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林昭之心,士子之心

作品:《血书休妻后,我成大周最强异姓王

    秦汝贞跪在地上的身体忍不住颤抖了一下,猛地抬头望向林昭。


    那些秦党的官吏更是脸色煞白,如丧考妣。


    如果说前两请还只是针对王希孟个人。


    那么这最后一请!


    便是针对秦汝贞,针对盘根错节的秦党!


    分明就是要将他们在文官体系内经营了数十载的,师生,同乡之间的网络连根拔起!


    斩草!


    更要除根!


    这就是林昭的目的!


    他所要做的,不仅是惩罚王希孟这这种操纵科举的罪人!


    更是要在秦党这张密不透风的巨网上,硬生生的撕开一个洞!


    一个足以让外界阳光照进来,让那些魑魅魍魉尽显的大洞!


    “陛下!”秦汝贞猛地抬头,声音颤抖,眼神惊怒交加。“此举有违祖制!”


    “恐会引起朝堂震动啊!”


    周皇闻言冷冷的扫视了一眼秦汝贞,冷笑一声:“朝堂震动?有违祖制?”


    “秦相的意思是,不去动这些国之蠹虫,我大周的江山便安稳了吗?!”


    周皇起身,龙袍鼓荡,帝王之威尽显。


    他望向身侧的六部九卿,朗声道:“林爱卿所言,朕,准了!”


    “陛下!三思啊!”


    “陛下!此举……此举会动摇国本的啊!”


    所有秦党的官员,在这一刻,都彻底慌了!


    他们纷纷出列,跪倒在地,哭天抢地。


    然而,周皇只是冷冷的看着他们:“朕听够你们的鬼话了。”


    “此事,朕意已决!”


    “谁若是再敢多言!便和王希孟一起流放北境!”


    随着周皇说出这句话,那些秦党官员纷纷闭上了嘴。


    林昭站在一旁,心中不由得有些想笑。


    这些秦党官吏,平日里靠着玩弄权术把持朝政。


    如今露出了这么大的破绽,周皇又怎么可能会把拿回来的东西拱手让人?


    今日起,朝堂上的僵死的局势,也算是终于有了些波澜。


    周皇望着那些跪倒一片,噤若寒蝉的秦党官员,眼中不由得闪过一丝快意。


    这让他看向林昭的眼神也愈发柔和。


    孤臣,忠臣,贤臣,良臣。


    这几个标签竟能够同时贴在林昭这一人身上,让周皇越看,心中越是喜爱。


    自己当初选中这小子,还真是没选错。


    “都起来吧。”周皇瞥了眼那些跪在地上的秦党官员,只觉得碍眼,又重新把目光看向了林昭。


    “林爱卿。”


    “臣在。”


    “今日,你为国锄奸,也是为天下士子立了一个公道,功在社稷。”


    周皇的声音中夹杂着几分喜意。


    “如此泼天大功,朕,不能不爽。”


    秦汝贞刚刚站起身,听到周皇所言后心中又是一凛。


    他本想着借着春闱之事打压林昭,却没想到,自己和王希孟反倒成了林昭的青云梯,送林昭扶摇而上了。


    “朕知你心在北境,不喜京中案牍劳形。”周皇看着林昭,眼中满是笑意,“朕便也不用那些虚职来搪塞你了。”


    “朕只问你,”周皇的声音在众人的耳中只显得无比悦耳,宛若天籁,“你……想要什么?”


    天子金口,亲问赏赐!


    这是何等泼天的恩宠?!


    整个贡院之内,无论是官员还是举子,都用一种夹杂着羡慕、嫉妒、敬畏的复杂目光,看向了那个站在中央的青衫少年。


    崔恒更是呆呆的仰着头,望着那个青衫身影,眼中满是仰慕。


    而在角落中被金吾卫一直看住,一直默默无闻的注视着事态发展的赵申,此刻也忘记了自己身陷囹圄的窘境,忍不住露出一个笑容。


    林昭站在台上,并没有立刻回答周皇的问题。


    他先是扫视了一眼神情各异的百官,又看了眼角落里的赵申。


    最后目光从广场中央,那数千名眼巴巴的望着自己的举子身上扫过。


    他沉吟片刻后,深吸一口气,对周皇行了一礼,开口道:


    “陛下,臣......不用金银财宝的封赏。”


    “臣,只要几个人。”


    “哦?”周皇挑眉,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你要何人?”


    周皇挺直脊背,望向下方那一张张举子的脸。


    年轻,激动,迷茫,不一而足。


    “臣,斗胆!”


    “恳请陛下恩准——”


    他的声音,在这一刻,变得清朗而坚定,回荡在贡院的每一个角落!


    “凡今科春闱,复审之后,金榜题名之三百贡士,皆由臣,亲自过问!”


    “凡有志于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者——”


    “臣,都想向他们,发一份开府建牙的请柬!”


    “请他们,随臣一同北上!”


    “去那片最需要他们的大地之上,用他们胸中所学,去亲手,为我大周,开一个真正的……”


    “太平盛世!”


    林昭的声音,在贡院的上方久久回荡。


    “太平盛世......”


    这几个字就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这千名举子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十年寒窗,所为何求?!


    荣华富贵,衣锦还乡?


    还是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这些都是,但也都不是!


    在这些之上,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圣人教诲!


    这些东西,早就深深的刻在了每一个士子的心中。


    有些人,在历经风霜后,这些追求会被深深掩埋,迷失本心。


    但这些举子,却是那个豪气云天,热血滚烫的年纪!


    此刻,林昭,这个年仅十六的青衫御史,竟当着天子和百官的面,对他们发出了最直接,也是最热诚的邀请!


    不去六部衙门里苦熬资历。


    不去地方州县做个一眼就望到头的父母官。


    而是去最苦寒,也是最需要他们的北境!


    去亲手!


    将书本上圣人所愿的太平盛世,变成现实!


    一时间,广场之上,无数寒门士子只觉得热血沸腾胸中豪气直冲云霄!


    “学生......愿往!”


    不知是谁,第一个在人群中喊出了声。


    声音因为激动而显得极为颤抖。


    紧接着便是第二个,第三个。


    “学生愿随林大人,共赴国难!”


    “为万世开太平!学生,万死不辞!”


    崔恒性子有些怯懦,但他也壮着胆子高举起了右手。


    至于还在被金吾卫看管的赵申,也是昂着脑袋,大喊了起来。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如同洪流一般,从贡院内呼啸而过。


    秦党的一众官吏看着那些明明还没有官身的举子们,竟莫名的感觉到了一丝颤栗。


    秦汝贞望着下方那一张张因为激动而涨红的年轻面庞,那双浑浊的老眼志宏,第一次,闪过一丝真正的恐惧。


    他可以不在乎一个林昭,一个卫骁!


    但他不能不在乎......


    这天下的士子之心!