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同行,牛啊!我服了!

作品:《视频通古今,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看着视频里催马扬鞭、战无不胜的自己, 李世民心中的那团原本已经熄灭的火再次燃烧了起来。


    这一刻,他仿佛间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活力无限, 但却同样的野心勃勃。


    而旁边的长孙皇后也注视着屏幕上的画面, 笑容温婉, 她与李世民是年少夫妻,一路上相互扶持才走到今日,李世民的功绩中也有她的一份功劳。


    而今, 她的丈夫、儿子都上榜了,对一个妻子、母亲来说, 这无疑是最大的荣耀。


    “前半生朕都已经知晓, 也不想再回顾了。现在就让朕看看, 未来会发生什么!


    朕是如何带领大唐走向崛起?又给大唐带来了怎样的辉煌?”


    李世民神色平静地看着视频, 目中含着无限的期待。


    虽然, 他估摸着父皇的位面今日只怕不太平静。那个时代里, 李建成、李元吉可都还好好的活着呢,如果他们看到了视频, 那么必定会对自己出手,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


    可现在,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自己已经成功过一次,其他的, 就交给天意吧。


    自己杀了他们一次, 如今,他们也杀自己一次,算是扯平了,往后便在不同的世界里各自为帝, 谁也不欠谁的。


    只是,他神色恍惚的想到,无论如何,他们几个终究不能再做回亲密无间的同胞兄弟了。


    而大唐的百姓们也停下手中的活计,好奇的抬起头注视着盘点,期待着柳洹解说自家皇帝的功绩。


    评论区:


    嬴政:“灭秦国?擒其薛仁杲?这个秦国怎么不姓嬴?”


    嬴稷:“每日一问,今天大秦复国了吗?哦,没有?打扰了。”


    刘邦:“前半生已经看完,寥寥数语就能看出这李世民的不凡之处,是个难得的后辈子孙!”


    李渊:“建成~、元吉~,玄武门之变,唉~,怎么如此?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杨广@李渊:“好啊!阿婆面,你个混蛋,我娘待你不薄,我可是你亲表弟,你不做人吗?竟然伙同你儿子篡我家的皇位?”


    乾隆:“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家骨肉相残、兄弟阋墙的“玄武门继位制度”属于因果循环?”


    李治(十大帝王)@乾隆:“去去去!你们家才是“玄武门继位制度”,我明明是名正言顺的登基为帝。”


    雍正:@李治(十大帝王):“可是你家确实喜欢发动兵变,像你这样顺利继位的才是奇葩!另外,欺负孩子算什么本事?”


    康熙@李治(十大帝王):“对对对,我儿子说的都对。我家的后辈可兄友弟恭了,根本干不出这种事儿。”


    乾隆:得意洋洋,果然是爸爸最爱我!


    视频中,再次传来柳洹的声音:


    【30岁:突利可汗归降,灭梁师都,完成大一统。


    31岁:发动10多万兵马开启灭东突厥之战。


    32岁:灭东突厥,牂牁、党项附唐,俘颉利可汗到长安献俘,以报当年渭水之盟的耻辱。同年,北方全体部落尊奉李世民为天可汗。


    至此,成就了天可汗的霸业,“天可汗”之称是少数民族对一个帝王的最高赞誉,也是华夏中原王朝的帝王首次获得这一最高美誉。


    此时,日本也第一次派遣唐使入大唐,朝拜唐太宗。


    33岁:重申死刑五奏,继续开疆拓土,巩固大唐疆域。


    34岁:焉耆王遣使入贡,铁勒契苾部归附大唐。


    37岁:平吐谷浑。


    40岁:松州之战大败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大惧,率部退出党项、白兰羌、吐谷浑等地,并主动派遣宰相禄东赞携重金到长安谢罪,并请求和亲。


    42岁:灭高昌,生擒国王到长安献俘,设立安西都护府。


    43岁:击败薛延陀,册封百济王。同年,将宗室女嫁给松赞干布为王后。


    44岁:击败西突厥咄陆可汗,并将其废除,改立乙毗射匮可汗。


    47岁,御驾亲征高句丽,高句丽地势险要,再加上他们修建的抗唐千里长城起到作用,唐军作战五个月仅夺取了十座城池。


    48岁:彻底扫灭薛延陀,同年,北方全体部落觐见唐太宗并宣誓效忠,在蒙古高原包括贝加尔湖流域的各地区设州,将部落私兵改为帝国军制。


    至此,将外蒙古高原、贝加尔湖首次纳入华夏版图。


    49岁:派水陆两军清扫高句丽,高句丽国王派王子觐见唐太宗、请求宽恕。同年,灭龟兹,设置燕然都护府,开参天可汗道。


    50岁:作《帝范》,松外蛮附唐,契丹首领曲据内附,阿史那贺鲁投降大唐,置松漠府、饶乐府……


    51岁:攻打车鼻可汗,突厥各部纷纷投降。唐朝在其地设置新黎等12州,分隶云中、定襄二都督府。


    同年,崩!


    最终,这个一生灭国无数、堪称开挂的男人,他的传奇在五十一岁时落下了帷幕。】


    看到这大篇幅的解说,一时间,无数怀有雄心壮志的皇帝都被这长长一串的功绩给刺激到了。


    百姓们也目瞪口呆,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播放的一幕幕画面。


    这一系列耀眼的功绩足以让无数帝王为之激动,有人终其一生也只不过能达到其中一点,可这李世民,竟然达成了武皇帝的所有目标?


    这一刻,诸天万界的皇帝们都流下了羡慕的泪水,默默地给李世民竖起了大拇指。


    这个同行,牛啊!我服了!


    大秦。


    嬴政的眼里也罕见地露出了一丝惊讶,灭国无数、各部落归附、天可汗、天下共主?


    凡是胸怀大志的皇帝,一定都有开疆拓土的愿望。


    嬴政也不例外,他黑眸微眯望向遥远的地方,眼中迸射出无限的野心。


    “世界如此广阔,今日方知天高地厚......朕定要让大秦的黑水旗插在每一寸疆土之上!朕,也要成为真正的天下之主!”


    他转而注视着大工师:“出海的船只建造的如何了?”


    大工师躬身行礼:“禀陛下,有百越工匠的协助,船只将要制造完成。”


    “嗯……,传旨,命临邛卓氏、乌氏倮、巴寡妇怀清入宫觐见。”


    汉武帝位面。


    刘彻也被这一系列的功绩晃花了眼,他沉默片刻,方仰天大笑:“哈哈哈,好啊!天下共主?他李世民坐的,朕如何坐不得?”


    他望向遥远的北方,心中的野心几乎要透过空间的限制,直指北方草原上的匈奴人,他长身直立,威严的眼眸流露出缕缕彻骨的寒意。


    “匈奴!吾与你必有一战!”


    评论区中也一片欢腾:


    朱棣(航海先驱):“不愧是唐太宗,果然是恐怖如斯啊!动不动就灭个国、生擒人家国主回来当俘虏!这怎么感觉跟抓只蚂蚁一样简单?”


    朱高炽@朱棣(航海先驱):“唐太宗一生武功彪炳史册,不愧是上了榜单的皇帝,真是佩服万分!不过,爹你也很优秀。”


    刘邦:“看了李世民的前半生,我只以为他是个德行有亏的武将,看了后半生以后,打扰了!原是我不配!(/_\)大怨种”


    魏征:“恭喜陛下上榜,为帝者,万不可生出骄傲之心!”


    李治(十大帝王):“我就知道父皇一定榜上有名。父皇棒棒!”


    李渊:“老二这皇帝当的,好像,也不错,稚奴也挺好。只是,我立的太子是建成啊!他也不差,唉~”


    李世民@李渊:“父皇您终于认可我了!自从玄武门之事后,这是你第一次夸奖我。喜极而泣gif.”


    李建成@李世民:“你怎么读的书?会不会抓重点?父皇的意思明明是我才是太子,若是我当了皇帝也未必比你差!”


    李元吉@李世民:“逆贼!你别得意。我都听后世的人说了,你的“玄武门之变”能成功是因为我们毫无准备,才在措手不及之下被你埋伏。如今我们二人已经点齐兵马,明日一早,就可以知晓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看着同胞兄弟的唾骂,李世民沉默了几息,眼中似喜似悲。


    对于这两个兄弟,他又爱又恨,与其争夺的时候恨之入骨,如今他已然登上帝位,更多的就只剩下怀念和遗憾了。


    遗憾生于皇家、不得不手足相残,遗憾兄弟几个都胸怀大志、不甘屈居人下,最终才刀剑相逼。


    若是他们都甘于平凡、选择认命,那么,也不会走到这般惨烈的田地。


    良久,他长舒了一口气,若是诸天投影早点出现就好了,他们也不至于如此……


    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不必等了,我已经猜到了结局。我杀你们一次,你们也杀我一回,如今我们在各自的位面里当皇帝,也算是谁也不欠谁的。”


    李建成、李元吉:……


    这是什么意思?和解了?


    这种缓和关系的表达真是突如其来,让人摸不着头脑。


    兄弟二人横刀立马,看着被兵卒们重重围困的李二,神色颇有些犹豫。


    现在这种情况,我们还如何对待李世民?


    生擒?还是就地诛杀?


    生擒的话,他们俩如何咽的下心中那口气?


    可若是就地格杀?李世民都说了这样的话,若是杀了,会不会显得他们太过于强势无情?


    心中这股莫名奇妙的负罪感是怎么回事?


    正在这时,有人异军突起,导致评论区画风突变:


    李忱@李元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休要辱我太宗爷爷。”


    李元吉@李忱:“你又是谁?看你的模样,似乎是李唐的后辈,祖宗的事,小孩不许插嘴!”


    李忱@李元吉:“区区不才,在下正是李唐后辈,人称“小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