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登龙靴和打皇鞭

作品:《大明:五煦之力,你拿什么挡?

    随着朱元璋掀桌发出“嘭”的一声巨响,整个乾清宫内的气氛瞬间绷紧到了极致;


    仿佛空气中都弥漫开无形的火药味,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侍立在宫殿角落的那些太监和宫女们,个个都是人精中的人精,眼见此情此景哪里还敢在原地多待片刻?


    立刻以最快的速度、最轻的脚步、最卑微的姿态,如同潮水般悄无声息的迅速退出了大殿,并且极其“贴心”地从外面将那两扇沉重的殿门给轻轻合拢,彻底隔绝了内外空间。


    一时间偌大的乾清宫内,便只剩下了老朱家这祖孙五人——暴怒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对峙的悍匪孙贼朱高煦,以及三个趴在地上努力装死降低存在感的“煦”字辈:扬武煦、洪熙煦,还有那个被放在柔软地毯上正好奇眨巴着大眼睛的小豆丁洪武煦。


    扬武煦和洪熙煦几乎是整个人都贴在了冰凉的金砖上,连呼吸都放到了最轻,恨不得自己能原地隐形,内心疯狂祈祷。


    【看不见我看不见我……皇爷爷您老人家圣明烛照,就当我是个屁把我给放了吧……千万别注意到我啊……】


    洪武煦则似乎觉得趴着挺好玩,也有样学样地撅着小屁股,努力仰起小脑袋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看那个敢和自家爷爷顶牛的牢大,又看看那个气得胡子都在发抖的皇爷爷……小脸上满是天真无邪的“看戏”表情。


    朱高煦对周遭凝滞压抑的气氛恍若未觉,他深吸一口气试图跟自家这位油盐不进的爷爷讲道理,虽然方式依旧很悍匪。


    “皇爷爷,咱们暂且不说其他三朝的事儿,就单说您老人家的这洪武朝……


    自打孙儿我过来这边之后,前前后后、明里暗里替您老解决了多少棘手的麻烦?


    揪出了多少隐藏在朝堂地方、吸食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国之蛀虫?”


    他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


    “浙东的粮仓案、淮西的勋贵庄田案、户部的税银亏空案、还有上次山西那群王八蛋谎报灾情企图骗赈灾款的事儿……


    哪一桩哪一件,不是伤筋动骨、足以动摇国本的大案要案?


    哪一桩哪一件,哥几个不是给您老人家办得漂漂亮亮、证据确凿、人赃并获?!”


    说到最后,朱高煦猛的摊开双手,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疲惫、委屈和“我付出这么多你还不表示表示”的理直气壮。


    “难道孙儿们做的这些,立的这些功劳,流的这些汗(虽然可能没流血),还不足以打动您老那颗……呃,坚硬如铁,原则性极强的帝王之心;


    破例开恩赐下那么两件给您亲孙子们用来防身保命,关键时刻不至于丢了咱老朱家脸面的‘小玩意儿’吗?!”


    朱元璋眉毛猛的一挑,花白的胡子都气得翘了起来,脸上露出极度不屑和嘲讽的神情。


    “你这孙贼!立了功是不假!这些事儿也确实办得还算……凑合!”


    朱元璋先是勉强承认,但随即语气急转直下,变得冰冷而尖锐。


    “但听你这说话的口气,这意思……是还想拿这些功劳来要挟咱?!


    跟咱在这儿讨价还价,做买卖呢?!”


    他老人家猛的一挥大手,声音陡然拔高,如同炸雷般在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


    “你能主动为国分忧,替咱清查吏治,揪出蠹虫,咱心里是开心的!”


    但紧接着朱元璋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极其冰冷。


    “但是!你说话的这个语气,这个态度!咱很不喜欢!非常不喜欢!”


    说着,他老人家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斩钉截铁的说道。


    “但既然今天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好!


    从今往后,咱这洪武朝的江山社稷,政务刑狱也用不着你再来越俎代庖、插手过问了!


    至于那些还没抓完的该千刀万剐的混账玩意儿……”


    说到这里,朱元璋冷哼一声,猛的转身大步流星走向乾清宫的里间。


    片刻之后,他老人家手里拿着一本极其厚实的线装书走了出来。


    嘭——!!!


    朱元璋毫不客气地将那本书重重地摔在了朱高煦面前,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书页甚至因此而散开了一些。


    “……咱自然会亲自派人去处理,就不劳你这孙贼再费心了!”


    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一丝解气和“看你还能怎么办”的得意。


    朱高煦低头,目光落在那本被扔在地上的书册封面上——《太祖实录》!


    他的脸色瞬间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黑了下去,阴沉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一股憋闷和懊恼涌上心头。


    因为这本书……特么的归根溯源,还是他当初亲手“孝敬”给自家爷爷的!


    彼时早已看过建文朝史书的朱元璋还不大想要,还是朱高煦来了一句“建文朝那帮书生写的玩意儿哪有永乐大帝亲自指导修订的这本‘有意思’啊?这里面好多事儿,保准您大开眼界!”……


    他老人家这才半推半就,带着几分好奇和“我倒要看看老四能怎么吹”的心态勉强收下了。


    朱高煦当时的本意,是让自家爷爷看看Judy在当了皇帝之后,是如何在自家老父亲的官方史书里“夹带私货”、“自我正名”、以及整出多少令人啼笑皆非的骚操作来的,顺便也给老爷子解解闷,气气他老人家(bushi)。


    万万没想到……


    这本他当初用来“孝敬爷爷”的《太祖实录》,有朝一日竟然会成了他老人家反过来拿捏他这个亲孙子的致命武器之一!


    毕竟系统发布的任务中那些指明要揪出来砍脑袋的洪武朝贪官污吏,他们的名字十有八九都他娘的白纸黑字、清清楚楚的在地上这本《太祖实录》里面躺着呢……


    朱元璋只要按图索骥,甚至不需要他朱高煦提供任何额外信息,照样能精准的把那些人一个个揪出来,该杀杀,该流放流放!


    朱高煦:(ー ー゛)……失策了!大大的失策!


    早知道当初就该把这破书直接扔炉子里当柴火烧了!


    或者更损一点,把里面关键的人名全给他涂改成……朱重八!看他老人家还怎么用?!


    他不由得在心中飞速思索:现在立刻马上想法子把地上这本书给毁了、烧了、吞了……还来得及不?


    仿佛看穿了他心中所想,朱元璋冷笑一声,带着一种“姜还是老的辣”的优越感慢悠悠的说道。


    “孙贼~ 别白费力气,动那些个歪心思了。”


    “咱拿到这本书之后,仔细翻阅了一番,觉得其中记载的某些人事……


    嗯,确实挺‘有意思’,值得深思和……借鉴。”


    朱元璋故意顿了顿,欣赏着朱高煦那逐渐变得僵硬难看的脸色。


    “所以呢,咱生怕这孤本有所损毁遗失,断了线索;


    早就未雨绸缪,命人昼夜不息、加班加点地赶制了……嗯,让咱想想,不多不少,正好五套!足足五套一模一样的副本分散珍藏!”


    他老人家说到这里又故意拖长了音调,带着猫捉老鼠般的戏谑,饶有兴致地问道。


    “怎么样?


    孙贼……你要不要猜猜看,那五套副本,被咱分别藏到哪些地方去了啊~”


    朱高煦:(||?_?) emmm……


    好吧,看来是来不及了。


    以自家爷爷那多疑、谨慎、以及总能出乎人意料的性格,他老人家藏东西的地方绝对刁钻、隐秘、且守卫森严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不过……


    朱高煦脸上的阴沉和懊恼忽然如同被阳光驱散的乌云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古怪的混合着同情、怜悯和“你还是太天真”意味的灿烂笑容。


    自家这位老爷子……该不会真的天真地以为他朱高煦想要拿捏他老人家,手里头就只剩下“能帮老爷子整顿朝政、揪贪官”这么一张牌了吧?


    不会吧不会吧(?ω?)~


    糟老头子不会真是这么想的吧?!


    朱高煦慢悠悠地抬起头,脸上的笑容越发和善,看向一脸“你爷爷还是你爷爷”的朱元璋,语气忽然变得轻飘飘的仿佛只是在闲聊家常。


    “皇爷爷,这事儿咱先放一边,毕竟清理门户是您老的家事,孙儿就不多掺和了……”


    他话锋不着痕迹地一转:


    “那……话说回来,咱这洪武朝过去这一年多来,可谓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海无波,灾祸不起,百姓安居乐业,国库日渐充盈……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您老人家难道也打算一并……不要了?”


    朱元璋:(???) !!!


    这句话如同九天之上骤然劈下的一道凌厉闪电,精准无比的劈中了朱元璋的天灵盖;


    又好似一盆冰彻入骨的冷水,对着他当头浇下!


    让他老人家脸上那刚刚浮现的得意、从容和掌控一切的自信笑容在瞬间彻底凝固,取而代之的是瞳孔地震般的巨大震惊和呆滞……


    确实!


    自从朱高煦这孙贼通过传送门跑到洪武朝之后,大明各地州县府衙呈送上来的奏折里,就几乎再也看不到任何关于大规模水灾、旱灾、蝗灾、地震、瘟疫等自然灾害的汇报了……


    一开始朱元璋还以为是天降祥瑞,是上天对他励精图治的褒奖,是洪武盛世到来的征兆,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走路都带风。


    但时间一长,他老人家心里就渐渐起了疑窦。


    这太平静了!平静得有些反常!平静得……让人心里发毛!


    尤其是每次看到朱高煦那家伙吊儿郎当、却又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模样,一个荒谬却又越来越清晰的念头就忍不住冒出来……


    再加上不久前发生的“山西谎报旱灾”事件——当时山西布政使司确实上了奏折说赤地千里,民不聊生,请求朝廷紧急调拨钱粮赈灾。


    朱高煦得知后直接跑到他面前,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说那是假的!


    是山西官场上下勾结,欺君罔上,企图骗取赈灾银两……那帮官员全都该抓起来麻利地砍头!


    结果……他秘密派遣亲信锦衣卫连同户部精干官员疾驰前往核查,发现山西那边还真特么是风调雨顺,庄稼长势喜人,秋粮眼看着就要大丰收了……


    那封奏折纯属子虚乌有,扯淡!


    这件事如同最后一根稻草,让朱元璋心中基本已经断定——大明各地近一年来的“太平无事”,绝对和朱高煦这个孙贼脱不了干系。


    这混小子肯定掌握了某种不为人知近乎鬼神,能够影响甚至操控天时气候的逆天手段!


    但这事实在太过骇人听闻,干系也太大,一旦传出去足以动摇国本;


    朱高煦自己没主动挑明,朱元璋也就乐得装糊涂,一边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太平盛世”,一边暗自心惊。


    可他老人家万万没想到,朱高煦竟然会选择在这个时间点、这个场合、在他自以为拿捏住对方命门的时候……


    用这种轻描淡写的方式,直接把这张最大最恐怖的底牌给掀了……这孙贼彻底摊牌了!


    朱高煦看着爷爷那震惊的表情,趁热打铁,语气变得更加诚恳(欠揍)。


    “皇爷爷您仔细想想,您老人家……应该也不想您这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洪武朝江山,一下子又回到过去那种三天一小灾、五天一大灾、年年都得从牙缝里省出钱粮来赈济灾民、劳心劳力的苦日子吧?”


    “……”


    朱元璋的喉咙剧烈的滚动了一下,嘴唇翕动,却没发出声音。


    朱高煦继续加码,语速平稳却每一步都踩在朱元璋最敏感的神经上。


    “还有之前孙儿我向您许诺过给大伯和堂兄的那两个后世朝代,您老……


    应该也不想看到他们二位没办法顺顺利利、安安稳稳的把那两份偌大的家业拿到手里,好好经营下去吧?”


    “……”


    朱元璋的眼皮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太阳穴突突直跳。


    朱高煦再次逼近一步,图穷匕见,语气带着一丝诱惑和威胁。


    “还有这能够自由前往我大明各朝各代亲眼见证甚至亲手改写历史,避免那些遗憾和悲剧重演,确保您老人家打下的大明江山能够传承不绝、万世一系的神奇机遇和力量……


    您老也不想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它……‘啪’一下就没了吧?”


    “……”


    朱元璋的呼吸变得无比粗重,胸口剧烈起伏,仿佛拉风箱一般。


    朱高煦似乎还嫌不够,张开嘴,准备再来一记重锤。


    “还有……”


    “好了!停!别说了!”


    朱元璋猛的抬手打断了朱高煦接下来的话,感觉自己脑瓜子嗡嗡的,血压蹭蹭往上涨。


    他老人家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脸上那暴怒、震惊、挣扎的表情如同走马灯般飞快变换;


    最终竟然如同变脸一般,瞬间切换成了一副无比亲切、无比和蔼、甚至带着点“爷爷跟你开玩笑呢”的灿烂笑容。


    变脸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


    “好吧好吧,你赢了,咱的好孙贼~”


    朱元璋的语气变得异常柔和,甚至还带着点无奈的宠溺。


    他老人家走上前,甚至还想伸手去拍朱高煦的肩膀。


    “是爷爷不对,爷爷刚才跟你开玩笑呢,瞧把你急的~


    咱们爷孙俩,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呢?何必搞得这么剑拔弩张的,多伤感情啊~”


    他老人家搓了搓手,笑容可掬的问道。


    “那么……请问咱的好孙贼,你到底想要爷爷我……赐下什么款式的‘尚方宝剑’呢?尽管说!


    只要咱这乾清宫里有的,你看上什么,相中什么……随便挑,随便选!


    咱绝无二话,权当是咱给你……还有咱的这几个好孙贼的辛苦费了!”


    朱高煦看着自家爷爷这前倨后恭,光速变脸的表演,嘴角勾起一抹胜利的笑容。


    朱高煦:(?ω?)拿捏~


    任你洪武大帝英雄一世,最终还是得从心(怂)啊……


    ……


    片刻之后,和朱元璋进里屋“密谈”了一番具体细节,讨价还价完毕的朱高煦脸上带着心满意足,仿佛刚打了一场大胜仗的笑容施施然走了出来。


    他先是走到还趴在地上努力装死,降低存在感的扬武煦和洪熙煦面前,用脚尖轻轻踢了踢他们的小腿。


    “行了行了,起来吧,事儿办妥了,瞧你们那点出息!”


    扬武煦和洪熙煦如蒙大赦,感觉像是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他俩赶紧手软脚软的从地上爬了起来,胡乱拍打着衣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脸上还带着心有余悸和后怕,偷偷瞄了一眼里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