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李家这么做,不寒碜!
作品:《视频通古今,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这倒也是, 身为一国之君,有如此大的权利,却还愿意主动约束自己, 这样的皇帝堪称是凤毛麟角。
评论区中, 不少历朝历代的忠正之臣都表示实名羡慕:
岳飞:“唉, 若是官家能虚心纳谏,少听那些投降派和主和派的话,何愁不能收复我大宋失地?臣有一腔报国之心, 只可惜主君不听,为之奈何?”
赵构:“??勿cue, 感觉有被冒犯到!”
赵匡胤(十大帝王)@岳飞:“什么!大宋失地?你来说, 大宋到底发生了什么?”
辛弃疾@岳飞:“岳武穆, 你我当真是同病相怜呐, 何时官家才能亲贤臣、远小人, 听进我等的肺腑之言啊?如今佞臣当道, 我等报国无门啊!”
赵光义@辛弃疾:“官家?合着你也我大宋的臣子?报国无门?这帮混蛋子孙,到底做了什么!我也不求他们能增光添彩, 但也能不能别给我丢人?”
赵恒:“我也是,我这张脸啊,现在一定绿哇哇的、蓝叽叽的。自从听了徽钦二人的那些个破事儿以后, 我这小心脏啊,已经再也经受不住任何刺激了。”
赵构:“老祖宗, 冤枉啊!我是真的什么也没做!还收拾了我爹和我皇兄留下的烂摊子。”
雪乡二人组:??
别吹牛, 我们还不了解你?你确定你有这么大的能耐?
呵!不见棺材不落泪!怎的,什么仇什么怨,大臣们还会凭空污你清白不成?
赵匡胤只觉得自己的心瞬间跌倒了谷底,看来大宋后期绝对烂到了泥里, 还是别问了,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小心脏能不能承受的了。
好在,柳洹又开始继续解说:
【只是人无完人,唐太宗李世民也有一些过失。
华夏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分裂时代是由隋文帝统一的,但是经过多年的割据分裂,各个实力都在独自经营和发展,因此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和地域民族的心理认同感,胡俗或多或少的对汉民族的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隋文帝一统华夏后重塑汉文化,大到政治制度,小到社会风俗,他都进行了改变,还制定了十恶不赦之罪。
“十恶”分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其中内乱是指亲属之间通奸或强·奸。
也就是说,早在唐太宗李世民之前,隋文帝就早已经规定,不允许亲属之间存在不正当关系,无论在当时的社会情况,还是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一点都是正确的,是文明的进步。
可唐太宗却反其道而行之,将弟弟李元吉的王妃纳入后宫,在这里他明显触犯了“内乱”,不管是出于政治考量还是其他因素,这个行为都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后来唐高宗李治将父亲的才人武则天纳入后宫,但武则天属于妾室,暂且不提。可此后的唐玄宗李隆基也将儿媳妇纳入后宫为贵妃,要知道,当时他儿子还活的好好的!
我们很难评价,李隆基的行为是不是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影响,李世民的错误表率给了李隆基“内乱”的借口,让文明又重归野蛮。
虽然李唐有部分鲜卑血统,可这不是他们“内乱”、在文明时期里延续落后思想的理由,唐太宗的行为极大阻碍了汉文化的重塑,几乎让隋文帝的努力毁于一旦。
此外,唐太宗曾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因此,在与吐蕃和亲之际,除了和亲公主外,大唐还送去了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等书籍 (虽然这一部分技术不属于核心技术)。这些书籍推动了吐蕃生产技艺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大唐与吐蕃之间的差距,为后人埋下了不安定的隐患。
在此,我觉得有必要提醒各位皇帝:和各少数民族相比,华夏的文化、医药和生产技术都遥遥领先,对于我们的技术,一定要珍之慎之,并不建议各位外传。因为一旦双方的差距缩小,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战争,来之不易的和平一定会再次被摧毁。】
送技术给敌人,对方学会后反攻华夏,这不是反向资敌吗?这样的事也不少,大家都是聪明人,一点就通。
更何况唐太宗送的东西也不甚重要,不属于核心技术,因此大家对他也没有什么大的意见。
可这纳亲属的正妻入宫,这一点就有些尴尬了,诸天万界的人们都表示看不下去:
王阳明:“唐太宗文治武功确实足以服众,可确实私德又亏,往大了说,这就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杨坚@李世民:“乱世中也就罢了,可我已经提前颁布律法来规定社会风俗,你为何还要行此等事?看来你们家胡化的程度很深啊!”
程颐:“不错不错,隋文帝在前,已经规定了不许“内乱”,唐太宗随后就做出这等事来,让文明又重归野蛮,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了。”
王夫之:“唐太宗这一行为让我想起了明惠帝鼓吹一千多年前的井田制,都是在先进的文明时代中延续落后的思想,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
看到满屏都是大家的批评,李世民颇有些脸热,他涨红着脸,嘴巴艰难的蠕动几下,终究还是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唐太宗根本不敢看妻子和孩子们的脸色,生怕他们用怪异的眼光看待自己。
在妻子和孩子面前被公开处刑,简直让他无地自容。
他哪里知道隋文帝的“十恶不赦”之罪还有这些深层次的意义,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内乱”竟然是不文明的。
李世民表示十分委屈,他在大殿中来回踱步,不由自主的唉声叹气。
李世民:“那个,我确实没领会到隋文帝的真实意图,也从未想过他这是在重塑汉文化,唉~,此事是我的过错。”
见他认错的态度良好,诸天万界的人们也暗自点头,瞧瞧,这就是唐太宗的气度,不反驳不狡辩,知错就改。
反观之,有些皇帝功绩只有一丁点儿,却刚愎自用、根本听不进旁人的意见。
看人家这堪称教科书式的认错态度,活该他登上十大帝王榜单!
而唐高祖位面。
李建成和李元吉也面面相觑,这李二绝对是逃不过此劫了,可秦王妃长孙氏该如何处置?
本来他们也打算将其纳入府中的,可如今却是不成了。
若是柳洹没说十恶不赦之罪也就罢了,可如今她已经提到这是不文明的,如果他们还明知故犯,这不是变相承认他们李家是野蛮人吗?
那可不行,为了巩固李唐的江山,他们必须是纯正的汉人,否则也不会自称是道家祖师爷老子李耳之后,还为李耳立庙,追封其为玄元皇帝,称之为“老君”。
南北朝以来,世家门阀如过江之机鲫,没有个好出身会被人瞧不起的。
于是老李家也不得不现实一些,给自己找了一些了不起的祖先,以证明李唐血统的高贵,这些都是基本操作,没毛病!
更何况那汉高祖还宣扬自己是赤龙所生呢,虽然他这么说,可谁会信呢?
都是为了维护统治,我们老李家这么做,不寒碜!
虽然李世民认错了,可还有人在外面欢快的蹦跶呢。
你说的是那个在儿子活着的时候,就明目张胆的将儿媳妇纳入后宫做贵妃的唐玄宗李隆基?
不提也罢!
不用想都知道,只要大家敢问,他一定会说“太宗皇帝可以,我又有何不可?”
到头来肯定还是李世民的锅,李二本人才不会这么傻,他恨不得大家都忘记此事,也好让他的过失减轻一些,不至于那么难堪。
更别说这人还是个杠精,即使错了也不会承认的。
汉武帝位面。
对于李世民的表现,刘彻表示极为赞赏,他连连点头,对安坐在对面的卫青道:“若是没有隋文帝重塑汉文化在前,这唐太宗的排名还可以往前提一提,如今,也算可惜了。”
闻言,卫青却转而笑道:“陛下何不换个角度想想,虽然唐太宗“内乱”,阻碍了汉文化的重塑,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可他依然凭功绩位列第四名。”
“嘶~”
照他这么一说,刘彻也反应过来了,他摸了摸下巴,由衷的佩服道:“看来这柳洹对唐太宗的评价极高啊,真是恐怖如斯!”
……
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柳洹便播放最后一部分视频。
画面逐渐浮现,李世民身着黄色龙袍,龙行虎步的走上那至高无上的皇座。
他是当之无愧的、天生的帝王之才,他的双目犹如闪电一般看向大殿中服饰各异的人们。
大殿中的人们或虔诚的低头跪着、或双手交握四下打量,都被龙椅上散发的帝王威压所震慑,这些浑身发颤的异族人都纷纷恭敬谦卑地行礼:“见过大唐皇帝,见过天可汗!”
“尔等免礼!”
然后,这些来自于各部落的异族人纷纷向大唐皇帝献上自己带来的宝物,生怕落后于人。
而站在两旁的文臣武将们,皆昂首挺胸,眼里充斥着骄矜与自豪。
而后画面一转,又开始为大家展现鼎盛时期的大唐首都长安。
繁华的街道上,行人如织。
衣着光鲜的大唐贵族领着昆仑奴招摇过市,回到府邸之后,细心柔顺的新罗婢赶紧上前伺候,闲暇时还可以惬意的欣赏菩萨蛮的歌舞。
普通百姓们也生活富足,笑容满面。
万家灯火,富裕和乐,一派繁华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