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劈头盖脸的指责

作品:《九零:被瞧不起?呵呵我成功上岸

    郑荣真好奇,到底什么事,能让自视甚高、自以为是的李书记放下身段,主动来找他谈。


    再抬眼看向封建华时,郑荣眼中闪过不耐,他皱眉问道:“你方才说,还有什么事来着?”


    封建华也是个人精,很懂得察言观色,郑县长这会儿,明显心不在焉,此刻提要钱的事,估计也是不了了之。


    他之前,确实听到点风声,说郑县长和李书记在常委会上,意见相左,闹得有些不愉快。


    现在看来,传言为真啊!


    要知道,以往郑县长接李书记电话时,总是和颜悦色的,从不像今天这样打官腔。


    不过,这都是领导之间的事,他这种小卡拉米,还是少打听的好。


    “没、没事,我说完了,郑县长,要不我先走?”


    果不其然,见他如此识趣,郑荣脸上露出笑容。


    “行,建华同志,你先过去吧!”


    封建华走后,郑荣想了想,给赵为拨过去。


    “县长,您找我?”


    “嗯,李书记刚来电话,要过来谈工作。你看看,接下来哪个行程,能往后推一推。”


    赵为略微迟疑,这两位,不是闹掰了吗?这么快又要当面谈了?


    尽管心里犯嘀咕,手上的动作不慢,翻到行程表,迅速回道:“县长,您看现在可以吗?十点半的会,可以推到下午,不过……这样的话,后面的行程会有些赶。”


    郑荣沉吟片刻,“就这么办,你记得通知李书记一声。”


    说完,直接挂断。


    郑荣的手,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实在好奇,李小南主动上门,究竟要唱哪一出?


    最近县里风平浪静,并没听说,她分管的领域,有什么重大突破或是棘手难题。


    另一边,挂断赵为电话后,李小南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明明一句话,就能定下的事,非得绕一大圈,让秘书给回电话。


    收拾好文件,李小南站起身,理了理衣襟,神情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无论郑荣摆出什么姿态,她今天要谈的事,关乎广南下一步发展,必须得拿下。


    赵为早早等候在门口,甚至比以往更加恭敬。


    李小南笑着点头,“辛苦赵秘书了。”


    “您这是哪的话,”赵为故作诚惶诚恐,“这都是我份内的工作,李书记,您请进,郑县长已恭候多时。”


    “恩,”李小南应了一声,步履沉稳的走进去。


    郑荣此刻,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低头批阅着文件,似乎完全沉浸其中,没听见开门的动静。


    李小南知道,这就是下马威。


    她神色如常,手里攥着几份材料,站在郑荣办公桌前,就像下属一般,静静的等候。


    郑荣又不是真聋,怎么可能听不见脚步声。


    确实如李小南所想,他就是要压一压她的气势。


    只是没想到,咱们这位李书记,一如以前,还是那么沉得住气,在表面工作上,挑不出一丝错处来。


    郑荣明白,这招儿对她没用,反而让自己落了下乘。


    在批阅完的报告上,签下‘已阅’两个字后,像是刚发现眼前站着个人,他不紧不慢的抬头,脸上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惊讶。


    “哟,李书记到了?这个小赵,也不招呼一声,就让你在这站着,我非得批评他两句。”


    话音未落,戏已做足。


    他伸手就要拿起座机听筒,作势要拨号。


    李小南微笑,抢先一步开口:“郑县,您可别错怪赵秘书。


    是我看您正全神贯注,怕扰了您的思路,您日理万机,每一分钟都很宝贵,我等会儿是应该的。”


    “啊?”郑荣拨号的手,顿住半空,随即又露出无奈之色,“你呀你,又不是第一次来了,站着干嘛!来来来,沙发这边坐。”


    两个人落座后,赵为适时进屋,送来两杯温茶,又飞快的闪身走人,像是很怕挨骂似的。


    李县长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才开口道:“说说吧,找我什么事?”


    李小南将一份材料,推到他面前,“您先看看。”


    郑荣拿起,简单翻了翻,是临港街道相关产业的情况,临港作为经济重镇,这些材料,他看过不下十回。


    他不明白,李小南是何用意。


    没有兜圈子的心思,他直接问道:“怎么了,经济指标完成的不错,李县长,对此有什么疑问吗?”


    他知道,李小南下去调研的事,但哪个县领导,不下去调研?


    去临海这种经济重镇,八成是走个形式,因此,他并没有在意。


    “郑县,经济数据只是表现,”李小南摇头,声音里带着一丝担忧,“我前两天,去了临港街道。”


    “嗯,”郑荣点头,示意她继续说。


    李小南皱眉,“情况比我想的,还要复杂,产业布局十分混乱,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什么都搞,什么都没搞明白。”


    “哦?”郑荣不以为意,姿态极其放松,“临港底子厚,家业大,看着难免杂了点,但每年各项经济指标,不都完成的很好嘛!”


    “好?好什么好?还能好多久?”


    李小南的声音陡然拔高,她看向郑荣,先前的客气和委婉全部消失。


    “郑县,如此混乱的产业布局,企业各自为战,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上下游产业链!


    原材料采购成本降不下来,技术升级更是没有,营销渠道分散混乱,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她身体微微前倾,手指在报告上重重一点,仿佛要点醒眼前的人:“这种低效的模式,毫无竞争力可言,总有一天,这些企业会被市场淘汰。


    郑县长,如果您认为,虚假的繁荣,也叫好的话,那我无话可说。”


    郑荣能做到县长这个位置,虽然性格上,有些小毛病,但绝非庸碌之辈,在经济领域,也有些建树,自然有判断力。


    正因为这样,他的脸色不算好看。


    被李小南劈头盖脸的指责,他本应该发怒,但他却敏锐觉察到,临港街道漂亮数据背后,所蕴藏的危机。


    他脸色依旧沉稳,但眼中那股不以为意,骤然消失。


    郑荣掏出烟盒,磕了一支出来,他狠狠吸上一口。


    因为懂,才不得不承认,李小南说的这些,绝非危言耸听,而是极有可能发生的、却被他忽略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