣,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了,连忙应道:“喏!”
“另外,即刻寻访将此二人所在,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