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永乐?永你姥姥!
作品:《大明:五煦之力,你拿什么挡?》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的暖意,却丝毫无法驱散那股深入骨髓的寒意。
朱高煦那番描绘后世奇葩皇帝、社稷倾颓、山河破碎的惊悚图景……
如同最凛冽的寒风,瞬间冻结了朱老四所有的怒火和侥幸,只剩下无边的恐惧和后怕。
问题严重吗?
严重!
问题的严重性就在于——大明后面那些个奇葩皇帝的血脉源头就在他朱老四身上。
那些沉溺享乐、宠信宦官、穷兵黩武、横征暴敛、自毁长城的……混账东西!
都是他朱老四的血脉延续,都是他朱棣的后世子孙!
这滔天的罪责……
老父亲朱元璋如果想找人算账的话…那想到的第一个必定是他朱老四!
如今想来逆子煦瞒着他这当老子的,从他爷爷那里捞了个明朝大宗正回来……
这事儿对于朱老四还是有好处的。
朱老四心中飞快地闪过这个念头,如同在绝望的深渊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巨大的恐惧稍稍被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所取代。
起码逆子煦可以在能够去后面那些个朝代的时候,先过去名正言顺的将朱元璋他老人家看不过去的事情处理妥当……
是啊!
有这个“大宗正”的身份,手握太祖圣旨和屠龙宝刀,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提前介入——在那些小王八犊子刚露出昏聩苗头时,就雷霆出手!
训导、节制、纠察!甚至……在万不得已时,行废立之事!
将那些可能触怒太祖爷的祸根,扼杀在摇篮之中!
朱老四心中甚至升起一丝庆幸。有逆子煦在前面顶着,替他擦屁股,替他承受太祖爷的第一波怒火。
他朱老四的日子……或许能好过不少?
至少……能少挨几顿毒打?
少被指着鼻子骂“怎么教的后代”?
然而,这丝“庆幸”如同肥皂泡般,仅仅维持了一瞬!
等等!
朱老四:(ー_ー)不对……
一股源自本能的抗拒和不甘瞬间冲散了那点可怜的庆幸。
他猛地挺直了腰背,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他朱老四是何等英雄人物?!
北平起兵,奉天靖难,以藩王之身逆夺大统!
南征北战,开创永乐盛世,万国来朝!
他是开创盛世的雄主!
是连天命都能逆改的猛虎一般的男人!
他一生行事,虽手段刚猛,但问心无愧;
对得起江山社稷,对得起黎民百姓!
所以……
那些后世的小王八犊子不争气的源头……
(?`~′?)怎么可能在他朱老四身上?!!
这不合理,这绝对不合理!
这锅太大太重太黑,他朱老四不背……也背不起!
如果不是他朱老四的问题的话,那就只能是(¬_¬)……
朱老四的目光如同两道冰冷的探照灯,猛地扫向旁边。
视线越过依旧平静如水的朱高煦,如同锁定猎物般落在了那个刚从地上爬起来,胖脸上还带着一丝茫然和委屈的好大儿朱高炽身上!
一股无名邪火“噌”地一下直冲脑门!
朱老四恶狠狠的瞪了好大儿朱高炽一眼,眼神中充满了“找到罪魁祸首”的愤怒和一丝甩锅成功的释然。
只见下一秒,他猛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动作快如闪电,三步并作两步,如同饿虎扑食般冲到朱高炽面前。
沉重的朝靴踏在金砖上,发出咚咚的闷响,如同战鼓擂动!
“朱高炽!”
朱老四的怒吼声如同炸雷,在空旷寂静的大殿中炸响。
他双目圆睁,额头上青筋暴跳,指着朱高炽的鼻子,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对方脸上:
“你他大舅的看看你生的那些好后代!”
“可把你老子我给害惨咯!!!”
话音未落,朱老四那蒲扇般的大手就带着一股凌厉的劲风,毫不留情地朝着朱高炽那张胖乎乎的大脸就扇了过去!
那动作迅捷无比,带着积压已久的恐惧、愤怒和急于甩脱责任的迫切!
啪——!!!
一声清脆响亮如同拍在熟透西瓜上的脆响,在死寂的乾清宫中炸开。
朱高炽:(⊙_⊙;)?!!
大胖纸被这一巴掌扇懵了!他只觉得左脸颊一阵火辣辣的剧痛,仿佛被烧红的烙铁烫过;
耳朵里瞬间被尖锐的嗡鸣声充斥,眼前金星乱冒,视野都模糊了一瞬!
他胖乎乎的身体猛地一晃,踉跄着后退了半步,才勉强站稳。
他下意识地抬起胖手,死死捂住了被扇的那半边脸颊。
他整个人僵在原地,一动不动,小眼睛瞪得溜圆,里面充满了不敢置信、巨大的委屈和彻头彻尾的茫然。
啊这……这就开始甩锅了?!
会不会太快了点啊卧槽?!!
皇爷爷都还没来找老头子的麻烦呐,老头子就迫不及待的挑选好背锅人选……
没错,就是他——永乐朝板上钉钉的太子,未来的仁宗皇帝,朱高炽。
(′-﹏-`;)emmm……
小小的一巴掌,伤害辣么大!
脸颊上火辣辣的痛楚,耳朵里的嗡鸣……
这一切都无比清晰地告诉他:老头子这锅甩得是又快又狠又准!
而且……不讲道理!
突然就有些理解老二这家伙为什么改了性子,死活都不愿意和他这个当大哥的争位置了。
朱高煦:(?ω?)懂了就好~
往后的日子还长呢,你就好好受着吧…牢大~
可惜朱高炽不是好大伯朱标,也做不到如好大伯那般和自家老头子硬刚;
所以大胖纸只能捂着脸一声不吭,默默将苦水往自己肚子里咽……
那眼神,委屈得像一只被主人无故踢了一脚的大狗。
啪——!!!
朱老四梅开二度,动作快如闪电,没有丝毫犹豫!
他反手又是一记耳光,带着更大的力道,精准无比地扇在朱高炽另一侧的脸颊上!
力道之大,打得好大儿朱高炽脸上肥肉如同波浪般剧烈颤抖,发出“啪叽”一声沉闷的肉响……
朱高炽被打得脑袋猛地偏向一侧,身体再次踉跄,差点一头栽倒在地。
“嗬?!你还敢瞪老子……”
朱老四指着好大儿那双因为本能而瞪得溜圆甚至有些泛红的小眼睛,带着一种“人赃并获”和一丝心虚且强词夺理的暴怒咆哮道:
“是觉得老子冤枉你了是吧?!!”
朱高炽:(′?皿?`)我没有!!!
大胖纸内心在疯狂呐喊!
他哪里敢瞪自家老头子?!
他那是被打懵了!疼懵了!还没缓过神来啊!
冤枉啊!六月飞雪啊!!窦娥都没他冤啊!!!
……
着实的揍了大胖儿子一顿,朱老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
他感觉胸中那股积压已久的恐惧、愤怒、憋屈……
随着这两巴掌,似乎都发泄出去不少。
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麻的手腕,扭了扭脖子,发出“咔吧”的轻响。
朱老四顿觉浑身轻松了不少,甚至还有点神清气爽~
再次看向朱高煦时,老头子的脸上竟多出了几分不好意思,甚至带着丝丝讨好的意味。
他搓了搓手,脸上堆起略显尴尬的笑容,声音也变得温和了许多,甚至还带着点商量的口吻,仿佛刚才那扬疾风骤雨般的暴怒从未发生过:
“高煦啊~”
“老子…啊不是,爹…爹想过去建文朝看看……行不?”
朱老四顿了顿,似乎觉得语气还不够软,又补充道。
“就…就是想看看那边…呃…看看那边怎么样了……”
他眼神闪烁,不敢直视朱高煦的眼睛,显然这个理由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牵强。
其实他真正想看的……
是另一个时空的自己,是如何威风凛凛地登上皇位的!
那扬面……想想就让他朱老四感到热血沸腾!
朱高煦眼中捎带诧异地瞥了自家老头子一眼。
老头子这思维跳跃得有点快啊~
刚才还在暴怒甩锅,现在就想去看“自己”登基了?
emmm……这脸变得果然比翻书还快。
“……行。”
朱高煦沉吟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声音平静无波,仿佛答应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朱老四顿时来了精神,眼睛一亮,脸上笑容更盛,如同菊花绽放,急切地追问道。
“那咱们现在就过去?”
他有些迫不及待了,恨不得立刻飞到建文朝,亲眼见证那历史性的一刻……
“可以,不过嘛……”
朱高煦故意拉长了尾音,语气带着一丝玩味,目光似笑非笑地扫过自家老头子。
朱老四的心瞬间又悬了起来,脸上的笑容僵住,以为这逆子又要借此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
他紧张地盯着朱高煦,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
却不想朱高煦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旁边捂着脸,委屈巴巴的好大哥朱高炽和站在一旁还没完全搞清楚状况的小老三朱高燧,语气随意地问道:
“不过你确定就咱俩过去,不用带上老大和老三?”
朱老四:(=°ω°)?!!
“什么意思?你那劳什子的……哦,传送门不是一次只可以带一个人吗?”
“哦,升级了,现在一次能带十个人。”
噗——!!!
朱老四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
他猛地瞪大眼睛,瞳孔骤然收缩,难以置信地看着朱高煦,声音都变了调:“升级?什么升级?!”
朱高煦语气平淡得像在谈论今晚的月色:“就是……能带的人变多了。”
朱高煦这话说得比“今晚吃什么”还要平淡,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
给在扬的父子几人带来了极致的震撼……嗯,除了小老三。
(小老三朱高燧:o_O???)
虽然不知道“升级”是什么意思,但之后那句话朱老四和朱高炽确实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老二这逆子(家伙)带人穿梭于大明不同朝代的名额竟然还能够增长?!
那岂不是说……
他以后可以带更多人去大明其他朝代“观光”?甚至……带兵?!
这能力……简直逆天了!
他感觉自己这个儿子身上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深不可测……
朱老四看向朱高煦的目光中多出一丝审视:“老二啊……你身上究竟还有多少惊喜,是我这个当爹的不知道的呢?”
朱高煦摆了摆手,一副“小事一桩,不值一提”的模样,语气带着一丝敷衍:
“这事儿您别管,咱父子俩各自有各自的生活;
该让您老知道的时候,您老人家自然就知道了。”
朱老四:(?益?) …倒反天罡!
老子和你这逆子究竟谁是谁的爹啊卧槽?!!
一股被儿子“教育”的憋屈感再次涌上心头,但看着朱高煦那平静无波的眼神……朱老四只能把这口气咽下去。
算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去建文朝,亲眼看着“自己”登基!
“行行行!你说了算!”
朱老四无奈地摆摆手,随即又兴奋起来。
他止不住的搓着手,目光扫过旁边狼狈不堪的朱高炽和懵懂的朱高燧。
“那……那咱们带上老大和老三?让他们也开开眼?”
他指了指两人,仿佛刚才扇好大儿耳光的人不是他。
朱高煦无可无不可地点点头:“随您。”
“好!好!”
朱老四兴奋得像个小孩子,在原地踱了两步。
“那咱们现在就过去?”
朱高煦站起身,掸了掸衣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动作干脆利落:“走吧。”
朱老四立刻招呼朱高炽和朱高燧:
“老大!老三!还愣着干什么?跟上!带你们去个好地方!”
朱高炽捂着脸,眼泪还在眼眶里打转;
他委屈巴巴的站起来,眼神幽怨的看了自家老头子一眼……
最终还是默默跟了上去,那背影充满了弱小、可怜又无助。
小老三朱高燧则是一脸兴奋和好奇,虽然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但听说要去“好地方”……
小老三立刻屁颠屁颠地跟在好大哥后面。
而朱高煦则是走到殿中一处空旷的地方,心念一动。
嗡——!
一道白色的门户在四人面前缓缓开启。
“走吧。”
朱高煦没有任何犹豫,率先迈步踏入其中,身影瞬间被吞没。
朱老四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紧随其后一步踏入。
朱高炽摸了摸自己红肿的脸颊,胖脸上闪过一丝认命般的无奈;
他咬了咬牙,也跟了上去。
朱高燧则是…呃,他最后一个跳了进去。
……
建文朝,奉天殿。
殿内文武官员分列两侧,气氛压抑而微妙。
一部分是建文旧臣,垂头丧气,面如死灰,眼神空洞;
一部分是燕军将领和新近投靠的文官,昂首挺胸,志得意满,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新主的期盼。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殿中央,一位身着文官袍服,面容清癯,眼神锐利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谄媚的中年官员身上。
朱棣:“至刚,我登基之后的年号…你们商量拟定的如何了?”
(这里的“至刚”指的是李钢,后改名兼字为李志刚,至刚也成了他的表字;
历史上这哥们是永乐朝的第一任礼部尚书,同时也是在朱棣攻入应天府后第一批主动迎合的建文朝臣。
其在在这个关键时刻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敏锐度和迎合能力,包括但不限于:
最先站出来,率直地提出建议,指出朱棣作为太祖朱元璋之子,理应“上承先皇之统”,为朱棣称帝提供了“合法性”依据,
称朱棣为“启后承先”,巧妙地回避了建文帝的四年统治,确立了朱棣直接从朱元璋那里继承大统的叙事;
积极参与并主持了朱棣登基前后的一系列关键礼仪活动,包括:
草拟并安排朱棣即位诏书;
安排朱棣拜谒孝陵的仪式,强调传承;
为朱棣的登基大典做相关准备工作。
提议废除建文年号,改年号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改元永乐,彻底抹去建文痕迹;
为新皇朱棣议定尊号;
重新安排朱棣长子朱高炽的储君地位……
凭借这些关键表现和在礼仪制定上的贡献,朱棣在登基后立刻提拔李至刚为礼部尚书(正二品)。
永乐元年至五年,李至刚深得朱棣信任,不仅掌管礼部事务,还兼管(或署理过多个极其重要的职位;
但在永乐五年十二月,朱棣以“朋比、贪墨”等罪名,下诏将李至刚逮捕入狱;
虽然很快就被放了出来,但也就此开启了他漫长的贬谪生涯;
直至宣德二年卒于汉阳知府任上,也未能恢复昔日的地位。
这哥们儿可以说是典型的“能臣”与“佞臣”结合体。
一方面极具才华和能力,文思敏捷,办事得力,深通政治潜规则;
但另一方面,他过度揣测上意、热衷逢迎、营私贪婪的做派,又使他丧失了官员应有的节操和正直,最终将自己塑造成了“佞臣”形象。)
李至刚手中捧着一卷文书,腰板挺得笔直,但微微前倾的姿态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急切和讨好。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清晰洪亮,带着一种刻意拔高的热情,响彻整个大殿:
“禀皇上……”
他这一声“皇上”叫得极其自然顺滑,仿佛朱棣早已登基多年,毫无滞涩。
殿内不少建文旧臣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鄙夷和不忿,但无人敢出声反驳,只能将头垂得更低。
坐在龙椅下首(还是没敢坐龙椅)的朱棣闻言,嘴角不易察觉地勾起一抹满意的弧度,身体微微前倾显然很受用。
他微微颔首,示意李至刚继续。
“经臣与诸位同僚连夜商议,殚精竭虑,最终选出这五个年号呈与皇上预览。”
李至刚的声音带着一丝邀功的意味,他展开文书,朗声念道:
“第一,洪基:有洪大基业之意,直接点明皇上是继承并光大太祖高皇帝奠定的基业,开万世之太平!”
朱棣微微点头,这个寓意不错,根基稳固。
“第二,明昌:光明昌盛,既与国号‘明’呼应,浑然天成,又预示我大明江山在皇上治下必将繁荣昌盛,永享太平!”
朱棣眼神微亮,国运昌隆,好兆头。
“第三,成泰:皇上开创大业,靖难功成,扫清寰宇,成就太平盛世,用此年号恰到好处,彰显圣德!”
朱棣脸上露出笑容,成就太平,正合他意。
“第四,正统: 此二字最是简明有力!昭示天下,皇上您的统治是唯一合法、合于道统!乃天命所归!人心所向!”
朱棣眼中精光一闪,这个好!强调正统!正是他最需要的!
“第五,永乐:”
李至刚的声音拔高了几分,带着一种近乎咏叹的语调:
“‘永’指永远、长久,江山永固,国祚绵长!”
“‘乐’指安乐、快乐、祥和,万民安居乐业,共享太平!”
“直译为永远安乐、永久太平!此乃……”
李至刚正准备滔滔不绝地阐述“永乐”的美好寓意……
就在这时!
“我永你姥姥!欺负老头子不喜欢看书是吧?!”
一声断喝,如同平地惊雷,带着凛冽的杀意和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打破了奉天殿的肃穆……
震得所有人耳膜嗡嗡作响!
殿内众人循声回过头去,却见殿门处光影一阵剧烈扭曲,如同平静的水面被投入巨石。
四道身影如同鬼魅般自突然闪烁起的白光中凭空出现!
为首者一身玄色常服,面容冷峻;
其后一人身着明黄十二章衮服,不怒自威;
再后一人胖乎乎,脸颊红肿,眼神委屈;
最后一人少年心性,满脸好奇。
正是朱高煦、朱老四、朱高炽和朱高燧。
朱高煦的目光瞬间锁定了殿中央正在侃侃而谈的李至刚,他刚刚清晰地听到了从他口中吐出的那两个字——永乐?!
关于一帮别有用心的穷酸腐儒在当年忽悠自家老头子用了一个反贼年号这事……
(?益?) 他朱高煦可一直都还记着呐!!!
永乐朝那边是木已成舟,他朱高煦懒得管也不好管,但建文朝这边……
哼哼~
看来今天,他朱高煦的屠龙宝刀就要……饮血!开锋!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