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章可惜纯儒不跋扈,文章未能通天路

作品:《我有一剑出浩然

    青衣少女愣了愣,“啊!”了一声


    人如玉,精而琢,笑如颜。


    青衣少女那胖嘟嘟的脸庞,竟有些泛起红来,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紧张的小手紧紧的握在一起,不断的松开,握紧,松开,握紧。


    白长川二丈和尚摸不到头脑,笑问道,“怎么了?”


    青衣少女摇了摇头,如实回答,“不知道。”


    白长川岔开话题道,“看这天色好像快要下雨了。”


    青衣少女肥嘟嘟的脸庞红红的,撂下一句,“要吃饭了,我先回去了。”然后就一溜烟的跑开了。


    这下轮到白长川愣了愣,这剧情不对吧,拿错剧本了?


    不应该啊,书本误我。白长川欲哭无泪。


    但是少女都回家吃饭了,又能怎么办呢?还能怎么办呢?


    本来他还想写一首诗,不过如今看来是没希望了。


    忽闻耳边有玉碎,抬头一看天赐酒。


    正当白长川叹息的时候,陈平安背着竹篓过来,捡石头。身边还跟着刘羡阳。


    两个少年郎向着白长川远远的打招呼。


    白长川看着阳光下的两个少年郎,笑着挥了挥手。


    两人从小溪的边上,向着廊桥这边摸去。


    白长川觉得有趣,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把裤腿高高卷起,蹚水而行,弯下腰摸石头。


    这边的溪水,水位普遍不高。大概只能到小腿位置,往中间走就能抵达膝盖位置,稍微深的地方,也只能抵达腰处。


    当然也存在着小人高的水坑,这些一般都是,由巨大石头垒起来的。碰到这些水坑,就只能跳进水里,到水底下才可以摸石头。


    白长川自然不可能去那么深的水坑里,有失身份。白长川的眼光相当毒辣,随便一摸便是一颗绝美的石头。


    当然也只有美观了,好看最重要。手伸下去的时候,还有一些鲤鱼,过来碰碰你的手指。


    白长川伸手下去,摸了摸,摸到一块形状像爱心的石头,拿出来放在阳光下,水珠还没有完全退去,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块石头脉络清晰,颜色更是晶莹剔透,上面隐隐有一丝丝龙气,围绕在上面。千百年间,未曾散去,反而一直蕴含着。


    直到今日,被白长川从小溪石头底下翻了出来。又得以重见天日。


    白长川收了起来,以后可以给阮秀,然后把剩下的石头,全部精准的投入竹篓当中。


    这个准度可把刘羡阳羡慕坏了。冲着白长川就是一个大拇指。“厉害。”


    不一会,三人就已经装了个七七八八,竹篓当中都是各色各样的蛇胆石,在阳光的照映下闪闪发光。


    从小溪中出来,开始往泥瓶巷走去,“陈平安你有没有想过,你以后出小镇外面看看。”刘羡阳突然问道。


    “出去。”陈平安想了想,笑道,“没有,出门总得有钱吧,更何况要看家,我爹娘坟头的草也要经常拔一拔。”


    白长川满意的点点头,多好的一少年。


    刘羡阳急道,“想这么多干嘛?小镇就这么大,一辈子都呆在这里,那多无聊,多无趣。你看,人就这一生,短短几万天,不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老了以后躺在竹倚上晒太阳,都没有值得回忆的事,那不得亏死。”


    陈平安认真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但还是放心不下。于是转移话题道,“你还记得我上次跟你说的那棵不?”


    “树?坟头长树吗?”白长川插话笑道。


    “咱哥猜的真准,”刘羡阳羡慕道,“是山边小镇另一支陈氏血脉,祖宗埋在那边,坟头长了棵树。”


    白长川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了一句有头无尾的话。“可惜纯儒不跋扈,文章未能通天路。”


    陈平安与刘羡阳摸了摸头,没有听明白是什么意思。


    白长川笑着解释道,“其实陈氏在浩然天下还是非常有名的,可能与小镇这一脉陈氏有所关系。”


    一听白长川这话,陈平安耳朵都竖起来了。虽说与自己没关系,可在800年前或许还是本家。


    “以后你们若是有机会,一定要去南婆娑洲看看,有惊喜的。”


    陈平安默默的把南婆娑洲记在了心里,心想以后有时间一定要去看看。


    不只陈平安如此,白长川也想去看看,看看那位肩挑日月的陈淳安。不仅文章写的好,打架也是在浩然天下颇负盛名。


    刘羡阳陪他俩到廊桥尽头,就匆匆返回打铁铺子,按照他的说法应该就是多刷刷好感度。


    不过白长川知道,这应该是阮师傅的意思。


    陈平安与白长川回到刘羡阳的小宅子里,把竹篓放下,开始认真的挑选起来。


    白长川看了一会,感觉有些无聊。干脆去泥瓶巷为陈平安出口恶气。


    走到门口又顿了顿,算了,今天心情好就先放过王朱 ,等哪天心情不好的时候,嘿嘿,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白长川这么想着,便想去乡塾看望一下齐先生,顺便见见年轻人。


    白长川路过杏花巷的时候,又忍不住进去买了几包杏花糕出来。


    怪不得阮秀喜欢吃,原来是真好吃。咬在口中酥酥软软,有一丁点儿粘牙,满口腔的杏花味道。


    下次一定给阮秀多带几包。


    白长川一边吃一边走,很快便来到了乡塾附近的竹林中,这里的竹子都长的极为秀气,很有精神,看起来被人照料的很好。


    白长川走近前去,推开乡塾大门。遗憾的是齐先生不在这里,出去了,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那位代表儒家进来收走压胜之物的君子,也是没有看到。仿佛全都在刻意躲着白长川一样。


    白长川对此也是颇为无奈。


    小镇的大阵有着,儒释道兵四家的压胜之物,所以才能安稳的运转数千年,而且每隔60年就有一位各教的圣人来自坐镇。儒家的压胜之物是山岳玉牌。


    白长川也不可能一直等下去,于是只好返回刘羡阳的小宅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