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洪武亲临(6000字大章)

作品:《大明:五煦之力,你拿什么挡?

    这几乎是所有在应天府熬过了一个诡异停摆期的文武官员们,心底最真实、最迫切的呐喊。


    一连数日,紫禁城如同被无形的寒冰封冻,那象征着帝国心脏跳动的早朝钟鼓声,寂然无声。


    流言如同野火燎原,在官署、在府邸、在茶肆酒楼的角落里疯狂滋长,搅得人心惶惶。


    是龙体欠安?


    还是……那最令人不敢深思的、关乎帝国最高权柄的滔天巨浪已然在深宫之中掀起?


    宫门终于在昨日傍晚传来一道石破天惊的谕旨,字句简单却重逾千斤:“明日早朝,如常。”


    短短六字,瞬间引爆了整个京城官扬。


    这一夜,应天府无数朱门府邸内,灯火彻夜未熄。


    平日里或沉稳持重、或精明干练的朝廷大员们,此刻皆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铺着厚厚锦毡的卧榻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沉重的眼皮一次次合上,又被脑海中翻腾的惊涛骇浪猛地掀开——明日,明日!


    那奉天殿的最高处,那张象征着九五之尊的蟠龙宝座之上,端坐的将会是谁?


    是那位他们早已熟悉其雷霆手段、鹰隼般锐利眼神的永乐皇帝陛下朱棣?


    还是……某种他们不敢宣之于口,却在心底反复揣测的可能?


    大明开国不过数十年,靖难之役的血腥犹在眼前,难道这“第二届”皇位争夺战,竟在无声无息间已然尘埃落定?


    是朱老四被尊为高居九重的太上皇,颐养天年?


    还是朱高炽、朱高燧兄弟俩“谋朝篡位”的惊天图谋功败垂成,沦为阶下囚徒?


    一切的谜团,一切的惊惧与期待,都将在黎明破晓后的奉天殿内,揭晓最终的答案……


    ……


    寅时刚过,天幕依旧沉黑如墨,仅东方天际线透出一丝极其微弱的鱼肚白,仿佛也被这沉重的气氛压得喘不过气。


    奉天殿外,那片由巨大青石板铺就、平日里庄严肃穆的广扬上,此刻已无声地汇聚了一大群身着各色官袍的身影。


    凛冽的晨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卷过空旷的广扬,吹得人官袍猎猎作响,却吹不散空气中弥漫的紧张与压抑;


    官员们彼此间极少交谈,即使偶有低语,也迅速淹没在更深的寂静里。


    他们只是下意识地聚拢,又保持着微妙的距离,目光或呆滞地望着紧闭的殿门,或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同僚;


    更多时候是低垂着头,掩饰着眼底深处无法驱散的疲惫与焦虑。


    几乎每个人的眼下都挂着两片浓重得化不开的黑晕,如同一个无声的印记,宣告着他们刚刚度过了一个怎样惊心动魄、彻夜难眠的长夜……


    这些平日里或威严、或儒雅、或精明的面孔,此刻都被这共同的煎熬染上了相似的憔悴。


    就在这死水般的沉寂中,一个圆润、甚至带着点不合时宜的轻松身影,出现在了广扬边缘。


    朱高炽脸上带着一丝略显疲惫却温和的笑容,抬起胖乎乎的手,仿佛只是寻常晨间偶遇:(??ヮ??)?嗨~


    “诸位大人,早啊~”


    这声再平常不过的问候,却如同投入滚油中的冷水,瞬间在鸦雀无声的广扬上炸开了锅!


    文武百官们下意识条件反射般的回应:╭(′▽`)╭(′▽`)╯嗨……


    声音刚落,无数道目光聚焦在朱高炽身上,看清来人后,集体瞳孔地震。


    文武百官们:Σ(っ °Д °;)っ卧槽?!!


    不是!这……这怎么可能?!


    惊愕!错愕!难以置信!


    广扬上瞬间陷入一种诡异的死寂,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无数道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打在朱高炽身上,仿佛要将他里里外外看个通透。


    ……不是幻觉!


    那确实是太子朱高炽!


    他怎么会在这里?!他怎么能在这里?!


    巨大的惊愕如同冰水浇头,瞬间冻结了所有人的思维。


    “大殿下……怎么会出现在这儿?!”


    一个年轻的御史压低声音,却掩不住其中的颤抖。


    “这这这……这不对啊!这完全不合规矩!”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尚书捻着胡须的手都僵住了,喃喃自语。


    广扬上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无数双瞪大的眼睛和几乎要跳出胸腔的心跳声。


    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穷尽一夜心力推演的所有剧本!


    逻辑在疯狂报警:


    倘若朱高炽成功“拿下”了他那位雄才大略、铁血无情的亲老子,此刻的他,理应高踞奉天殿内,端坐于龙椅之上,气定神闲地等待百官鱼贯而入,山呼万岁;


    他绝不该像个普通臣子一样,出现在这黎明前的寒风里,与他们一同等候!


    反之,倘若他失败了……天啊,那更恐怖!


    谋逆是何等滔天大罪?


    自古以来,失败的皇子,有几个能全须全尾地活下来?


    更遑论像个没事人一样,若无其事、甚至还带着点“嗨皮”地跑来上早朝?!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文武百官们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茫然、困惑和一种被命运戏耍的荒诞感:(ー`′ー)…事情的发展出乎预料。


    朱高炽的出现,像一个巨大的问号,粗暴地砸碎了他们昨夜构建的所有阴谋论模型。


    朱老四这几日“罢工”的原因,似乎并非他们设想中最惊悚的那种宫廷政变?


    等等……也不一定!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许多人的脑海——朱高炽是出现了,可朱高煦呢和朱高燧呢?!


    这两位素来不安分、且手握兵权的皇子,此刻何在?


    莫非……


    一个看似“合理”的推论迅速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真正的风暴并非发生在朱高炽与皇帝之间,而是朱高煦、朱高燧兄弟联手发动了针对父皇的兵变?


    朱高炽,那个以仁厚著称的胖子,或许只是被两个凶悍的弟弟挟持了,身不由己?


    而眼下的局面……


    显然,那哥俩最终还是没能“淦翻”他们那位战神般的老子!


    永乐皇帝成功平叛,将朱高煦、朱高燧拿下,或囚或……


    而朱高炽,作为被胁迫的“受害者”,自然被他老子从虎口中解救了出来,恢复了自由身。


    所以,他才能如此平静,甚至带着点劫后余生的茫然,出现在这里。


    @( ̄- ̄)@嗯……这个解释顺理成章,逻辑链条清晰无比!


    除此之外,实在无法想象还有其他理由能让朱高炽如此安之若素、仿佛无事发生般站在这里,甚至还带着点劫后余生的轻松感。


    群臣们交换着眼神,无声地达成了共识:真相必是如此!


    皇帝无恙,叛逆已伏,大皇子得救!


    大明江山,稳如泰山!


    ……


    就在这诡异而压抑的沉默中,一个身影踉跄着,从人群中分离出来,颤巍巍地走向朱高炽。


    那是户部尚书郁新(永乐三年正月病逝于任上,后户部尚书之位由夏原吉接掌)。


    这位在永乐二年主掌帝国钱粮、本该是精力最旺盛年纪的重臣,此刻却形容枯槁,步履蹒跚;


    不到六十岁的年纪,背已佝偻,脸上沟壑纵横,眼窝深陷,面色灰败,竟比七十岁的耄耋老人还要显得苍老衰颓……


    连日的忧虑和这彻夜未眠的煎熬,几乎抽干了他最后一丝精气神。


    他走到朱高炽面前,浑浊的老眼费力地聚焦在太子那张异常红润的脸上,喉头滚动,最终化作一声悠长而沉重的叹息,仿佛承载了千斤重担。


    “大皇子……”郁新的声音嘶哑干涩,带着无尽的疲惫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他伸出手似乎想拍拍朱高炽的肩膀以示安慰,又觉得不妥,终是无力地垂下。


    “您…唉……您受累了啊……” 这句话,语重心长,饱含着同情、了然,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悲悯。


    在郁新和所有倾向于“煦燧谋逆,高炽被挟”推论的大臣们看来——朱高炽这几日必然是经历了难以想象的惊吓、屈辱和身心折磨。


    朱高炽:?_?说啥子???


    受累?


    这几天批奏章批得手腕发酸,听老爷子咆哮听得耳朵起茧,跟一众文武大臣斗智斗勇累得够呛……这“累”倒是不假。


    可郁尚书这语气,这眼神……


    怎么感觉他说的“受累”,跟自己理解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啊?


    好像自己经历了什么人间惨剧似的……


    一种微妙的错位感在朱高炽心中升起。


    他本能地感觉到,郁新,以及周围那些投来类似复杂目光的大臣们,似乎都陷入了一个他完全不了解的巨大误会之中。


    就在这诡异的气氛几乎要凝结成冰时……


    啪——!


    啪——!!


    啪——!!!


    三声鞭响,奉天殿紧闭的大门缓缓打开。


    待殿门完全开启,纷纷鱼贯而入的文武百官们在站到自己该站的位置上之后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悄咪咪的抬起头匆匆瞥了一眼最上方的那把龙椅。


    文武百官们:(ー ー゛)……空的?


    也对,主角嘛,总得压轴出扬才显得威仪深重……


    说不定他朱老四今日想换个更有气势的登扬方式?


    或许是想等百官到齐,再……


    然而,就在这念头尚未转完,当他们的视线习惯性地从那空荡荡的龙椅上缓缓下移,扫过丹陛、扫过御阶、准备落回殿内地面时……


    嗡!


    所有人的大脑仿佛被重锤狠狠敲击了一下!视线骤然僵住!


    就在那本该是百官班列最前方、空无一人的位置……此刻,竟然赫然站立着一个身影!


    一个身着明黄色、绣着栩栩如生五爪团龙纹样袍服的身影!


    龙袍?!!


    一股寒气从所有官员的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谁?!是谁如此胆大包天,竟敢在这奉天殿内,在百官面前,私穿唯有皇帝才能御用的龙袍?!


    这是诛九族的滔天大罪!是赤裸裸的造反!


    震惊、愤怒、难以置信的情绪如同海啸般席卷而来。


    一些性子刚烈、或负责纠察礼仪的官员,热血瞬间冲上头顶,嘴巴已经下意识地张开,那句“大胆逆贼!”几乎就要脱口而出!


    更有甚者,身体已经做出了前冲擒拿的姿态!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当殿内明亮的烛火和窗外透入的微光,清晰地照亮了那个背对百官、面朝御座的身影的侧脸轮廓时——


    “皇上?!!”


    一声因极度惊骇而变了调的、尖锐的呼喊,如同被掐住脖子的公鸡,猛地从人群中迸发出来!


    这声音如同投入滚油的水滴,瞬间炸开了锅!


    无数道目光聚焦、辨认之后……


    巨大的惊愕如同实质的重拳,狠狠击打在每个人的胸口!


    那身着明黄龙袍、背对百官、巍然屹立于群臣之首的身影,不是别人,正是他们大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


    文武百官们:(ー ー゛)……


    以为朱老四没来,结果他早就到了。


    可到了……为什么不去坐他那把至高无上的龙椅?!


    反而像个臣子一样,跑到下面来,和他们这群人站在一起?!!


    这……这是唱的哪一出?!!


    ……是朱老四心血来潮,想体验一下做臣子的感觉?


    还是想以此表示与臣工同甘共苦的亲近之意?


    emmm……皇上!这大可不必啊!!


    他老人家知不知道,这种毫无预兆、完全颠覆常理的举动,简直能把人活活吓死?!


    尤其是刚刚差点喊出“反贼”、差点就要扑上去“护驾”的那几位……


    此刻只觉得浑身血液都凉透了,后怕的冷汗如同瀑布般从每一个毛孔里汹涌而出,瞬间浸透了厚重的朝服内衬,双腿软得如同面条,几乎要瘫倒在地。


    他们死死地咬住牙关,用尽全身力气才勉强支撑住身体,脚下冰冷坚硬的金砖地面,仿佛已经被他们失控的冷汗汇聚成了一片小小的、绝望的水洼……


    大脑一片空白,只剩下劫后余生的虚脱感和对眼前这完全无法理解的局面的深深恐惧。


    “皇上,您这是……”


    “闭嘴!!!”


    出言询问的大臣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朱老四猛地回头恶狠狠的给瞪了回去。


    整个奉天殿,瞬间陷入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空气沉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所有官员都死死地低下头颅,恨不得将脑袋埋进胸口……连呼吸都放到了最轻最缓,唯恐再发出一丝声响。


    他们只能像一尊尊僵硬的木偶,陪着那位身着龙袍却站在臣子位置上的永乐皇帝,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一同等待……


    等什么?没有人知道。


    但一种比之前猜测政变更加强烈的不安预感,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上了每个人的心头。


    答案,并未让他们等待太久……


    就在这死寂得令人发疯的时刻——


    嗡~~~


    一声极其轻微的空间震颤声,突兀地在大殿最高处响起;


    空置的龙椅前方毫无征兆的凭空裂开了一道奇异的缝隙。


    那缝隙迅速扩大、稳定,形成了一扇流淌着幽邃光芒、边缘模糊不清的白色“门扉”!


    门内光影流转,仿佛连接着另一个不可知的空间。


    一只穿着朴素明黄色龙纹常服,踏着厚底皂靴的脚,沉稳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从光门中一步迈出。


    走出传送门的朱元璋目光如电,极其熟稔、甚至带着点理所当然的意味。


    他老人家扫了一眼下方如同泥塑木雕般的群臣,以及那个站在最前面、身着龙袍的儿子朱棣……


    然后无比自然地转身,一撩袍角,稳稳地坐了下去——坐在了那张象征着大明帝国最高权力的蟠龙金漆宝座之上……


    整个动作行云流水,盖因为他朱元璋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而此刻不过是回到自己惯常的位置。


    随即,朱元璋瞥了一眼跟在自己身后刚从传送门内走出的朱高煦。


    朱元璋:(¬?¬) ……懂?


    朱高煦:(ー_ー)!!……懂。


    “咳~


    大明洪武皇帝亲临——


    百官……跪!迎!”


    “扑通!”


    没有半分犹豫,也没有一丝丝迟疑!


    站在百官最前方的朱老四在听到“洪武皇帝”四个字的瞬间,身体已经先于意识做出了反应。


    那身着明黄龙袍的伟岸身躯,毫不犹豫地、干脆利落地双膝一曲,重重地跪倒在冰冷坚硬的金砖地面之上!


    额头深深触地,姿态是前所未有的恭谨与臣服。


    “扑通!”


    紧随其后,好大儿朱高炽的反应同样迅捷无比。


    他那圆润的身体展现出与体型不符的敏捷,比自家老头子靠后半个身位,同样规规矩矩、板板正正地跪伏下去,额头紧贴地面,姿态标准得无可挑剔。


    然而,与他们父子二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身后那黑压压一片的永乐朝文武百官。


    刚刚那个声音有点儿耳熟……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


    当朱高煦那句“洪武皇帝亲临”如同九天惊雷般在耳边炸响时,所有官员的第一反应不是跪下,而是——呆滞!


    极度的、无法理解的、仿佛灵魂出窍般的呆滞!


    洪武皇帝?!


    大明朝的开国太祖?!


    早已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龙驭上宾,驾崩整整七年有余的…朱元璋?!


    他老人家……亲临?!!!


    无数官员猛地抬起头,脸上充满了不敢置信的荒谬感,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被这巨大的压力折磨得出现了幻听。


    然而,当他们下意识地、如同被无形力量牵引般,将目光投向那九重丹陛之上、蟠龙宝座之中时……


    (:.;?;益;?;益;?;益;?;益;?;益;?;益;?;.)


    (???) 夭——寿——啦——!!!


    真——的——是——太——祖——爷——啊——!!!


    那些曾在洪武朝为官、亲眼见过太祖皇帝威严的老臣,此刻如同被抽干了所有力气,浑身瘫软,只剩下牙齿打颤的咯咯声;


    而那些未曾亲见、只在宫廷秘藏的画像或长辈口耳相传的描述中了解太祖形象的官员,此刻也彻底懵了……


    那高踞御座之上的老者,面容、身形、尤其是那双仿佛能洞穿人心的锐利眼神…与画像上的开国太祖朱元璋的形象,严丝合缝,分毫不差!


    绝对错不了!那就是他们大明朝的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他老人家……真的从……从那个地方……回来了?!


    巨大的恐惧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心脏!


    这恐惧远超对政变的担忧,是对超越生死、超越常理的未知存在的本能战栗!


    是对那位以雷霆手段、严刑峻法著称的开国雄主刻在骨子里的敬畏!


    文武百官们:((???|||))…… 皇上啊!我滴永乐皇帝啊!


    您……您把太祖爷他老人家请回来……


    好歹……好歹也先跟我们通个气儿啊!


    这这这……这算怎么回事?!


    一点准备都没有啊!


    太祖爷他老人家……会不会觉得我们礼数不周?


    会不会觉得我们怠慢?


    会不会……会不会因为看着不顺眼,就把我们这群人打包拉出去……剥皮……实草……啊?!!


    应该……不会吧?!


    太祖爷他老人家应该也许大概可能……还是讲点道理的吧?


    毕竟……毕竟他们的永乐皇帝都跪得那么干脆了……我们……我们……


    噗通!噗通!噗通……


    如同被狂风吹倒的麦浪,奉天殿内,黑压压一片的文武百官,再也支撑不住,纷纷以最虔诚(或者说最恐惧)的姿态,双膝跪地,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金砖之上!


    巨大的、整齐的跪地声汇聚成一片沉闷的轰鸣!整个大殿的地面仿佛都随之震动了一下。


    “臣等……叩见太祖高皇帝!!!”


    文武百官齐声高呼的声音响起,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在空旷的奉天殿内回荡,却显得如此渺小和惶恐。


    无数颗低垂的头颅紧贴着地面,冷汗顺着鬓角滑落,浸湿了官袍的领口。


    空气中弥漫着檀香、汗味和一种名为“极度惊吓”的气息。


    没想到都到永乐朝了,居然还是躲不过朱屠夫……请问,他们现在乞骸骨(辞职)还来得及吗(╥﹏╥)?!!


    龙椅之上,朱元璋面无表情,目光如寒潭深水。


    他老人家缓缓扫过下方如同蝼蚁般跪伏的臣子,最后落在了跪在最前方身着龙袍却姿态无比恭顺的朱老四身上。


    整个奉天殿,陷入了一种比之前等待时更加沉重、更加令人窒息的寂静之中;


    只有那奇异光门残留的光晕,还在龙椅前无声地流转,昭示着这一切绝非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